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冷清,鮮有人跡,寒風呼嘯而過,蜷縮在街角瑟瑟發(fā)抖的老乞丐拉了拉身上的干草,這里是冀州安平郡。
經(jīng)過幾日的趕路,皇甫堅壽與百辟終于來到了這里。
兩人放慢馬速,緩步入城,守城門的官兵也并未太過為難,只是草草看了一眼行李便放他們?nèi)肓顺恰?p> 來到這個世界之后,皇甫堅壽一直身在洛陽,從沒有到過其他的城鎮(zhèn),此時初到安平,心中自然新鮮,一進城便四處張望起來,但此處的景象與洛陽全然是天壤之別。
且不論街道之中不似洛陽那般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就連路邊的房屋也凈是殘破不堪,多數(shù)房屋已經(jīng)空空如也,只剩下殘垣斷壁孤零零地立在路邊。
冀州畢竟更近北地,遠比洛陽要寒冷,再加上此時街上一副破敗景象,更讓人寒意徒生。
皇甫堅壽不禁喃喃道:“不出洛陽,竟不知有此等破敗之地,這里的居民都哪去了?”
百辟騎馬跟在皇甫堅壽身后,冷冷道:“這天下只有一個洛陽,你以為這些年來,天下百姓的生活都如洛陽那般好么?”
“不止安平,全天下的百姓都陷于水深火熱之中,這些年來諸侯混戰(zhàn),各州太守為了爭權(quán)奪地重稅強征,天下百姓多是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不少百姓為了活命甚至易子而食......”
一向冷傲的百辟罕見地神色黯然,皇甫堅壽也陷入了沉默,這種戰(zhàn)亂之世帶給普通百姓的傷害遠非他這個在富足社會中長大的人所能想象,但聽百辟之言,皇甫堅壽心中也泛起陣陣苦澀。
“生民百遺一,念之人斷腸。”
皇甫堅壽心中悲愴難平,不自然地脫口而出。
“好一個念之人斷腸!”隨著洪亮的聲音響起,一男子撫掌走來。
這男子身材高大、方額寬眉、雙目炯炯、容貌雄偉、可謂英俊。
皇甫堅壽見此人相貌如此偉岸,心知其絕非常人,急忙翻身下馬,迎了上去。
只見那男子拱手道:“閣下此言情真意切,字字珠璣,深得在下之心,想必閣下也是心系百姓之志士,知音難逢,何不共飲一杯?”
冀州多有名士,皇甫堅壽見此人談吐有風,又有報國之志,想必也非等閑之輩,或許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大喜道:“在下求之不得,只是此處荒涼破敗,哪里還有酒肆可尋?”
那男子笑道:“在下四方游學,在城內(nèi)有草屋一間,如若二位不嫌棄,便請移步一敘?!?p> 皇甫堅壽回頭看看滿臉無所謂的百辟,便欣然答應,草屋離此不遠,兩人跟在男子身后片刻便至。
屋內(nèi)除了床榻和爐火之外便只放得下一堆竹簡,可謂是狹小漆黑,但一切物品都整齊有序,光潔無塵,桌上的蠟燭也顯然也常常修剪。
百辟不肯進屋,獨自留在屋外喂馬。
屋內(nèi),男子請皇甫堅壽坐定,自己便坐在另一邊,拱手道:“房間狹小,不免有些擁擠,還請見諒?!?p> 說著便從爐邊拿出一只酒葫蘆,一邊為皇甫堅壽斟酒,一邊說道:“在下姓崔名琰,清河人士,游學至此,空有濟世救民之心卻苦無明主,方才聽閣下所言,深有共鳴。”
皇甫堅壽心中一震,原來眼前這人便是享譽天下的名士崔琰,清河崔氏乃是富庶氏族,但崔琰求學時起居竟如此節(jié)儉,當真令人敬佩。
無意中結(jié)識了名士崔琰,皇甫堅壽大喜過望,深深作揖道:“在下皇甫堅壽,久聞崔公清名,不曾想今日在此結(jié)識,在下深感榮幸!”
聽得皇甫堅壽夸贊,崔琰黯然嘆道:“我進不能誅賊救國,退不能接濟蒼生,那些虛名不提也罷。倒是皇甫公子為何來此?”
崔琰乃忠義之士,風骨清正、為人剛直,皇甫堅壽猶豫片刻,還是決定相信崔琰,對其坦誠相待,低聲道:“在下不敢欺瞞崔兄,在下乃皇甫嵩之子,前些日子家父被那董賊陷害,身陷牢獄,在下來此也是為了完成誅滅董賊,救出家父的大計?!?p> 崔琰大驚,再次拱手道:“公子竟是皇甫將軍之子,皇甫將軍為人剛正,雄才偉略,乃國之棟梁,公子也心系百姓,為剿滅國賊而奔走,在下佩服!”
皇甫堅壽回禮道:“崔兄過譽了,在下苦思多日救父良策,卻仍無半點頭緒,煩請崔兄指點一二。”
崔琰沉吟片刻,拱手道:“蒙公子不棄,崔某雖愚鈍,卻也有幾分拙見,望能助公子一臂之力?!?p> 皇甫堅壽大喜,以崔琰的才干,就算想不出一個誅滅董卓的萬全之策,幫他救出父親卻是綽綽有余,急忙謝道:“多謝崔兄,在下洗耳恭聽!”
“公子客氣了,崔某認為,令尊曾平定黃巾,名震天下,又手握兵權(quán),董卓遲早會對令尊下手,此時就算暫時救出令尊,若董卓不除,則不治其本,那董卓日后定會加倍報復,故欲救令尊,必先滅董卓。”
“而若要滅董,也分為上策與下策,下策乃派一強人進宮行刺,但那董卓手下猛將如云,又有呂布常侍左右,且不論刺客能否勝過呂布成功行刺,就算真的刺死董卓,他手下的西涼軍暴動起來,危及天子,又如何是好?西涼軍團多驕兵悍將,若不能收為天子所用,日后還會孕育出第二個、第三個董卓,故此為下策也?!?p> 皇甫堅壽醍醐灌頂,贊嘆道:“崔兄之言,真是振聾發(fā)聵!在下走投無路之際便想以此下策滅董,所幸今日懸崖勒馬,否則釀成大錯,悔之晚矣!這上策為何,還請崔兄不吝賜教!”
崔琰此時畢竟年少,聽得皇甫堅壽誠心稱贊,臉上隱有自得之意,笑道:“公子莫急,若想深入病根,藥到病除,徹底消滅董卓這顆毒瘤,則必須借呂布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