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遠道人身后的洞中傳來轟隆轟隆的響聲,似乎有什么東西要出來,整個鐵符山也有些晃動,同時,有個蒼老的的聲音緩緩傳出,“你我之間的契約,已經完成,你要反悔?”
行遠道人緩緩搖頭,“我已經說過,時來天地皆同力,如今天時在你,走不走是你的事,敢不敢走,也是你的事?!?p> “你真的不會出手?”
行遠道人作為七星劍的持劍人,看向遠方,不再回答洞中的問題。
長久的沉寂,給人一種窒息的感覺。
“我要出來了?!倍粗幸粋€聲音緩緩傳出。
行遠道人往旁邊走出一段距離,把洞口讓開,側身站在一旁。
阿牛老道人的長劍微微發(fā)顫,似有雷鳴聲發(fā)出。
轟隆隆的聲音夾裹著濃濃的腥臭氣息從洞中涌出,一個巨大的赤黑色蛇頭在洞口張望,趴在地上,蛇頭也比楊見山高了很多。眼眸狹長,頭有雙角。
巨蟒在洞口觀察了一會,呼出一口濁氣,“真的自由了。”
說著話,黑色巨蟒變成了一位老人,殺氣極重,與行遠道人相距不遠。
“你騙我!”
黑衣老者看著身邊的行遠道人,說完這句話,反而自己搖了搖頭,行遠道人是作為持劍者與自己結約,并沒有說七星劍在他手上。而持劍者身份,應該作不得假。
黑衣老者看了一眼近在眼前的行遠道人,行遠道人嘆了口氣,“不妨一試。”
黑衣老者也沒見動靜,忽然一道淡淡的血影在行遠道人身上來回穿過三次,那道血色身影愈加清晰,轉眼血色人影已經回到黑衣老者身上。
黑衣老者氣勢暴漲,“果然是持劍者,和七星劍的主人一樣,笑死老夫了!哈哈,你果然沒有騙我,契約依然有效?!?p> 話音剛落地,黑衣老者忽然雙指刺進自己雙目之間,面目猙獰。
陳真人一步踏出,幾乎和阿牛老道人同時出手。
不過也僅僅是一觸即開,阿牛老道人被黑衣老者推出一掌,飛出數(shù)十丈之遠。
阿牛老道人口中血沫噴涌,長劍震成粉末,精光閃閃的長劍卻在斷成粉末的那一刻發(fā)出一粒光芒,耀眼奪目。
那一粒光芒給了黑衣老者一絲錯覺,身體在一瞬間遲疑了一下,陳觀主手持開山斧在數(shù)千年后再次斬在老者身上。
開山斧韌口斷裂,斧柄也斷成兩截,陳觀主雙手和手臂肌膚爆裂,筋骨受損極重,沾滿血污的白骨手掌還是緊緊抓著斧柄。
可惜,這次沒有七星劍。
陳觀主如斷線風箏跌落在地,生死不知。
老者腹部傷口金光燦燦,黑紅色血污緩緩流淌。
老者盯著楊見山,少年郎一動不動,也看著黑衣老者。
“不怕死就過來?!?p> 楊見山一動不動,手中小小匕首握得很穩(wěn)。
黑衣老者還是盯著楊見山,“咱倆扯平了?!?p> 黑衣老者眼睛盯著少年郎,話卻說給行遠道人聽。
那一縷殘念,還是釘入了老者的腦海中,卻不知行遠道人這樣做,是為何。老者不覺得是什么好事。
老者最終沒有向楊見山動手,也沒能維持住人形,現(xiàn)出巨蟒真身向南方快速離去,也不過一眨眼,就能進入黑沙江中。
楊見山眼眸中黑氣愈加濃稠,然后嘭地一聲倒在地上,沒有了任何知覺。
黑沙江流經數(shù)千里,江面寬廣,水深多險流,傳言遠古時期有一條黑色惡龍。
也不知道是多少天之后,楊見山慢慢睜開眼,除了渾身酸痛沒有二兩勁,其余也沒有什么感覺。
道觀里什么也沒有供奉,道家祖師爺畫像都沒有一張,更別談香火。
其實,放小竹箱的時候,楊見山就掃過一眼,確實不像那山下道觀,倒像普普通通一戶人家。
李西山坐在草鋪邊小板凳上,唉聲嘆氣。
“你飯量太大,躺著不動都能吃掉好多東西,人家實在沒轍,只能把我找來,讓我把你帶走?!?p> 說著話,李西山實在沒能忍住,打了個飽嗝,瞅了一眼腳下的雞骨頭,趁楊見山不注意,用腳踢到楊見山身下的茅草旁邊。
這些天,陳觀主沒少在山上轉悠,那些野兔山雞什么的,就快被虬髯漢子抓沒了。
這茅草扎得密實,松軟,很厚,睡起來,應該很舒服。楊見山緩緩坐起來,走出道觀,渾身酸痛不說,腳下軟綿綿的。
小道觀還是那個小道觀,土墻瓦片,結實,就是和富貴氣不沾邊。
道觀外面也沒多少東西,就有一個木頭小板凳,還有個小桌子,木工手藝還行,最主要是結實,另一個小板凳被李西山坐著。
旁邊有個小柴房,煙囪正冒著煙。
楊見山被一個小土包吸引,走過去,才看到一個小小的石碑,上面寫著阿牛之墓。
楊見山皺了皺眉頭。
“行遠!”一個粗嗓門叫了一聲,寬寬的身板從山門進來,虬髯漢子陳觀主手上拎著一只山雞,一條大魚,滿身汗?jié)n,臉上還有鉆樹林劃出的傷口。
陳觀主看了楊見山幾眼,嘴角抽搐了好幾下,還是沒和楊見山說話。
行遠道人聽見陳觀主回來,趕緊低頭彎腰走出小柴房,看著有些心虛的陳觀主,“怎么就一只雞一條魚?”
“再不回來,就怕先生餓了?!鄙诫u野兔不好抓,況且現(xiàn)在,找到一只都難。這條大魚,陳觀主跑的路,可不近。
楊見山看著阿牛老道人,再看一眼陳觀主手臂,下意識摸了下胸口,小瓷瓶還在。
兩人也不管楊見山,一起鉆進柴房,好一陣忙活。
過了一會,濃濃的香味飄了出來。
李西山踱著步子緩緩走出屋門,手里拎著條小板凳。
陳觀主和阿牛老道人就把雞魚端上道觀院子的小桌子上,還有兩盤青菜,盛了四碗米飯,把筷子擺好。
李西山面朝南坐,柴房在西面,阿牛老道人看了眼站在桌子南面的楊見山,就在桌子西面坐下了,面朝大門。
陳觀主手里拿了個木頭墩子,看了楊見山一眼,不情不愿遞了過去,楊見山接過來,陳觀主趕緊轉身,跑進柴房又拿來一個小木墩在桌子東面坐下。
楊見山就在桌子南面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