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傳萬里

第六十六章 科考錄遺

明傳萬里 往日如風(fēng) 3087 2017-11-13 10:30:00

  李筠察言觀色,見趙彥神色不變,便繼續(xù)說道:“今天上午他們來找我說了幾句話,我……我……你能不能幫我個忙,把他們兩個買了?”

  有些話李筠并未說出口,除了那兩人身上的銀子不多了之外,李筠自己突遭橫禍,全部的親人都離開了身邊,有時候她難免會生出些自哀自怨的想法,那名丫鬟和那名長隨從小陪著李筠長大,雖然不是親人卻到底比其他人要讓李筠覺得親近。

  趙彥察覺到李筠眼中藏著一絲傷感,心道磨難是讓人成熟起來最好的催化劑,幾個月來這個小丫頭的性子倒是變的乖巧了不少。

  “他們兩個還有親人嗎?”

  李筠聞言忙道:“沒有,沒有,他們兩個都是家生子,他們的爹娘聽說十年前都染疫病死了。李二年紀大些,倒是還記得,小香兒比我還小一歲,要不是我爹讓人看護著,她那時候連奶都吃不著?!?p>  “行吧?!壁w彥想了想,點頭道:“你讓他們直接去找我爹,簽死契活契都可以,以后就專門照顧你。”

  得到趙彥的同意,李筠眼睛都笑彎了,不過她的字典里沒有‘謝謝’兩個字,所以指望她道謝卻是有些強人所難。

  “還有事嗎?要是沒事我要回屋去讀書了。”趙彥以目示意,自己的胳膊還被李筠抱在懷里呢。

  李筠臉上一紅,趕緊松開了手,趙彥的身影越走越遠,李筠驀然感覺到自己胸前的肌膚麻麻的、癢癢的,看看左右無人,忍不住用手輕輕抓了抓,可是隨即她猛地瞪大眼睛看著趙彥離去的方向,紅暈倏忽間便蔓延到了粉頸上。

  “呸……登徒子?!崩铙拚黄毯笸蝗惠p啐了一口,隨后雙手捧著臉給自己降溫,等她覺得臉上不再發(fā)燒了,這才從隱蔽處走出來,沖門房里喊道:“老周,上午來的兩個人住在哪里,你還記得嗎?”

  內(nèi)宅有兩個間隔不遠的小院,每座小院有臥房兩間,客廳一間,書房一間,李筠名義上是趙彥的養(yǎng)媳,而現(xiàn)在趙家還沒有女主人,所以暫時管理內(nèi)宅的兩個婆子便自作主張,將趙彥和李筠分到了一個小院里居住,東間給趙彥住,西間給李筠住,中間隔著個小會客廳。

  趙彥沿著曲廊向內(nèi)宅漫步走來,沿途遇到了一名正在給草木修剪枝條的中年仆役,趙彥見他背對著自己,便也沒有打擾他,又走了幾步,迎面走來了一名三十來歲的瘦弱男子。

  這是王家管家王九的大兒子,趙彥在王家見過,之前王九推薦自己的兒子王安來給趙家做管家,想必王安已經(jīng)將家小安頓妥當,今日便來赴任了。

  “公子,您回來了?”王安說話的語氣很恭敬,這得益于他老子王九的言傳身教。

  趙彥點點頭,這座三畝的宅院其實并不大,只不過里面修建了幾條蜿蜒相通的曲廊,而趙彥實際上之前只來過一次,所以此刻他應(yīng)該是有些迷路了。

  王安適時的說道:“老爺去作坊了,公子的書已經(jīng)全部擺在了書房里,小的這就陪公子去看看,若是有什么不妥之處,小的再找匠人重新改建?!?p>  李應(yīng)秋是一個有品味的人,雖然不知道這處宅院之前是不是他用來養(yǎng)外室的地方,屋子里的擺設(shè)裝飾卻很有格調(diào),包括書房。

  如今四書五經(jīng)包括各種經(jīng)書注解,趙彥已經(jīng)熟記于心,各種程文范本也看了許多,此時趙彥每天除了會去州學(xué)聽課之外,其余大部分時間便是練字,然后試寫八股,偶爾也會學(xué)著寫寫詩詞,每天的時間都被他自己安排的滿滿當當。

  劉景與錢良才結(jié)伴來趙家串過幾次門,見到出落得愈見水靈的李筠之后,劉景流著口水,羨慕的對趙彥說道:“賢弟,為兄我以前從來不相信世上有不勞而獲、守株待兔之事,只是如今為兄信了?!?p>  李筠的耳朵比兔子還要靈敏,她用自己的零花錢在市集上買了一只純白色的小狗,有事沒事便帶著小狗在院子里溜達,她的貼身丫鬟小香兒則跟在她身后寸步不離。

