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在社會制度發(fā)生深刻變革的春秋時代,當時中國的社會正在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奴隸社會已經(jīng)走過了1600年歷史,經(jīng)歷了夏商周三代的輝煌,達到周朝的鼎盛。
中國封建社會開始的時間,一種說法認為從孔子編定《春秋》的那一年,即公元前481年,中國進入封建社會。
在周朝,以周禮為核心的文化發(fā)展到相當?shù)母叨?,然而這時的文化,主要是受封的大小諸侯、士人之間的文化,平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利。
伴隨著生產(chǎn)發(fā)展、土地私有,社會在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同時,文化也向下層延伸??鬃邮俏幕蛳聦友由斓拈_創(chuàng)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周的文化與禮制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孔子是周文化的集成與傳播者,他編定了《詩》《書》《禮》《樂》,作了《春秋》,著了《易傳》,這都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寶庫。
孔子用這些文化集萃做教材來教人,就學的門生有三千人,而精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像顏濁聚一樣受孔子教誨卻沒有正式入籍的學生,為數(shù)也不少。
孔子理所當然地成為推動文化發(fā)展、時代進步的圣者賢人,對中華文化發(fā)展的貢獻,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孔子的教育方法,強調格物致知,學思結合,他教導學生主要從四個方面,詩書禮樂等典籍文獻,生活上身體力行,為人處事忠誠盡心,待人接物信實不欺。
孔子要求學生們戒絕社會人常有的毛病,做到不揣測、不武斷、不固執(zhí)、不自以為是,引導學生經(jīng)世濟用,做到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
對于祭祀前的齋戒、戰(zhàn)爭、疾病,孔子都特別謹慎,但對于利、命,卻很少談及,關于怪異、暴力、悖亂以及鬼神之類的事情,孔子更是很少談論。
在社會交往中,孔子非常注重禮節(jié)。進國君的宮門時,低頭彎腰以示恭敬,然后急行而前,態(tài)度謹恭有禮。國君命他接待貴客,容色莊重認真;國君有命召見,不等車駕備好就盡快出發(fā)前往。
在日常生活中,孔子也注重禮的細節(jié)。不適當?shù)奈蛔?,不就座。魚不新鮮,肉已變味,或切割不合規(guī)矩的都不吃。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沒有吃飽過的。在這一天里哭過,就不唱歌。見到穿麻戴孝的人或殘疾人,即使是個小孩子,也會凄然同情。
孔子在自己的鄉(xiāng)里,平常恭敬溫厚,好似不大會講話的樣子。但他在宗廟祭祀和朝廷議政時,卻言辭明晰通達,態(tài)度恭謹小心。在朝中與上大夫交談,態(tài)度中正自然,魯國的三卿季孫、叔孫與孟孫氏,大多與他交情甚密;與下大夫交談,就顯得和樂輕松,子服景伯等很多大夫與孔子關系融洽甚至成為至交。
孔子說:“德行不修明,學業(yè)不講求,聽到正當?shù)牡览聿荒茈S之力行,對于不好的行為不能馬上革除,這些都是我憂慮的。”
子貢曾說:“老師所傳授《詩》《書》《禮》《樂》等方面的文辭知識,我們還得以知道;至于老師有關性命、天道方面的深微見解我們就不得知道了?!?p> 顏淵曾經(jīng)感嘆:“老師的學問、道術,我越仰慕它久了,越覺得它崇高無比!越是鉆研探究,越覺得它堅實深厚!看著它是在前面,忽然間卻又在后面了。老師有條理、有步驟地善于誘導人,用典籍文章來豐富我的知識,用禮儀道德來規(guī)范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即使是用盡了我所有的才能和精力,老師的學問、道術卻依然高高地立在我的面前。雖然想盡量追隨上去,但是卻無從追上!”
琴牢說:“老師說過,我沒能為世所用,所以才學會了這許多藝能?!卑炎约旱牟W多藝,歸因于沒能為世所用,由此看,孔子是一位謙虛而實際的人。
孔子居住的達巷黨(五百家為一黨)的人說:“孔子真是偉大啊!他博學多識,卻不專一名家?!?p> 孔子聽了這話說道:“我要專于什么呢?專著駕車,還是專著射箭?我看是專著駕車罷!”他意指自己致力于教育弟子,引導方向。
孔子一生都在努力追求,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做出對社會更有益、更偉大的貢獻。他說“只要是有心向學,即使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有可做我老師的?!?p> 到了晚年,孔子回顧自己的一生,不免對時勢發(fā)出些許哀嘆。
孔子說:“黃河上再不見神龍負圖出現(xiàn),洛水中也不見背上有文字的靈龜浮出。圣王不再,我想行道救世,怕是沒有希望了罷!”他又感慨說:“沒有人能了解我了!”
子貢就勸解老師:“怎么沒有人能了解您呢?”
孔子說:“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只顧從切近的人事上學起,再日求精進而上達天理,能知道我的,只有上天了吧!”
這天子貢又來看望孔子,夫子正拄著手杖在門口慢步排遣,一見到子貢就說:“賜?。∧阍趺磥淼眠@么遲呢?”孔子嘆了一聲,說道:“泰山就這樣崩壞了嗎?梁柱就這樣摧折了嗎?哲人就這樣凋謝了嗎?”說完眼含淚珠。
孔子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對子貢等弟子們說:“天下失去常道已經(jīng)很久了,世人都不能遵循我的平治理想。夏人死了停棺在東階,周人是在西階,殷人則在兩柱之間。昨天夜里我夢見自己坐定在兩柱之間,我原本就是殷人?。 边^了七天孔子就去世了。
孔子享年七十三歲,死在魯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四月的已丑日。
魯哀公親自前來哀悼,悼念孔子說:“老天爺不仁慈,不肯留下這位老人,使他拋棄了我,害我孤零零地在位,我是既憂思又傷痛。唉,真?zhèn)陌。∧岣?,我不再自拘禮法了!”
孔子死后葬在魯城北面的泗水邊上,墓地有一頃大。弟子們?yōu)槔蠋煼嗜?,三年的心喪服完,大家在道別離去時,都相對而哭,還是很哀痛,不舍得離去,有的就又留下來。子貢甚至在墓旁搭了房子住下,共守了六年才離開。
弟子們以及魯國的許多人,相率到墓旁定居,達到一百多戶,那個地方逐漸地被叫作“孔里”。
魯國世代相傳每年都定時到孔子墓前祭拜,魯君祭祀時的比射儀式,也在孔子墓場舉辦。漢代及以后儒者們講習禮儀,鄉(xiāng)學結業(yè)考校的飲酒禮,也在這里舉行。
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所住的房室,后來被改成了廟,收藏了孔子生前的衣服、冠帽、琴、車子、書籍,直到漢朝,二百多年都沒有廢棄。高皇帝劉邦路過魯?shù)?,用了太牢之禮祭拜孔子。諸侯卿相一到任,常是先到廟里祭拜之后才正式就職視事。
自古以來,很多王侯將相,活著的時候都很榮耀,死去就什么都沒有了??鬃邮艜r僅是一位平民,他的思想世代景仰。凡是研討六經(jīng)道藝的人,都依孔夫子的話為最高標準。后人稱孔子為“萬世師表”,可謂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