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農作物一樣接一樣的成熟,農民們收糧食也就一樣接一樣的忙個不停,收完玉米,就是蠶豆黃豆綠豆之類的豆類,這些拾掇得差不多了,花生也熟了,收完花生又輪到水稻了,這個過程前后要持續(xù)一個月左右,在這一個月中大人孩子都很辛苦,但豐收的喜悅讓他們忘記了辛苦,特別今年和以往又有很大不同,人們更是在辛勞中帶著甜蜜,真是幸福的累啊。
今年年成好,各種農作物幾乎都獲得了豐收,家里裝糧的柜子都裝不下了,人們嘴里抱怨著可嘴角卻含著笑,在這種情況下,會做木工活的人就受歡迎了,以往這些匠人在隊上除了出工,有木匠活的時候還要額外作活,掙得卻不比別人多,現在很多村民都求上門來,有錢的出工錢,沒錢的就允諾做發(fā)以用糧食抵工錢,一時間要求打糧柜的人都得排隊等候,人家森匠也要先把自己家的糧食收完以后才能做啊。
楊家不用去找別人做,爺爺就會做,雖然沒有專業(yè)木匠做得好,沒有別人做得漂亮,但勝在結實,自家用盡夠了。爺爺和楊忠文兩兄弟家的糧柜都爺爺自己做的,現在三家人的糧柜都不夠用,奶奶和爺爺商量后,叫來楊忠武和陳啟英。
“現在分到戶了,以后自家地里收的糧食除了交公糧以外都是自己的,今年年成好,水稻玉米都收得很多,我家的糧柜比你們的都大還裝不下,你們肯定更裝不下了吧?!蹦棠虇柕?。
“可不是嗎,從來家里沒堆過那么多糧食,以前隊里才一點,糧柜一半都裝不了,現在倒好,還裝不下了。”陳啟英說道。
“這些糧就是交了公糧,自家一年也吃不完,以后一年重一年的,就更成問題了,現在堆在家里還怕老鼠。”楊忠武也說。
奶奶看了一眼爺爺,說:“你爸爸會打糧柜,我們家也要打,如果你們愿意讓他打,他就做三個糧柜,這次做大點,能多裝糧食的,你們看行不行?“頓了頓又說:”你們爸爸做的可能沒有村上木匠做得好,沒那么好看,如果你們覺得不好也不勉強,隨你們?!?p> “怎么會不愿意呢,請外人打還花錢呢,爸爸打糧柜就不用付錢了吧。“楊忠武笑嘻嘻地說。
“裝糧食用的,又不是擺設,實用就行了,只要結實耐用老鼠鉆不進去,好不好看有什么關系呢?我家的讓爸爸做,木頭就到我家的林子里砍就行了,要多少砍多少,現在是自己的了,一定要做的結實?!标悊⒂⒄f。
“木料誰家做就用誰家的,大家都有,樹長在那里,雖說很多也不能浪費,以后用木頭的地方多了,蓋房子,孩子大了打家具都要用,省點好?!睜敔斦f“過幾天地里的東西都收完以后我就開始做。到時忠武和我一起上山砍木頭,三家人的柜子一起做節(jié)省木料些,如果忠武不忙就給我打下手也能做得快點?!?p> “行,沒問題,到時你叫我就行,只要地里收了,就是播小麥種子,小軍他媽就可以做?!?p> “我要你幫忙的地方不多,耽誤不了你什么功夫,到時再說吧?!盃敔斦f。
“那你做柜子的時,你們家的小麥我?guī)湍銈兎N,楊芳過幾天也要上學了,媽的身體不太好,還是不下地的好,別到時翻病就不好了。“楊忠武說。
奶奶點點頭,看到陳啟英也想說話,忙止住了:“啟英你就不用幫忙了,你一個人在家種三個人的地,本來就很辛苦,做好你一家的就行了,兩個孩子還小,家里家外都靠你一個人操心,也夠難為你了。
陳啟英聽了很感動,說:“哪里就那么忙了,平時還不是靠你們照管孩子,收糧食也是全家一起做的,要是我一個人可能還有一多半在地里呢?!?p> 奶奶微笑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再說我平時也沒做什么,咱們家的孩子都很懂事,愛學習又勤快,好多老太太在我面前夸呢。”
陳啟英想著自己孩子可愛懂事的模樣,也笑了。
就這樣,在楊家三家人把地里收拾完以后,楊家爺爺帶著楊忠武到各自的林子里砍了木頭,運下山來開始做裝糧食的柜子,奶奶照例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陳啟英和李秀菊每天把糧食拿到院子里,由幾個孩子把糧食攤開來晾曬,她們自己則要去地里播種,楊忠武有空的時候也來幫忙。
在一片忙碌楊家讀書的孩子迎來了開學,小姑楊芳背著書包和糧食到縣城住讀,這時候農村的孩子在城里上學,大多都是自帶糧食,用搪瓷忠偎飯,下飯的菜大多也是從家里帶來的腌咸菜之類,只偶爾在學校買一份菜解解饞,農村的孩子都很節(jié)約,也很勤奮,這學期和以往不太一樣,帶的糧食里除了玉米粉紅薯還有一些大米,以前很少帶米的,今年和往年不一樣了,首先從孩子的飯忠里就能看出來。
楊兵開學上三年級,楊勇和楊玉上二年級,今年還多了一個楊軍,按理楊軍不到上學年齡,但他自己跳著腳的要讀書,人又很聰明,父母拗不過只好同意了,楊蘭上省城以前專門找了校長說了這個事,又把楊軍帶去讓校長看,校長考校了一番也就同意了,還感謝嘆說:“你們楊家的人怎么都這么聰明,一個個都愛讀書,難道這真是耕讀傳家嗎?”
楊蘭驕傲地說:“那當然,也不看看是誰家,我大哥二哥以前學習成績也很好的,不過是沒趕上好時候罷了,現在時代不同了,有這么好的條件,當然要好好讀書了。”
逗得校長哈哈大笑。校長同意了,報名的時候就順利多了,再加上學校的老師大多都認識,也沒有為難,還把楊軍分到非常負責有耐心的李老師的班里,李老師年輕教學很活,很有開拓精神,很適合楊軍這樣的孩子。
楊勇和楊玉今年還是馬老師當班主任,現在的老師都是跟班走,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她會一直帶這個班到小這畢業(yè),一年過去了,楊勇和楊玉成了馬老師喜歡的學生,學習成績好不說,字寫得好,聽說還在學書法,還不惹事,是兩個讓老師省心的學生。
班上同學一個暑假沒見了,再見到大家都很高興,過了一個夏天,好多孩子都和楊勇兄妹一樣,幫大人干活曬黑了,但也結實了,楊玉的兩個好朋友楊小玲和王輝也都一樣,幾個女孩子一見面嘰嘰喳喳說個沒完,直到馬老師進教室才停嘴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