  “小白,咬他?!崩铙抻檬种钢伤普诓量谒膭⒕埃瑢Φ厣蟿倓偙人_背高出一些的小白狗喊道。

  小白狗還不到兩個月大,自然聽不懂李筠的命令,它仰著頭看著李筠,小尾巴搖啊搖,期冀著從李筠那里得到溫暖的懷抱或者可以入口的食物。

  “哼,只會搖尾巴,本姑娘要你何用?!崩铙逇膺葸莸纳焱葘⑿“坠窊芘揭慌?,隨后頭也不回的向內(nèi)宅走去。

  小香兒被小白狗嗷嗷嗷的慘叫聲激起了同情心,便伸手將其抱在懷里,低著頭小跑著向李筠追去。

  “嘖嘖嘖……”劉景看著小香兒嬌小的背影消失在拐角處,轉(zhuǎn)過頭對趙彥笑道:“連個小丫鬟都長得如此俏麗,賢弟可真是艷福不淺吶?!?p>  趙彥不是開不起玩笑的人,他正要說話,旁邊錢良才突然笑道:“劉兄難得被貴祖父放了出來,我本以為劉兄會收斂一下性子,沒想到依舊如此喜歡口無遮攔?!?p>  劉景苦笑道:“這也就是在趙賢弟家,沒有外人,你們是不知道這幾個月我是過的什么日子。三更燈火五更雞,每天只能睡三個時辰,讀完四書讀五經(jīng),之后還要練字,吃飯和午休的時間也不能超過半個時辰。唉……今天難得祖父松口,準我出來放放風(fēng),從明日起,又要過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了。”

  趙彥笑道:“怪不得劉兄看起來清減了許多?!?p>  劉景搖搖頭,咬牙道:“人生得意須盡歡,今日我做東,咱們叫上張賢弟,一起去時運樓一醉方休。”

  錢良才道:“時運樓?我還以為劉兄要請我們?nèi)モt院呢?!?p>  劉景瞪了錢良才一眼,道:“今日我若是敢去青樓楚館,回去后估計我這兩條腿就保不住了。”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大明朝的鄉(xiāng)試有固定的時間,考試共分三場,每場考三日,三場都需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即初八,初十、十四日進場,第二日開考,考試后一日出場。

  想要參加鄉(xiāng)試,就必須通過提前前一年舉行的科考,通過之后才能獲得參加鄉(xiāng)試的資格??瓶记叭紲枢l(xiāng)試,稱為錄科,科考三等及未參加科考者,在鄉(xiāng)試前一個月,可以補考錄科一次,錄取者準予鄉(xiāng)試,稱為錄遺。

  趙彥因為附學(xué)時已經(jīng)錯過了歲考和科考的時間,所以只能在鄉(xiāng)試前的一個月參加補考,通過之后取得錄遺名額才能參加鄉(xiāng)試,如果不是李夫子親自來家里告訴趙彥,恐怕他有大半的可能會錯過今年的鄉(xiāng)試。

  北直隸的提督學(xué)政趙彥已有所耳聞,此人乃是正統(tǒng)七年的進士,四川合州人,姓李名實,字孟誠,如今身為從七品禮科給事中,前兩個月才接替沈嚴充任北直隸提督學(xué)政官,也就是俗稱的提學(xué)御史。

  明朝置給事中,掌侍從、諫諍、補闕、拾遺、審核、封駁詔旨,駁正百司所上奏章,監(jiān)察六部諸司,彈劾百官,與御史互為補充,另負責記錄編纂詔旨題奏,監(jiān)督諸司執(zhí)行情況;鄉(xiāng)試充考試官,會試充同考官,殿試充受卷官;冊封宗室、諸藩或告諭外國時,充正、副使;受理冤訟等,品卑而權(quán)重。

  如今朝廷給事中共四十人,都給事中為正七品,左右給事中以及六科給事中為從七品。

  據(jù)李夫子所說,他這位本家性情灑脫,辯才很好,為人正直卻不迂腐,上任以來在北直隸的讀書人嘴里口碑不錯。

  北直隸下轄九府二州,李實要一州一縣的巡視科考錄遺情況,所以時間很緊任務(wù)很重,深州的考試時間定在六月二十九,地點與縣試時一樣,考試內(nèi)容為四書義以及經(jīng)義各一道,時間限定在三個時辰之內(nèi),從早上辰時初開始。

  考試當日進考場的時候并沒有搜身,因為此次參加科考錄遺的生員加起來只有五十人左右,遠遠比不上縣試當日那么熱鬧,幾名監(jiān)考官三三兩兩的分散在考場上,誰有什么小動作必然難逃他們的法眼。

  學(xué)政官李實長得貌不驚人,膚色略黑,說話的時候帶著點四川那邊的口音,但并不明顯,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好也不壞。

  照例說了一通套話之后,考試便開始了,李實連日奔波,身心俱疲,他雖然不曾起身在考場上巡視,卻還是端正的坐在堂上,目光炯炯的觀察著考場上的情況。

  頭篇四書義的題目是‘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而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語出‘論語學(xué)而篇’,趙彥也曾以此為題目試做過八股,略一思索便在草稿紙上寫道,君子之于學(xué),貴有其質(zhì)而必盡其道也。蓋質(zhì)非威重,所學(xué)必不能固也。然道或未盡,亦豈能有成哉……

  第二篇經(jīng)義題也比較簡單,趙彥理順思路后一揮而就,待將兩篇文章從頭到尾檢查無誤后,趙彥將其工整的抄寫到了正卷上。這次考試并沒有規(guī)定交卷的時間,趙彥將一切檢查妥當之后,便舉手招呼不遠處的一名監(jiān)考官交了卷,然后在一名衙役的監(jiān)視下走了出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