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如初見流傳開來后,孫恒在劉府的地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躥升著。
尤其是此前對孫恒秀才身份一無所知的下人們,自從孫恒一詩成名后,對他的尊敬已經(jīng)不下于劉府家眷和其他房的叔伯子弟了。
多得劉玉貞的賣力宣傳,通過閨蜜手帕交和劉氏商行,只如初見傳播速度頗為驚人。
許是孫恒才名失而復(fù)得,曾經(jīng)在孫恒落魄時離開他的酒肉朋友們,這幾天都來找他應(yīng)酬喝酒。
只是這幫人能在孫恒落魄時離開,自然不是真正的朋友,孫恒只應(yīng)酬了一兩次就婉言謝絕邀請了。
不過這并不影響孫恒的才名遠(yuǎn)播,如今已有許多人把棲霞第一才子,乃至膠東第一才子的名頭安在孫恒身上。
對此連仁杰、林夢舟、馬文才等本地士子無不憋屈、郁悶以極,暗罵老天瞎了狗眼,居然讓孫恒這條咸魚翻了身。
心中無比酸澀的連仁杰等人,只能在人前人后說一些陰陽怪氣的壞話,稱孫恒為人不堪,心胸狹窄,性情古怪,絕非好人等等。
至于已經(jīng)回到濟(jì)南的王陽,某天在青樓喝花酒時聽到一群書生正在大贊“人生若只如初見”,頓時發(fā)了瘋,和書生們展開罵戰(zhàn),繼而大打出手。
斗毆時,由于王陽不慎打破了一盞燈籠,引起青樓一場大火,幾乎將整座青樓燒成白地,并造成三人被活活燒死。
此事不僅令得王陽在青樓勾欄地的名聲大跌,出事的那家青樓背景極為深厚,差點令王陽吃上人命官司。
還好王家是當(dāng)?shù)厥兰掖笞澹斝蹌荽?,買通了官員,向青樓身后之人以及死者家屬賠償了一大筆金錢,這才得以順利脫身。
此事傳揚出去后,一時間,王陽名聲盡棄,脫粉無數(shù),還導(dǎo)致他在王家的地位一落千丈。
王陽把責(zé)任全都推給孫恒,認(rèn)為他是此事的始作俑者,自然更加痛恨孫恒了,恨不得將孫恒千刀萬剮,挫骨揚灰。
……
劉府。
這些天里,孫恒和劉玉貞感情迅速升溫,兩人陷入熱戀之中,令得他流連忘返,一連七日都住在劉府之中,劉家莊瓷器作坊燒制玻璃之事幾乎被他拋到九霄云外。
可溫柔鄉(xiāng)是英雄冢,這一天他一覺醒來,想到此時離登萊之亂還有兩年時間,頓時清醒過來,認(rèn)為必須要趕快做事積累實力了。
于是孫恒決定下午便返回瓷器工坊,看看玻璃鏡的燒制進(jìn)行到哪一步了。
不過此次孫恒離開劉府前往劉家莊,可不能像上次那樣說走就走,輕裝簡行。
如今劉玉貞和他先婚后愛,正是感情漸濃之際,眼看他要離開自己一段時間,自然百般不舍。
為了能照顧好孫恒,劉玉貞還把自小一起長大,名為主仆實為姐妹的小秋指給了他,令她貼身照顧。
臨走前夕,劉玉貞又帶領(lǐng)著春夏秋冬四位丫鬟打包行囊,把許多日常用品和新買的衣物都裝在馬車內(nèi)。
看著劉玉貞親手為他打點行囊,還百般囑托他注意安全注意身體,孫恒不由想到了現(xiàn)代的老媽,心中溫暖極了。
可正當(dāng)孫恒和劉玉貞等人依依惜別之際,從劉家莊快馬加鞭趕回劉府的周管家卻向他匯報,西洋鏡仿制成功了。
劉老太爺此時也得到了消息,干脆就和孫恒、劉玉貞一起前往劉家莊,看看仿制西洋鏡的成色如何。
……
半個時辰后,心急火燎的三人終于趕到劉家莊的瓷器作坊。
出來迎接的劉懷德喜笑顏開的道:“老太爺、小姐、姑爺,這批西洋鏡已經(jīng)燒制成功了,我?guī)銈內(nèi)タ纯??!?p> 眾人很快就跟隨劉懷德來到一張長桌前,桌面上擺放著十幾塊由木塊支架固定好的玻璃境,鏡子都是透明的,鏡面跟西洋鏡一模一樣,光滑剔透,夾層沒有一個泡沫。
“好,太好了!”劉老太爺摸著山羊胡子大聲夸贊道:“這些天大家辛苦了,我做主,這個月每人加一兩銀子賞錢?!?p> “謝老太爺賞!”
聽說又有賞賜,作坊里的工頭工匠們自然笑逐顏開,連聲感謝劉老太爺?shù)拇蠓介熅b。
只是和孫恒當(dāng)日宣布賞賜二兩銀子相比,工匠們并未達(dá)到歡聲雷動的熱鬧程度。
有對比才有差距,工頭工匠們心中天平已經(jīng)不知不覺向?qū)O恒傾斜。
劉玉貞看著桌面上的十幾塊鏡子,眼中異彩連連。
畢竟但凡是個女人皆有愛美之心,看著鏡面把自己的美態(tài)照射的纖毫畢現(xiàn),她心情無比美妙。
雖然她臥室里已經(jīng)有七八面鏡子了,但鏡子在這個時代可是奢侈品,再多也不嫌多。
就好比現(xiàn)代的富婆,即使她已經(jīng)有了一屋子的名牌包包,可別人送她愛馬仕、驢牌包包時,還不是開開心心的收下笑納之。
更何況這些鏡子可是出自劉家作坊,這意味著劉家天降一座金山,作為劉氏商行明面上的掌門人,劉玉貞自然喜上眉梢。
“沒想到一些沙子就可以燒制出如斯順滑透明的西洋鏡,那些佛郎機人到底騙了我大明百姓多少錢??!”
劉老太爺可能是個大明憤青吧,雖然自家已經(jīng)可以把西洋鏡仿制出來了,但想到佛郎機人自明朝開國時就已經(jīng)在做販賣西洋鏡的生意了,依然感到氣憤和心疼。
孫恒安慰道:“爺爺,佛郎機人如今掌握的不過是小塊玻璃的制造之術(shù),可大塊玻璃的制造工藝他們還未掌握呢。
我們可以再接再厲,花點時間把大塊玻璃的制造工藝搞出來,屆時我們完全可以把玻璃賣成白菜價,讓他們連一個銅板都賺不到,虧死他們?nèi)ァ?p> 甚至我們可以反傾銷至他們所在的國度,賺他們的錢,讓他們把坑騙大明的錢給吐出來!”
孫恒記得,大塊玻璃的工藝是一個叫納夫的人發(fā)明的,時間是1688年,而今不過是崇禎二年,即1629年,還有大把時間去截胡。
歷史上自從納夫發(fā)明了大塊玻璃的制作工藝后,原本無法量產(chǎn)的玻璃終于可以大批量生產(chǎn),玻璃也從奢侈品降為普通品。
劉老太爺聞言大喜,連聲叫道:“好好好!一定把佛郎機人坑我們的錢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