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激戰(zhàn)早已平息。
清軍大帳保存完好,劉伯平便拿來用,各路指揮齊聚一堂,商議下一步行動。
劉長安知道,劉伯平征詢他的意見,其實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這個便宜老爹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反對。
當下,他沉吟著,便說道:“整個鄖陽府、襄陽府的八千清軍,都在此地,被我漢軍擊敗,別說攻取鄖陽各縣,便是襄陽,也是輕而易舉,我當然支持?!?p> “不過,不知此戰(zhàn)清軍傷亡幾何?又有多少俘虜?我軍傷亡如何?”
劉季平哈哈一笑,搶先回答:“去病,你不知道,此戰(zhàn)我軍擊殺清兵兩千余人,擊傷近三千,俘虜也有近三千,我軍傷亡不超過十人?!?p> 傷兵肯定沒救了,以這個時代的醫(yī)療水平,子彈取出來也扛不過傷口感染。
劉長安又問:“俘虜如何處理?”
“打亂重編,收為己用。”劉伯平解釋:“這些清兵,都是鄖陽和襄陽子弟,世代軍戶,頗有戰(zhàn)力,不可小覷?!?p> “我軍兵力不足,要想驅(qū)使投降的滿清綠營,還得像滿清那樣,以少馭多,分八旗和綠營,以后,我軍本部,便是漢軍,這投降的綠營,還是綠營?!?p> 劉長安不禁拍手叫好。
眼下的狀況,正如劉伯平所說,山寨上下兵力太少,如果直接把這些俘虜收為己用,納入漢軍編制,三千人進來,到時候漢軍里面只有一千山寨子弟,以一對三,那時候漢軍還能叫漢軍嗎?又一個清軍綠營而已。
“這是軍師之策。”劉伯平看一眼白崇琦。
劉長安當即笑道:“軍師睿智,果然不愧是當世諸葛?!?p> “世子謬贊了?!卑壮珑鶑膩聿痪庸ψ园?,笑瞇瞇道:“此戰(zhàn)世子出力甚多,居功至偉,聽聞世子愛妾之父鄖陽府通判楊廷耀,就在鄖縣,世子或可帶兵親往?!?p> “這楊廷耀,我自然要去見的?!?p> 劉長安一笑,看到周圍不少人躍躍欲試,笑道:“不過攻打鄖縣,還是叔叔伯伯們來吧,去病就不爭功了。”
“哈哈……”劉季平被說中心思,也不尷尬,只是大笑。
其余人也是大笑不已。
劉伯平看到這一幕,便很高興,環(huán)視四周,最后盯著李晉,道:“既如此,那便依軍師計策行事,選出一人,帶兵五百,兵發(fā)鄖縣,這事就交給李兄弟了?!?p> 鄖陽府府治就在鄖縣,縣城里除了知縣、縣丞、主簿以外,還有鄖陽府的官吏,知府、同知、通判,鄖縣作為鄖陽首府,控制它,便意味著清廷已失去鄖陽府,同時,漢軍可號令鄖陽下轄各縣。
此時,整個鄖縣,沒有一兵一馬,頂多一點衙役,攻下不費吹灰之力。
李晉也有些激動,沒想到漢王會將如此重任,這么大的功勞給他,當下道:“敢不從命!”
李晉領命一走,一大群人跟著而出,轉(zhuǎn)眼間大帳內(nèi)人就少了一大半,等這些人一走,剩下的人,也領命去整編俘虜,最后大帳內(nèi)只剩下不多的幾人。
劉伯平看著地圖,低頭不語,沉思著。
劉長安突然想起一事,道:“爹,不如將山上的娘和弟弟妹妹們接下來?!?p> “已經(jīng)派人去接了,你岳父拿下鄖縣應該沒問題,一有結(jié)果出來,我們馬上率眾前往,今夜便可在鄖縣休息,終于下山了。”劉伯平感慨不已。
劉長安沒有感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當下便道:“父親,我有意改革軍制?!?p> “哦?”劉伯平抬起頭。
軍事白崇琦也有些意外,不由問道:“不知世子想怎么改?改漢軍還是綠營?”
“漢軍和綠營都要改,漢軍裝備神兵,軍制應當與神兵相適應,綠營管理疏松,也需加強?!眲㈤L安說著,便把后世的三三制詳細解釋一遍。
“軍、師、團、營、連、排、班?真是聞所未聞?!卑壮珑鶕u搖頭。
“十六人一班,五十人一排,一百六十人一連,五百人一營,一千六百人一團,五千人一師,一萬六千人一軍?這樣下來,漢軍一千人,才兩個營?”劉伯平大為驚詫。
“正是?!眲㈤L安點頭。
“這么一來,你那些叔叔伯伯,十一位當家的,只能當連長?”劉伯平看向他。
“父親,也不盡然,兩個營,有兩個營長,四個營副,兩個教導員,四個副教導員,算下來剛好?!?p> 白崇琦搖搖頭:“世子,漢王有意復古,你這班排連,聞所未聞,營之一詞,古語有之,可用,團也古語有之,可用,師和軍也可用,不過這軍職得改?!?p> 劉長安便明白了,看來他這位便宜老爹,也有自己的想法。
“軍師,你既已有軍制改革方案,不如拿出來,看誰的最好,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p> 當下,白崇琦說道:“漢王自領將軍,下設長史、司馬輔助,漢軍分若干部,部由部校尉和軍司馬率領,部下設曲,曲由軍候率領,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設屯長,五十人一屯?!?p> 還真是漢朝軍制啊,劉長安無奈,難道姓劉就非得照搬漢朝的制度?
