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3年,孔子自陳國返回衛(wèi)國,一行人走了兩天,經(jīng)過蒲邑這個地方。
蒲邑是衛(wèi)國的土地,此時主宰蒲邑的是衛(wèi)國前大夫公孫戍。這位公孫戍是衛(wèi)國太子蒯聵的心腹,本來在朝中任職,因常與太子勾搭干些齷齪之事,衛(wèi)靈公擔心太子的勢力坐大,就把公孫戍外放到了蒲邑。
公孫戍占據(jù)蒲地后,不但沒有收斂,而且招兵買馬,修建城防,擴大勢力,不服從國君的管轄,蒲地處在獨立和反叛的前夜。
孔子師徒此時來到了蒲地。公孫戍聽說后,心中犯起嘀咕:“自己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城防軍事,孔子帶一眾弟子來到蒲地??鬃雍托l(wèi)靈公交往甚厚,他們莫不是靈公派來打探消息的吧?即便不是,德高望重的孔子加上一班如狼似虎的弟子,若回到了帝丘,在蒲地起事時站在衛(wèi)國國君一方,自己將更難應(yīng)對,不若將孔子師徒留在蒲地,這樣就可以壯大自己的聲勢。”
于是,公孫戍率兵將孔子一行人團團圍住,說什么也不讓通過了??鬃拥牡茏觼斫簧?,不行!孔子自己來說情,還是不行!
孔子的弟子們可不是吃素的,終于,武力沖突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鬃拥茏又杏袀€叫公良孺的,長得身材高大,勇猛威武,而且才德出眾。他自己帶了五輛車子跟隨孔子周游各地,隨夫子尋找詩和運方。公良孺來到孔子跟前,憤然說道:“上次跟著老師在匡地遇到危難,如今又在這里遇上危難,我們一再地遭難,這些人真是欺人太甚了!跟他們拼了算了!”
公良孺首當其沖地跟蒲人猛烈搏斗起來。子路、冉求等弟子也先后投入了戰(zhàn)斗。
這幾位弟子別看平時跟孔子之乎者也地學文化,其實都是百里挑一的猛士,這幾年跟著孔子周游列國,又增長了不少本領(lǐng)。這番動起武來,公孫戍臨時拼湊的農(nóng)民武裝根本不是對手,蒲人連連后退。
公孫戍看到孔子眾多弟子身手不凡,有些害怕,感到靠武力留不住孔子一行,頓時改了計策。他站在車上大聲說道:“蒲人不打算為難孔夫子,只要你們答應(yīng)一個條件,我們就禮送出境?!?p> “什么條件?說來聽?!笨鬃硬恍嫉貑柕?。
“如果你們答應(yīng)不到衛(wèi)國去,就可以放你們過去,但是我們需要訂立盟約?!肮珜O戍有些做賊心虛,說這話時有些底氣不足。
眾弟子還在頑強戰(zhàn)斗??鬃訐墓央y敵眾,對方畢竟人多勢大,就答應(yīng)了他們的條件。雙方作了盟約后,蒲人放孔子一行人從東門離開。
剛走出蒲邑不遠,孔子就讓駕車的弟子轉(zhuǎn)往衛(wèi)國帝丘的方向。
子貢疑惑地問:“方才我們向蒲人盟誓不去衛(wèi)國國都,盟誓難道可以違反么?”
孔子回答:“那是蒲人強迫我們立的盟誓,神靈是不會聽信的。”被迫簽訂的合約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春秋時代的孔子已然提出了這一理念。
孔子一行返回帝丘,衛(wèi)靈公親自出城迎接。他聽說了孔子一行在蒲地的經(jīng)歷,非常憤慨,問孔子道:“現(xiàn)在前去討伐蒲地可以嗎?”
孔子回答說:“可以啊,公孫戍已然占據(jù)蒲地反叛,應(yīng)該討伐他?!?p> 靈公說:“我的大夫卻認為不能去討伐。因為現(xiàn)在的蒲地,是衛(wèi)國防備晉國和楚國的前哨據(jù)點,我們現(xiàn)在發(fā)兵去攻打,會逼迫蒲人投靠敵方,或者敵方趁機來襲擊我們,那后果不是很嚴重嗎?”
孔子為靈公分析道:“蒲地的百姓,男的都效忠衛(wèi)國,有拼死的決心;婦女們也有保衛(wèi)這一西河地方的愿望。我們要討伐的,只不過是領(lǐng)頭叛亂的少數(shù)幾個人?!?p> 靈公說:“很好?!比欢鴧s沒有派人去伐蒲。這時靈公已經(jīng)疾病纏身,時日無多,大概也無暇顧及了。
蒲地遇險,卻開啟了孔子師徒與蒲地的緣分。
幾年后,孔子與四位弟子再次路過蒲邑,這時蒲邑已經(jīng)安定了好多。天空中忽然下起了大雨,一行五人便到一農(nóng)戶家中避雨。接著雨越下越大,不得不暫住了下來??鬃訌膩聿焕速M時間,就把弟子聚集起來,在此講學研禮。老師讓子路、冉有、曾皙、公西華四位弟子談?wù)劯髯缘闹鞠颉?p> 子路第一個站起來說:“假使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常受別國侵略,又遭受了饑荒,如果讓我去治理,三年時間,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zhàn),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p> 冉有說:“一個方圓六七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三年時間,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于禮樂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賢人君子來推行了?!?p> 公西華說:“我不敢說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學著盡力去做。在宗廟祭祀時,或者是諸侯會盟及朝見天子的時候,我愿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相禮人?!?p> 曾晳則說:“我和他們?nèi)瞬惶粯?,我只愿在暮春時節(jié),和五六個成年人,帶上六七個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后唱著歌回家。”
孔子長嘆一聲說:“我贊同曾晳的想法!”此時孔子已年近六十,周游列國已經(jīng)四年,政治上不得志,不免有些疲累的感覺,曾晳的浪漫主義想法,正契合了孔子此時的心態(tài)。
孔子與弟子蒲邑論政,子路其實說得最具體最實際。沒想到他的想法在幾年后真正變成了現(xiàn)實。
公元前487年,孔子的大弟子子路被任命為蒲邑宰。
子路“治蒲三年“,成績卓著,他親自帶領(lǐng)民眾開挖溝渠,以利農(nóng)耕。
孔子聽說子路治理蒲邑成績不錯,專門從外地趕來查看實際情況。
剛一進入蒲邑境內(nèi),孔子看到百姓彬彬有禮,跟上次路過蒲邑時的情況截然不同,就稱贊說:“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
走進城內(nèi)看了一圈,孔子又說“善哉由也,忠信以寬矣!”
走進蒲邑宰辦事的公庭,孔子第三次說:“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p> 這時,跟在孔子身后的顏回有點納悶,就問:“夫子您尚未見到子路,就三次稱贊其善,是不是有些過分啊?“
孔老夫子認真地向顏回解釋道:聰明的人一定要善于觀察。我入其境,見溝渠深治,田地整齊,莊稼茂盛,說明子路恭正以信,故民眾盡力;入其城邑,看到房屋完好,商賈繁榮,樹木蔥蘢,說明子路忠信以寬,故民不偷懶;至其公庭,滿院清凈,諸下用命,說明子路明察善斷,故其政不擾。
子路不在公庭中,下鄉(xiāng)辦事去了??鬃诱f,看來子路的仁政取得了斐然的成果,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去見子路了,于是就帶著顏回滿意地返回。后來,蒲邑被稱為“三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