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學武與修心
一年前,李秋君降臨此世。
她順手而為之,救下了晉王三子李潤興。(注1)
起初,她只是想做個過客。
只是,當她要轉(zhuǎn)身離開時,李潤興竟然掙脫開壯漢,朝她跪了下來。
“師父在上,徒兒想拜您為師!”
小小孩童聲音洪亮,目光堅定。
樹影遮蔽了那張小臉,他的表情陰郁,無法分辨喜怒哀樂,只有那淚光,如黑夜中的月。
身后的壯漢吃驚地看著公子,既熟悉又陌生,既興奮又感概。
在他眼中,公子已不再是孩童,小小年紀竟學會了藏拙,更勝那不孝子。
這次,公子借機拜師,也許是真的長大了。
這一幕,許是觸動了李秋君,長久以來的空寂感讓她鬼使神差地給了一個機會。
她慢慢走近,直至停在李潤興身前,目光幽深,就這樣看著對方。
這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如深淵如死寂,竟會在不知不覺中讓人陷進去。
李潤興下意識地想要避開,但他想到了什么,堅持著注視著,直至干澀。
這一眼,李秋君暗藏了神念,庸人難擋,四歲幼童能忍,她很滿意。
就這樣,她第一次收了一名弟子。
之后,當她將死人復(fù)生,許李二人震撼之時。
小徒弟已是傻傻問道:“師父,你是仙人嗎?”
“仙人嗎?”
她笑著撫摸著徒兒頭頂,搖了搖頭。
白衣華發(fā),在那一刻竟是如此的相似。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jié)發(fā)授長生。
一個莫明的想法誕生了。
“潤興,潤興……”她默念了片刻,對著李潤興說道,“徒兒,從今以后,你就叫公子無心吧?!?p> “好?!睕]有猶豫,李潤興點頭應(yīng)道。
語畢,李秋君就牽著他的手往叢林里走去,身后跟著數(shù)十道身影……
南海,無名小島,礁石之上。
公子無心身穿黑衣勁服,畢恭畢敬地站在一旁。
李秋君負手而立,不知何時戴上了一面青玉面具。
“無心!”
“今日,要你所知,為師無門無派,所學武功,汲取自前人智慧,融合于自身所學,于一枯井中所創(chuàng)?!?p> “初時,于絕境中,創(chuàng)一爪功,喚作刻骨銘心,招式陰狠毒辣,出手有死無生,為師不喜,棄之?!?p> “其后,心靈趨于平靜,創(chuàng)一掌法,喚作月照拂衣掌。月照凌厲,拂衣陰柔,相輔相成,大喜?!?p> “掌法成,興奮起,又創(chuàng)一拳法,喚作追日心照拳。追光逐日,有進無退,心照念返,激流勇退,此拳乃得失之拳。”
“其后,心境趨緩。不禁想到美好事物,花草蟲魚,高山流水,借此創(chuàng)出一劍法,喚作花影無蹤劍?;o影,劍無蹤,乃絕美之劍?!?p> “最后,終是釋然。輕功、腿法、身法殊途同歸,集于一身,喚作踏月無影。踏月臨仙,無痕無影?!?p> “古人云,相由心生,武學也同樣如此。陰柔之人,練不了陽剛之法,而陽剛之人反之?!?p> “我所言,正是講明這些功法所需之心境。”
“學武亦是修心,你要謹記?!?p> 與海浪聲中,李秋君娓娓道來,公子無心耳提面命。
日升日落,無心在李秋君的指導(dǎo)下,開始習武修心,整整一年有余。
直至某日,許大勇求見了李秋君。
“大龍首,屬下有要事稟報!”
“說。”
“袁承志等人的消息,有眉目了!”
……
康熙二年,江南明史案爆發(fā),震動天下。
由此,一個叫韋小寶的少年,走上了臺前,拉開了鹿鼎記的序幕。
而在南海,另一場重要的會面也在此時發(fā)生。
“閣下到此,所為何事?”
看著眼前的白發(fā)女子,袁承志本能地感覺到了危險。
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是一個高手,一個極有可能超越他的高手。
李秋君舉止有禮,但言語傲嬌。
“久仰金蛇王的大名,今日前來,只為和閣下打個賭。”
看著李秋君如此做派,何鐵手已是有了怒意,她正要上前譏諷,卻被夏青青攔住。
就在這時,袁承志也開口反問。
“哦,什么賭?”
“武功?!?p> 李秋君說道。
“昔年曾聞,金蛇王拳、掌、劍、輕功,俱是一絕?!?p> “今日登島,正要討教一二?!?p> “以此為賭,而賭注則是輸者需答應(yīng)對方一個條件。”
說完,她平靜地看著袁承志,等待他的回復(fù)。
袁承志已是有所預(yù)料,但當他真正聽到時,卻有心拒絕。
不過,就在此時,何鐵手卻掙脫了夏青青的手,走上前來。
她赤著雙足,每個足踝與手臂上各套著兩枚黃金圓環(huán),行動時金環(huán)互擊,錚錚有聲,頭上長發(fā)垂肩,也以金環(huán)束住。(注2)
她的聲音如銀鈴般,嬌媚動聽,言笑之間,容顏動人心魄。
“要比就和奴家比??!”
她的鐵手已是亮出,就這樣在李秋君的眼前晃悠著。
“可以?!?p> 說完,李秋君動手了。
一朵極致之花綻放,美的驚心動魄,霎那間占據(jù)了所有人的心房。
它似乎包含了世間的所有美好,如有人所見,哪怕是死于此劍下,那人也一定是微笑的。
哐當一聲,何鐵手的鐵鉤應(yīng)聲而斷。而這聲異響,也終是將人從幻境中拉回。
至美的一劍,極可怖的一劍,這一劍影響了心神!
何鐵手怔怔地看著自己光禿禿的左手,有些顫抖。
“何姑娘,抱歉了。我想以后,我會送你一把新的鐵鉤。”
收劍,李秋君平淡地說著。
眾人皆是震撼,而袁承志則是脫口而出道,“這是劍意!”
人有劍心,而劍有劍意。
當今之世,能領(lǐng)悟劍意者,無不有大毅力、大智慧!
劍意已不再是術(shù),而是道!
這李秋君究竟是何人,竟有如此駭人聽聞的武功。
這一刻,袁承志緊張的同時,竟隱隱有些興奮。
他,也是一名劍客??!
“好劍法!”
而此時,何鐵手也緩了過來,她不但沒有氣餒,相反,眼神中卻帶著熱切。
好美的劍!
她,也想學呢!
注1:科普,此晉王乃明末名將李定國,三子李潤興正是被一許姓部將救走隱居。
注2:本段摘自《碧血劍》,罪過,罪過!原文寫的太好了,不想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