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啟蒙(四)一起學棋
我不會圍棋,一切都和張馨宇一樣,從零開始。
張馨宇上的每一節(jié)圍棋課,我都陪著他一起聽。從不懂圍棋的我,記下了老師說的每一句話,畫下了無數(shù)個變化復雜的棋譜。我像個小學生一樣細心地聽講,記下了厚厚的一摞筆記。
當時的圍棋記錄本都是單位發(fā)的會議記錄本,然后我在每一頁上都均勻地打上19道縱線,一張空白的記錄紙就畫成了。
閑暇時,我靜靜地畫著格子,雖然單調(diào),但是心情卻是非常的平靜,就是那份平靜遺傳給了馨宇,很小的馨宇就能穩(wěn)穩(wěn)地坐在棋盤前研究圍棋,很久、很久……
******
張馨宇在圍棋班里是年齡最小的一個學子,他一直坐在第一桌,正好在老師的大棋盤下。
因為張馨宇只有三歲零五個月,他根本不可能把一節(jié)課聽完。他聽一會,玩一會。唯一讓我慶幸的是馨宇從不打擾別人。后來我發(fā)現(xiàn),馨宇從不在半路聽課,他會把一個問題完整的聽完,然后再玩,當他再一次抬頭聽課時,肯定是要講一個新問題。有時我也在懷疑,他玩時可能也在聽課。
我很細心地觀察著馨宇,把他沒有認真聽的內(nèi)容,作為重點,用彩色的筆記錄下來,回家后再慢慢地教會他。
因為我一直陪讀,張馨宇的發(fā)言率是最高的。張馨宇特喜歡老師的大棋盤,他總愛舉起稚嫩的小手,上臺回答問題,所以有很多的疑難問題都能在課堂解決。
當時孩子那么小,每節(jié)課只有兩個小時,大多數(shù)家長們都不離開學校。他們在另一個教室里,有的在聊天,有的聚在一起玩撲克,只有幾位家長像我一樣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我們成為這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感冒發(fā)燒,張馨宇的圍棋課從沒有間斷過。每天晚飯后,有兩個小時是我和馨宇學棋的時間。
那些年里,因為陪馨宇學棋,我推辭掉無數(shù)個聚會,就連家里人的聚會,我也是晚七點必須離席,開始陪馨宇學棋。馨宇的學棋材料,我更是走到哪里就背到哪里。我們學棋時,家里人都會為我們騰出一間房,讓我們安靜地學習。
張馨宇只有每年的除夕到初三,這四天才停止學棋。正因為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十多年來我從沒有因為喊馨宇學棋或?qū)W習而費過一絲力氣。一直到馨宇考上上海財經(jīng)大學時為止。
******
記得那段時間,我和馨宇吃完晚飯,我會狡黠地看他一眼。他就心領神會的把空飯碗一推,淘氣地拉著長聲對愛人說:“我們學圍棋去呦!我們學圍棋去呦!”
馨宇歡快地拉起我的手,我們嬉笑著跑進臥室。
愛人假裝著在后面大喊:“不行,你們快點兒回來,把碗洗了?!?p> 每次都換來我和馨宇更開心的笑聲。
在張馨宇幼小的心靈中,每天學棋是最快樂的事。
每天晚上我和馨宇學習的內(nèi)容是固定的,都是提前就規(guī)定好的,研究一個定式(或布局、或手筋、或官子),四道死活題,還有大約20分鐘時間是復習老師講的課,最后是打譜。
如果某一天,馨宇靈感好,做得快,這時不能給他加量,剩下的時間盡情的玩,玩的時候不提圍棋一個字,給馨宇的感覺是學棋就要專心致志的學棋,玩就痛快淋漓的玩。如果遇到難題也不許耍賴,不做完,絕不休息。這樣就給張馨宇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所以他學習時從不拖拉,學習效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