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徐州之危(一)
在建康皇宮,富麗堂皇的朝堂大殿之內(nèi),文武百官垂首并立,一片肅穆。
關(guān)于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投降一事,南梁整個朝野上下正在緊急商議。
只見南梁武帝蕭衍正在高臺龍椅之上,正襟危坐,一臉威嚴(yán),朗聲說道:“自南宋以來,我南朝各代還從未牢牢控制過淮北。如今北魏皇室荒淫無道,政權(quán)分崩離析,北方群雄割據(jù),黎民水深火熱,天下戰(zhàn)亂不休。此正是我大梁臨危受命,掃蕩六合,匡復(fù)天下之千載難尋之機!近日得報,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欲棄暗投明,歸順我朝。如若能得徐州全境,那重新奪回齊魯之地亦非妄想。若得齊魯,則我大梁將對北魏形成合圍之勢,全面占據(jù)主動,進而便可一鼓作氣,平定天下!不知諸位賢卿,有何高見?”
只見陳慶之走上前,高聲應(yīng)道:“陛下圣明,徐州乃戰(zhàn)略要地,自古兵家必爭。若得徐州,則可占盡先機。昔日劉裕北伐,誅秦滅燕,占徐州而以一敵二,都毫無壓力。如今元法僧將徐州拱手相送,正是上天感召,助我大梁一統(tǒng)天下?!?p> 陳慶之話音剛落,一位身長八尺,美須俊眉,儀表不凡的中年男子走上前來,溫文爾雅的說道:“據(jù)我所知,元法僧乃北魏皇族出身,一直身居高位,眼高于頂。而如今在徐州又自立為帝,目中無人。何以突然之間竟來投奔我朝?我覺得此事頗有蹊蹺,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此人正是蕭衍的六弟蕭宏,自打從小起就深得蕭衍喜歡,眾兄弟之中他二人關(guān)系最好。因此蕭衍當(dāng)了皇帝之后,對蕭宏恩寵非常,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盡皆予之。
如今蕭宏高居太尉(中央掌管軍事的最高官職,與丞相同級),又是皇族,所以根本看不起陳慶之。在他眼里,陳慶之不過就是一個奴仆罷了。所以看到陳慶之竟然敢在大殿之上抖威風(fēng),就忍不住上來打壓一下。
陳慶之看到蕭宏出來針對自己,便不再言語,退到一旁。
蕭衍呵呵一笑,“六弟顧慮頗為周全,其他卿家還有何高見?綜兒,你有何看法?”
蕭衍口中的綜兒,便是他的次子蕭綜。
蕭綜從小便才華橫溢,文采出眾。因此深得蕭衍寵愛,弱冠之年便任使持節(jié),封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梢哉f寵幸之隆,無出其右。即使他的大哥,貴為太子的蕭統(tǒng)都無法與他相提并論。因此蕭衍的其他幾個兒子對蕭綜極為嫉妒,猜忌和排擠,處處對他刁難。
蕭綜本人又十分的低調(diào),平時勤于政務(wù),私下里很少與其他朝臣來往,也很少接見賓客,除了他的幾個親信,旁人想見他一面都很困難。
所以蕭綜在朝堂之上,從不阿諛奉承,趨炎附勢,這讓蕭衍極為喜歡。每次蕭衍有事要商議,都會問蕭綜的意見跟看法。
但是最近蕭綜卻十分的痛苦,因為他的母親告訴了他一個天大的秘密!
蕭綜的母親吳氏,本來是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的宮人,在蕭寶卷被殺死后得幸于蕭衍,立為淑媛。而當(dāng)時的吳淑媛已經(jīng)懷有身孕,但卻隱瞞了這一事實。七個多月后孩子出生,取名為蕭綜。因此蕭綜并不是蕭衍的親生兒子,這對蕭綜來說,簡直是毀天滅地的打擊。
蕭綜為了認(rèn)證這個事情,微服拜謁齊明帝的陵墓,甚至瘋狂的挖開蕭寶卷的墳?zāi)梗〕鲞z骨,割破手臂,將血滴到遺骨上,滴血認(rèn)親。
結(jié)果血真的滲入到了骨骸之內(nèi),這讓當(dāng)時在他身旁的兒子蕭遠大驚失色,瘋亂呼喊,拒絕相信。惹得已經(jīng)失去理智的蕭綜又殺了他的兒子蕭遠,已防兒子跟自己不是一心,走漏了風(fēng)聲。然后蕭綜又把兒子的血也滴到骨骸之上,竟然也滲入到了里面,這讓蕭綜徹底確信了自己就是蕭寶卷的兒子。①
從此之后,蕭綜便整日精神恍惚。因為當(dāng)年他的親生父親蕭寶卷貴為北齊皇帝,是為了消滅盤踞在雍州的竊國之臣蕭衍而死。后來蕭衍竊國成功,建立南梁。這么說來我蕭綜豈不是當(dāng)了二十多年認(rèn)賊作父的傻瓜?每天被蕭衍的兒子各種針對刁難,還要兢兢業(yè)業(yè)為他的江山打理政務(wù)?這些思緒折磨著蕭綜,使他每天都苦不堪言。此外他又深怕這個秘密傳了出去,害得自己人頭落地,因此每天又活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
“綜兒,你怎么了?”看著在一旁發(fā)呆,神情萎靡的蕭綜,蕭衍關(guān)切的問道。
“啊,啟稟父皇,沒,沒什么!”蕭綜即使心中感覺惡心,但是也要把認(rèn)賊作父這場戲演的逼真,否則自己小命難保。
蕭衍呵呵一笑,“沒事兒就好,你來講講,對元法僧投降的事,有何看法。”
蕭綜略一沉吟,輕輕說道:“徐州之得失,輒關(guān)南北之盛衰!此軍事戰(zhàn)略要地,必取無疑。如今北魏大亂,自顧不暇之時若還不取,他日想取,那便難如登天了!”