“父親,難不成,您想恢復漢制,推一位權傾朝野的大丞相?”
發(fā)覺問題的根源是便宜老爹,他直接看向劉伯平:“西漢王莽,東漢曹操,都是權傾朝野,前車之鑒,莽操故事,父親不可不防?!?p> 劉伯平也沒想到他反應這么大,擺擺手:“明太祖朱元璋廢丞相,有胡惟庸案,我自然不會重蹈覆轍,這恢復漢制,恢復的是人心、道德、禮儀、秩序。”
他突然激動起來:“自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及至蒙元滿清,我神州禮崩樂壞,人心不古,道德淪喪,禮儀敗壞,唯有復古,才能拯救我華夏苗裔,軍功爵制,用以強兵,井田制,富國富民,尚武之風,以強民?!?p> “前明養(yǎng)士三百年,士大夫不思報國,反而委身蠻夷,如今更如奴才侍候滿清權貴,可見士人爛到骨子里,若用之則后患無窮,必須把這些人全部掃除,腐儒思想徹底根除。”
“不止如此,前宋士大夫,只顧黨爭,不思報國,黨同伐異,也是生了嚴重的病,需要根治?!?p> “唐廢府兵制招藩鎮(zhèn)之禍,宋以文制武才不敵蠻夷,明文臣專權以致亡國,究其根本,世道壞了,唯有克己復禮,君子慎獨,推行復古,崇文尚武,才能拯救黎民蒼生?!?p> 劉長安沒想到,這個便宜老爹,某種程度上而言,竟然是一個憤青。
“去病啊,你怎么看?”劉伯平目光炯炯看過來。
劉長安頓時心中一凜。
這個便宜老爹,果然不是凡人,哪個山寨的山匪,會有這般認識,有這能力,雖說進士不一定能考上,但這思想,卻不是一般的深遠。
他雖然有神兵,但便宜老爹卻沒有多怕他,可見,劉伯平是鐵了心,要推行復古。
復古好不好他不知道,不過后世的漢文化和漢服,他卻挺喜歡。
當下,他便拜倒在地,道:“父親有此凌云壯志,我愿為馬前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還一個朗朗乾坤。”
“好,真不愧是吾家麒麟兒?!眲⒉烬埿拇髳偂?p> “不過不用這么拜了,克己復禮,我既然要恢復秦漢禮儀,這種動不動就下跪磕頭的陋習自當廢除,昔日天子對待士大夫,也不曾這般折辱?!?p> “滿清官吏動輒稱呼上官為大人,真是荒謬絕倫,還有金錢鼠尾辮,都要廢除。”
劉長安這下也不得不說服。
封建禮教害死人,誰喜歡見人就下跪磕頭,清朝以前的跪拜,是見面互相跪拜,和后世的見面握手打招呼是一樣的,直到有了胡床,也就是椅子,才有了別的意思,至于清朝的跪拜,更不說了,毫無尊嚴。
“父親實乃開天辟地之偉丈夫?!彼钠瘃R屁來。
劉伯平擺擺手,臉色微紅,等激動平復下來,才說道:“復古大業(yè),任重而道遠,我已到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去病,你要肩負起職責來?!?p> “是,父親?!?p> “漢王后繼有人,真是可喜可賀。”白崇琦見父子相和,出聲恭維。
劉伯平笑容更甚。
這時,探馬來報:“報,李指揮兵不血刃,拿下鄖縣,請漢王移駕前往?!?p> 三人相視,不由大笑。
“去病,我執(zhí)意復古,但復的是骨肉,而不是皮毛,官制軍制,也不是非要遵照漢朝的來,時至今日,恢復丞相,三公九卿制,可能不合時宜,軍制也一樣,希望你和軍師能達成一致,不要辜負我的期望?!?p> 劉伯平看著劉長安,笑容和煦,道:“我有要務在身,你們自便吧?!?p> “是。”
出了大帳,白崇琦主動邀請:“世子,不如去我賬中一敘,如何?”
“甚好?!?p> 有什么好敘的,無非是公務而已,還是改革軍制這種大事。
軍制除了編制以外,剩下的就是軍職了,軍職有些麻煩,編制卻很好弄,還是三三制,名字叫啥無所謂,只要內(nèi)核是三三制,黨支部建立在連上就行。
軍職的話,這就涉及到官職,涉及到官職,當然也就涉及到官制。
劉伯平說不一定要用三公九卿制,但也沒說不用,除這個以外,還有唐宋明清的三省六部制,也都要詳細研究。
不說這些,單論軍制,無非是漢制,唐制,宋制,明制四種。
“世子,開始吧!”回到賬內(nèi),白崇琦斗志滿滿。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