民間生活,平靜如水。百姓幾乎都過著百年如一日的生活,意外少,災殃少,鄰里來往少,人情世事也少。
除了能作出文章,讓一鄉(xiāng)為傲。
作出詩詞,讓一縣為傲。
京城及第,有了官身,讓一郡為傲。
這三件事之外,值得慶賀的事情就很少了。
當然,最讓人欣喜的是家里添了娃,不管是男娃女娃,也不過是跑去縣衙一趟,多要一大塊田地,多領一大片荒山,多得一大片水域。
當然,這些東西都不值錢,不過是保證生下來的孩子不被餓死。
無憂國一直保留下來的風俗罷了,現(xiàn)在的孩子,不給這些東西,也餓不死。
遇到好年份,還能多領幾頭牛羊,或者一群雞鴨。
往往除了田地、荒山和水域,雞鴨牛羊都會用不了多久拿來果腹。
除此之外,就是當孩子滿月的時候,會有地方官帶人來給孩子采血,卻不知道有什么用處。
民間如水般生活,歸功于民風淳樸。
你如果不小心踩到了雞屎,拿人家門檻刮一下腳底板,被主人發(fā)現(xiàn)了,女主人就會追著罵你幾條街,敢回一嘴,就會有棍棒磚頭往身上招呼,都不一定看清誰扔過來的。
大多時候,是這個樣子,也有個別時候不是如此。
有一次是個過路年輕讀書人,儒衫布靴,風度翩翩,方圓幾十里絕對出類拔萃的人物了。可能是讀書太用功,把眼睛看壞了,刮鞋底的時候,沒看到年輕女主人就躲在門縫后面偷看。
劇情就發(fā)展下去了,讀書人被追罵十幾條街,讀書人終于被罵出血性,一回嘴,卻也是個高手,引經(jīng)據(jù)典,和滿嘴污言穢語的年輕婦人罵了個旗鼓相當。
到最后,讀書人深知自己罵人功夫深厚,婦人不是對手,自己又實在擺脫不了婦人的糾纏,干脆挑明要和婦人的男人單挑,要把婦人的男人揍出屎來。
如此一來,年輕婦人竟然哭了。
就因為這樣被讀書人一說,年輕婦人嚎啕大哭起來。
原來婦人丈夫就在夜晚睡覺時沒有醒過來,已經(jīng)小半年了。
那一晚的第二天早上,婦人就把丈夫偷偷埋了起來,不能讓別人看見。
其實別人都明白,一定是年輕人渾身氣血都沒有了,變成了一具干尸。
婦人就這樣,才嫁過去兩年就成了寡婦,十年八年,也難有個孩子不是?
年輕婦人越哭越傷心,讀書人也知道了緣由,想了一會,獨自離開了。
卻不曾想,幾天后,鄰居發(fā)現(xiàn),挨罵的讀書人開始進進出出年輕婦人家中,在早出晚歸好多天之后,讀書人就把他家中的東西也搬過來了。
讀書人,自己一個人生活,也挺難的。
雖然自那以后,讀書人也不讀書了,也沒有去參加過考試,夫妻二人生活倒也美滿。
十幾年后,雖然丈夫還是走了,婦人竟然留下了一對女兒在身邊,倒成了好多人羨慕的美滿家庭。
鄰里之間能動手的沖突極少,但是往往一動手,輕者拳腳相向,重則刀兵相見,一個不小心,命就沒了。
一旦鬧出人命,官府里也少有人管,除非不占理的一方不小心殺了人,投案自首。
當然投案自首的人,也不多見。不占理的一方死就死了,家人匆匆埋葬就完。
自己人也有矛盾,這個就相對多一些。唇齒相依、唇亡齒寒,也往往是嘴唇和牙齒磕磕碰碰最多,不過是柔弱的嘴唇受傷較多罷了。
有些人家,媳婦非常強勢,婆婆大多低著腦袋做人,一旦忍耐不過,打一架,也一般被兒媳再一次教做人,畢竟年紀大了,越往后就越不敢動手。
有些人家,婆婆強勢一些,媳婦就低眉順眼,甘心當牛做馬,甚至公公做了大膽事情,被兒子知道了,揪出來一頓暴打。雖然兒子打老子不對,但是老子卻被打了還忍氣吞聲,眾人雖不明真相,卻也猜個八九不離十。
小孩子就喜歡湊在一起,攆雞打狗,翻墻爬樹,起了沖突,打一架往往是家常便飯。
小孩子打架,就很少講出一個理字,也有哪家孩子吃了大虧,就忍不住告訴家長。
一旦告訴家長,那就真不用講理了,往往是兩個家庭短兵相接的碰撞,不砍倒幾個人,很難善了。
往往這樣出了人命,官府也是不管,除非哪一家人少,選擇告官。
雖然只要告官,就一定能嚴懲另一家所有人,但是真到了因小孩打架而告官,卻往往告官的一家覺得很丟人。
當然,要真是掰扯清楚了,被告的一家有理,告官的那一家反而會被重罰,被打個半身不遂,那算是極輕了。
小孩子打架極多,告訴家長的極少。
······
民間行走多了,楊見山就多了些生氣,這樣一天天走著,行程就會變得極慢。
李西山倒不著急,就陪著楊見山從頭到尾,看著這些雞零狗碎。
官府要走好多天才能看見一個,當官的,幾乎就遇不見。
兵勇也沒怎么見過,偶爾看到個小卒,一般守在村落的路口,一般大的村落,也就一個卒,有些還沒有。
普通老百姓極多,富貴人家不多,相互間都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楊見山和李西山都沒有覺得很無聊。
這一天,李西山和楊見山終于到了京城腳下。

溫酒賞雪
有推薦票的朋友幫忙投個推薦票,看到書的朋友點個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