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青龍會創(chuàng)立
“惕守,退下吧?!?p> 原本,袁承志已經(jīng)做了推辭的決定,但在見到這一劍后,他心動了。
見獵心喜,哪個劍客能拒絕窺探劍道的機會,如果沒有此等心思,那可以肯定他一定不是一名真正的劍客。
一旁的夏青青看了看袁承志,只是看對方的表情和語氣,她就知道自己勸不住。
她也知道,當(dāng)年失意之下的逃避,讓這個男人失去了很多,只剩下武功還能聊以安慰。而現(xiàn)在,終于有一個機會,能讓他改變,她又怎會忍心。
袁承志緊握劍柄,出劍!
在劍身出鞘的那一刻,金蛇劍似乎發(fā)出了劍吟,光照之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讓人一時迷了眼。
劍如蛇身,蛇尾為柄,蛇首為刃。揮舞間,整把劍都活了過來,就像那伺機攀咬的毒蛇,致命詭譎。而相應(yīng)的劍招也是詭異絕倫,飄忽不定,讓人難以琢磨。
不光如此,那金光總是時不時地將光芒折射入人的眼睛,影響視線。
這真是一把魔劍!
這次,李秋君沒有使出花影無蹤劍,她只是選擇了玄牝劍法來對敵。
這場比斗,一個劍招詭譎,一個劍招出塵,本該是南轅北轍,卻生生有了相互成就的和諧感。
對方在喂劍!
一瞬間,袁承志就想通了。
對方就像是在引導(dǎo)著他,一劍又一劍,勢均力敵只是表象,明眼人都能看出貓膩,不光是隱藏了那至美一劍。所有人都知道,袁承志已經(jīng)輸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驕傲,更何況是袁承志。
一種名為憤怒的情緒在醞釀,金蛇劍法里的詭譎似乎激起了他心中的邪念,已是難以抑制。
只是這樣的情緒卻與之不符,他只是稍微固守本心,情緒就消失了。
他終究不是毒蛇。
這一刻,袁承志有些失神。
似乎早有預(yù)料般,李秋君適時地收手,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對方。
“明白了嗎?”她問道。
“受教!”下意識地,袁承志點了點頭。
可以說,金蛇劍法是亦正亦邪的劍法,要想更近一步,就要有亦正亦邪的氣質(zhì),如果當(dāng)初的金蛇郎君還活著的話,也許還有可能,但袁承志是注定做不到的。
這意境與他的為人不符,如果他沒有脫離金蛇劍的桎梏的話,他的劍道將止步于此。
片刻后,他終于是反應(yīng)了過來。
“說吧,閣下要我答應(yīng)什么條件?”他收起了劍,問道。
見微知著,袁承志知道,能在比武過程中引導(dǎo)他的人,他絕不是對手,所以其他的武功已經(jīng)無需再比了。
此時,李秋君也終于說出了目的。
“加入青龍會。”
“青龍會?”聽到這樣的字號,袁承志有些疑惑,他不曾聽過這樣的組織,而且這名字實在是容易讓人誤會,“難道,閣下也是清廷的走狗嗎?”
“哈哈,我視清廷如冢中枯骨,他們還不配!”面對袁承志的質(zhì)問,李秋君仰頭大笑,說不出的豪邁,“天神之貴者,莫過于青龍。青龍會不屬于誰,它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飛龍在天之日,復(fù)我衣冠之時。”
“復(fù)我衣冠之時?”袁承志似乎是被感染了,他忍不住贊道,“哈哈,好一個青龍會,好一個復(fù)我衣冠之時!”
他贊的是這句話,也是贊的這個人。
在他眼里,此白發(fā)女子總能帶給人一種超越性別的割裂感,不能以尋常女子度之。她的風(fēng)情,本身就很讓人動容,再加上說出的這句復(fù)我衣冠之時,更是讓袁承志難以自已。
當(dāng)然,對于李秋君的要求,袁承志沒有立刻答應(yīng),而是將其請上了島,奉為上賓。
此后數(shù)日,李秋君留在了島上,與其談話交心,終是打動了對方。
不久后,島上全員都選擇了加入,由此,日后震懾江湖的青龍會也正式成立。
那日,無名島嶼之上,眾人聚首,吟唱。
“今日,我等在此祭告天地,青龍會創(chuàng)立?!?p> “我,李秋君,為大龍首?!?p> “我,袁承志,為二龍首?!?p> “我,何惕守,為三龍首?!?p> “......”
“飛龍在天之日,復(fù)我衣冠之時!”
從此,青龍會無關(guān)正邪,也超越了黑白的界限,它有著崇高的理念,它的目標(biāo)也從來就不只是江湖,而是整個天下。
青龍永夜,何須黎明!
時光流轉(zhuǎn),不知不覺已是過了六年。
京城這座老大的城市,迎來了它一天中的喧囂,普通百姓、賣藝走鏢的、江湖俠客等等各色人充斥著街道。不時有官府中人走過,擾亂其中,透著一股煩躁。
就在臨街的茶樓上,此時正坐著兩人,一人是位雙十年華的少女,而另一人卻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
兩人都作道士打扮,藍(lán)黑色的道袍實在過于簡樸,兩人似乎在刻意隱藏著什么,不想引人注目。
只見,少女手里拿著把白絹傘,傘面隱隱有桃花,顯得恬靜而又活潑,再加上那傘柄處纏著的紅絲線,更是表現(xiàn)出了靈動。
而少年,則是背著把黑鞘長劍,劍身古樸體現(xiàn)出了劍的不俗,他本人更是劍眉星目,哪怕衣著簡樸也難掩他的氣質(zhì)。一時間,仿佛兩者相輔相成,人與劍搭成了絕配。
此時,道姑正饒有興趣地打量著樓下的街景,而小道士卻顯出了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來,閉目養(yǎng)神著。
一個活潑,一個沉悶,倒像是兩路人。
不經(jīng)意間,少年打量起了對面的少女。對方容貌姿麗,嬌艷動人的同時卻有一種憂郁的氣質(zhì),很是迷人。
對于這個便宜師姐,起初少年是拒絕的,但真正相處下來卻又覺得不錯,有些矛盾。當(dāng)然,前提是他能忽視掉對方某些跳脫的怪癖。
因為,對方實在是太古怪了,她似乎處處都愛模仿師尊,并借此捉弄他。
有時,他真的有種面對師尊的錯覺。
這個師姐,真是一個“魔女”呢。
這是他最深刻的體會。
“快看,鰲拜來了!”
突然,師姐的呼喊將他的思緒打斷,他也抬頭望向了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