蕭宏不滿蕭綜對他直面頂撞,冷哼道:“哼,那徐州之地靠近北魏而遠離我南梁,周圍各處都是山脈,后勤補給不易保障。這燙手的山芋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那依六弟之意,我們是否不要出兵了?”蕭衍看向蕭宏問道。
蕭宏馬上堆出一副笑臉,恭敬的應(yīng)道:“此等大好局面,兵是肯定要出的,只是臣弟建議,要規(guī)劃完善,準(zhǔn)備周全!”其實以蕭宏對蕭衍的了解,這種機會蕭衍是絕對不會放過的,所以自己耍夠威風(fēng)就行了,大方向絕對不能跟蕭衍對著干!
“哈哈哈,好,既然大家全部都贊同出兵,那就依眾卿之意,進軍徐州!”
蕭衍便當(dāng)眾冊封元略為大都督,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率梁軍前去徐州接應(yīng)元法僧。
蕭衍此次安排大有深意,因為陳慶之一直都是暗中為蕭衍搜集天下情報,出謀劃策。從沒有站到臺前,還沒有任何領(lǐng)兵打仗的經(jīng)驗。
這次是陳慶之第一次真正的隨軍出征,也是蕭衍正式拉開將要爭奪天下的序幕。
蕭衍雖然知道陳慶之有將帥之才,但是害怕他第一次出征壓力過大,于是便讓元略為大都督,陳慶之作為軍師之類的輔佐角色。
所以陳慶之也沒有帶他的親衛(wèi)軍白袍軍,只帶了楊忠,宋景休,魚天愍等幾個精干的手下跟隨大軍出征,這次也是楊忠第一次上戰(zhàn)場,陳慶之也打算順便磨練楊忠一番。
其實元法僧本身雖然出身為北魏皇室,但是一直狼子野心。看著現(xiàn)在北魏皇室內(nèi)亂,鎮(zhèn)將叛亂,流民起亂,天下大亂之時,妄想渾水摸魚,割據(jù)稱雄。
于是殺了同他同赴徐州的朝廷中書張文伯,從而獨攬大權(quán)。而后為了誅除異己,掃除障礙,又殺了行臺高諒,徹底在彭城造反。
元法僧還自稱天子,國號為“宋”,改元“天啟”,將幾個兒子都封了王爵。
此舉讓北魏皇族震怒,胡太后詔令安樂王元鑒率領(lǐng)大軍氣勢洶洶殺奔徐州,討伐他這個皇室叛逆。
元法僧收到風(fēng)聲,方寸大亂,也顧不得什么“帝位”了,只想保住老命,于是趕忙派他的兒子元景仲到南梁請降,期望梁軍能助他化解危機。
徐州轄七郡二十四縣,據(jù)魯、豫、皖、蘇要沖,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zhèn),正欲北圖的梁武帝蕭衍絕對不會放過這份從天而降的大禮。
但是蕭衍深知徐州之地,政治背景十分復(fù)雜,元法僧雖然有歸降南梁之意,可此人野心太大,在徐州當(dāng)?shù)赜峙嘀擦诵母箘堇挥邪阉倩亟?,另換他人主持徐州,蕭衍才能徹底放心。
而元略曾為西河太守,治理地方頗有才干。故而打算先派遣元略替換元法僧來掌管徐州。
元略率領(lǐng)著三萬大軍來到彭城附近的奎河南岸,遙望河水北岸,居然已經(jīng)有密密麻麻的北魏軍隊駐扎。
于是元略下令,在奎河南岸就地駐扎,并且派出斥候前去打探。
?、龠@里跟史書記載頗有不同,史書上寫的是蕭綜殺死的是他剛出生不久的孩兒,而不是殺的當(dāng)時陪他一起去陵墓的兒子。但是為了節(jié)省篇幅,使得情節(jié)流暢好看,作者只注重保證角色的性格特點,不會完全按照史書記載而寫,況且南北朝的史書并不嚴(yán)謹(jǐn),很多故事都經(jīng)不住推敲,所以后續(xù)的很多情節(jié)也跟史書多有不同,有些地方甚至出入很大,還望各位看官多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