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呵成!
雖然心中有千言萬語,不過,劉灝還是一句話都沒有說。
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推翻大清朝,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政治制度,又或者是君主立憲,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不過,乾隆估計也不會聽,而且,看到了之后,這家伙,十之八九把自己直接押到午門,又或者是菜市口直接一刀剁了。
當務之急,還是現(xiàn)在大清朝當官,最起碼當一個地方長官,拿到系統(tǒng)的獎勵再說。
說真的,這個系統(tǒng)好像并不是什么特別強力的系統(tǒng),根據系統(tǒng)自己的說法還能升級,但是,這個鬼系統(tǒng)就這點不好,需要升級,鬼知道他什么時候能升滿級?
寫完之后,劉灝直接交卷。
那閱卷管楊希則是忍不住多看了劉灝一眼。
知曉劉灝是和珅的門生,而和珅又是諂臣,他自然是多有看不起的。
“好字!”
楊希的目光微微的頓了頓,看著劉灝書中的字體卻是忍不住發(fā)出了一個驚嘆的聲音。
再看文章!
楊希也是忍不住暗暗震撼。
劉灝這個家伙,倒是真的扣題了,從清圣祖康熙開始,直接各種彩虹屁,各種引經據典,春雨潤物無。
劉灝灑灑洋洋足足寫了的上萬字。
除了和珅的指點,劉灝也是經過后世公眾微信號的歷練,進行各種印證分析,最終證明,流民不過是疥蘚之疾,我大清朝一定會從一個輝煌盛世走向另一個輝煌盛世。
當然,劉灝也不是沒有提出解決辦法。
就是把流民組織起來,一邊讓官方教化,另一邊給他們足夠的種子,讓他們開墾荒地。
如此一來,不光是開源增加稅收,同時,也是可以解決流民的辦法。
……
楊希不得不承認,文章很好,而且緊扣主題。
最重要的是,劉灝所謂的教化之道,楊希很喜歡。
“不錯,不錯!”楊希微微的點點頭,又忍不住多看了劉灝一眼:“很不錯!”
劉灝只是笑了笑,并不多說話,雖然說,現(xiàn)在大清國重農抑商,不過,實際上,劉灝很清楚所謂的組織流民開墾荒地這就是扯淡。
乾隆晚期的土地兼并這個現(xiàn)象異常嚴重,你說開荒,哪里那么容易?你還有地開荒么?
沒有工業(yè)吸收人口,再怎么開墾荒地都是說笑的。
雍正帝實行攤丁入畝,并不是減少了賦稅的征收,反而極大地增加了財政收入,然而雍正憑借其鐵腕,突然地把人頭稅變?yōu)樘锂€稅,豪強地主來不及隱瞞已有的田地,稅收基礎極大增加,稅收的不公平性降低,緩解了社會矛盾。
但是,攤丁入畝之后,豪強地主由隱瞞人口轉為隱瞞田地。終清一朝田畝面積賬面數(shù)據從未超過明代巔峰,就可見一斑。
即便是雍正,也沒能力讓豪強和八旗子弟將已經兼并的土地人口吐出來。攤丁入畝只是以突然襲擊的方式,讓八旗子弟和豪強地主來不及偽造資料,不得不承擔一部分佃農的賦稅。這些賦稅必然要轉嫁到佃農身上,佃農的負擔仍然沉重。
現(xiàn)在,哪里還有荒地開墾。
不過,這一篇文章拿來糊弄一下當朝者還是沒有問題的,乾隆高高在上,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高高在上,他們,自然是不會知道天下百姓到底是什么情況。
劉灝交卷不是最早的,其實很靠后了。
等到劉灝交卷結束,殿試,也差不多就要結束了。
一個多時辰過去,此時天色已是不早,十個過關的考生終于水落石出,至于其他人,則是按圈圈的數(shù)量擇定二甲和三甲的排名。
最后十人包括劉灝在內,則是向著一甲起沖刺,其中三人,注定要成為今年最矚目的官場新星。
殿中留下的十人此時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楊希站出來,道:“天子即刻駕臨,爾等好生奏對,不得失禮。”
“皇上駕到!”
就在這個時候,乾隆走了進來。
“吾皇萬歲!”
眾人起身,卻是不敢抬頭看皇帝,清朝時期的禮節(jié)繁多,動輒便是三拜九叩,這可以說是折磨人折磨到了極點。
否則,就是一個御前失態(tài)的罪名。
可大可小。
“平身!”乾隆隨意的擺了擺手,眾人這才起身。
劉灝也是趁機看了一眼乾隆。
乾隆跟鐵林倒是不像,至于跟鄭少秋那就更不像了,這個乾隆七十多歲,看起來已經是有些老態(tài)了。
如今,他御極四十五年,可以說是中央集權,大權獨攬,乾綱獨斷的一個皇帝。
乾隆在御前坐下,而后淡淡的開口道:“今日殿試,都是朕的門生!”
說到這里,乾隆微微一頓,而后開始默默的審閱考卷。
歷代帝王中,乾隆可以說是身體最好的一個。他生來身體強壯,精力充沛。乾隆八年東巡之時,他途中打獵,用弓達九力之多(弓的型號分十二力,八力以上皆為硬弓)。年逾六旬以后,“雖弓力漸減而不下三四力”。他一生雖然始終處于操勞之中,卻從未得過大病,直到老年,都堪稱健康。
然而,遺傳基因再好,也無法抵抗衰老。雖然一再自稱“精神純固”,事實上,中年之后,他的身體就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種種老化的征兆,45歲以后,他的左耳聽力就有所下降。65歲以后,左眼視力也明顯下降。乾隆四十五年年及古稀之后,他身體衰退之象就更加明顯。
精力也顯然不濟了。原來軍務緊急之時,從早上五點鐘起床,一直到晚上十二點看剛剛送到的情報,大腦高速運轉,從不疲倦。而此際,只有早上一兩個小時頭腦可稱清楚,能夠處理復雜的政事。
過了這段時間,生命就已經進入半睡半醒狀態(tài),不論怎么以意志去強催強喚,都調動不起精神。
現(xiàn)在,乾隆就算是在強打精神。
一時之間,忍不住呵氣連天,不過,乾隆最先看到的就是劉灝的文章。
心理學家說,人到老年,由于身體機能越來越退化,性格往往由外傾轉于內向,主動轉于被動。壯歲之時,心雄萬夫,通常以主動進取之態(tài)面對世界。進入老年之后,力不從心之感日甚一日,遂常以防御心態(tài)應對外物,求穩(wěn)怕亂,易變得被動、隨和。
而,劉灝的文章,卻是一下子擊中了乾隆的內心。
大清只會從一個盛世走向另一個盛世。
看看,這話說的多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