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是在書里看到佛羅伊德的敘述還是個別人閑聊的時候知道“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這個觀點。
在這之前,會有討厭家庭的想法,但自從我知道“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這一個觀點的時候,“被害者”完全是說我自己啊,繼而從網(wǎng)絡上搜集“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討論,“事實依據(jù)”等。有了理論的支撐,開始變本加厲的我行我素,當父母對我抱怨的時候,我總是把這個觀點拿出來做“擋箭牌”并一一舉列他們的“罪行”,然后大義凜然的放縱自己的欲望,“我是無罪的,我是對的。因為你們的錯誤才導致我現(xiàn)在的模樣,不要妨礙我做‘真實’的自己”。
直到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變成“我最討厭的那個人”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愚蠢和無知?!霸彝ァ边@個觀點給我?guī)砹四男┯绊懀颗涯?,固?zhí),自私自大,眾叛親離。。。佛羅伊德為什么要這么說?是我第一個思考的問題。學術研究?闡述他所看到的事實?對他的生活有所幫助?。。??赡芏加?,但我所理解出來的答案已經(jīng)破壞了我的生活環(huán)境,無法接受這樣結果的我只有“重新找結論來對抗‘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這個結論!”
我的父母愛我嗎?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們是怎么“愛”我的?(這是重點!大部分人都是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走不出來!我說一下我的思路,但具體情況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做理性分析?。。。?p> 他們用“語言描述”來訴說他們的不易,讓我感受到“我是被迫接受他們的愛的!”(這個想法一出現(xiàn)的時候嚇了我一跳,因為和第一個沖突。但也就是這個結論讓我在以后的生活里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慢慢的學會感性思考和理性思考的區(qū)別和優(yōu)劣以及兩者結合思考帶來的好處。)
為什么他們明明愛我卻還是選擇用“打壓強迫”的方式來愛我?他們不是說也是從我這個年齡過來的么?我們這么溝通的結果是什么?問題到底出現(xiàn)在哪里?怎么解決?
我所理解的原因和危害:我是農村普通家庭成長的90后,我的父母是60的。大半輩子種地打工的他們,對人生的規(guī)劃就是“吃飽穿暖,培養(yǎng)孩子,過好自己的家庭?!倍覐男W的時候接觸電腦,手機等對外的交流工具,所以他們的理念在我眼里是非常落伍的。在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里,普遍學歷不高,沒有這么多的“理論概念”,而年齡讓他們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能夠看到問題,也能通過問題看到結果,但他們表達不出來?!倍麄?yōu)榱瞬蛔尅皢栴}產生更大的破壞力”只能通過“打壓式”的教育來讓我感受到“他們的正確性?!倍@樣的結果是什么呢?當我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生活的時候,放縱欲望就成了第一件事,而緊隨其后的就是通過我的欲望所產生的言語行為來控制身邊所能接觸到的人,因為“當自己可以控制不需要付出代價而得到的時候,是很難把這種控制權放棄的”。而我所控制的是“讓自己盡情放縱。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通過讓自己放縱的方法而強迫別人對我的忍讓,進而加強‘我是對的’這樣的感受?!痹诋敃r卻渾然不知這樣的危害,反而慶幸終于“活出了自己。”(而更大的危害還在以后,不過和這個話題沒關系。。)
每個父母曾經(jīng)都是孩子。這句話沒錯,所以他們會用“我也是你這個年齡過來的”這句話來加強自己的“正確性”,而我那個時候年齡比較小,感覺有所不對但不知道原因,所以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選擇被動接受。這句話的問題在于“每個父母都是從孩子長大的,但每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面對的社會形式完全不同!?。 碑斘野堰@些事羅列清楚的時候,開始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著和他們好好溝通,這只是解決了“原生家庭”這一個概念所產生的一個主要問題。而在“原生家庭”里產生的其他問題還沒有解決。所以做不到讓父母滿意,因為我知道“他們滿意的我不滿意”,為了讓自己滿意,開始了下一個階段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