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豈獨無故

18,資治通鑒

豈獨無故 智襄子 2102 2021-03-26 08:24:38

  始皇帝十二年(丙寅,公元前235年)

  1 呂不韋飲毒酒自殺。家人悄悄把他埋葬。秦王將凡參加吊喪的隨從賓客全部流放,并且下令說:“從今往后,凡是操國事如嫪毐、呂不韋那樣荒淫無道的,財產全部沒收,家屬收為官奴,以此為例!”

  揚子《法言》曰:有人問:“呂不韋算智慧吧?他把人作為貨物來交易?!蔽艺f:“誰說他智慧呢?他敢圖謀得到一個國家,但卻換來了宗族夷滅。呂不韋是一個竊國大盜,就像那穿墻行竊的盜賊一樣,只是別的賊,只看到財物擺設,呂不韋卻能看到洛陽那樣的大封邑?!?p>  2 從六月開始就天旱不雨,一直到八月。

  3 征發(fā)關東四郡兵馬,協(xié)助魏國伐楚。

  始皇帝十五年(己巳,公元前232年)

  1 秦國大舉興師伐趙,兵分兩路,一路抵達鄴城,一路抵達太原,攻取狼孟、番吾;直到遇到李牧部隊,才班師而還。

  【胡三省曰】

  秦軍怕的就是李牧。之后趙國自己殺掉李牧,加速滅亡。

  2 當初,燕太子丹曾經在趙國做人質,與秦王關系很好。秦王繼位之后,燕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秦王對他很傲慢無禮。太子丹非常憤怒,逃回了燕國。

  【胡三省曰】

  秦王的父親異人在趙國做人質,所以秦王少年時在邯鄲和燕太子丹有交集。秦王繼位之后對太子丹無禮,為后來荊軻刺秦王埋下伏筆。

  始皇帝十八年(壬申,公元前229年)

  1 王翦率領上地部隊進軍井陘,楊端和率領河內兵馬配合,一起攻打趙國。李牧和司馬尚率趙軍抵御。秦國間諜賄賂趙王寵臣郭開,給了他很多黃金,讓他向趙王進讒言,說李牧和司馬尚謀反。趙王聽信,派趙蔥和齊國將領顏聚去替換二人。李牧拒不受命,被捕殺。司馬尚被廢。

  始皇帝十九年(癸酉,公元前228年)

  1 王翦擊破趙軍,殺死趙蔥,顏聚逃走,于是攻克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至此滅亡。秦王親自到邯鄲城,搜捕過去和他母親家有仇怨的,全部殺掉。取道太原、上郡回國。

  2 太后薨。

  3 王翦屯兵中山,圖謀燕國。趙國公子嘉率領他的宗族數(shù)百人逃到代,自立為代王。趙國滅亡之后,有的大夫們去歸附代王,代王與燕國合兵一處,駐軍在上谷。

  4 楚幽王薨,國人立他的弟弟羋郝為王。三月,羋郝的庶兄羋負芻殺掉羋郝,自立為王。

  5 魏湣王薨,子魏假繼位。

  6 燕太子丹對秦王的無禮十分怨恨,想要報復,問他的太子傅鞠武,鞠武建議他向西約定韓、魏、趙,向南結盟齊、楚,向北聯(lián)合匈奴,以對付秦國。太子丹說:“太傅的計策,曠日彌久,讓人煩悶,我等不了!”

  沒過多久,秦國將領樊於期得罪于秦王,逃亡到燕國,太子丹收留他住在賓館里。鞠武進諫說:“以秦王的暴虐和對燕國的積怨,已經讓人心驚膽寒了,更何況讓他聽說樊將軍在燕國呢!這就像把肉扔在餓虎經過的小路上。希望太子趕緊把樊於期送到匈奴去!”太子丹說:“樊將軍窮途末路,來投奔我,正是我應該用生命來保護他的時候,怎么能把他攆走呢!希望您想想別的辦法!”鞠武說:“做危險的事來求平安,惹禍來求福,謀略膚淺而仇怨很深,為了一個人感恩戴德,而不顧國家之大害,這就是滋長冤仇,助長禍患啊!”

  始皇帝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

  1 秦王大興兵,派王賁攻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也滅亡了。

  【司馬光曰】

  燕太子丹不勝一朝之憤而犯虎狼之秦,輕慮淺謀,挑怨速禍,使得宗廟覆滅,始祖召公不得祭祀,罪莫大焉!還有人贊美他是賢公子,豈不是過分!

  什么叫國家?任官以才,立政以禮,懷民以仁,交鄰以信,這叫國家!如此,則官得其人,政得其節(jié),百姓懷其德,四鄰親其義。如此,則國家安如磐石,熾如焰火,觸之者碎,犯之者焦,雖有強暴之國,又何足畏懼!太子丹放著這些正事不做,反倒以萬乘之國,發(fā)匹夫之怒,逞盜賊之謀,功隳身戮,社稷成墟,不亦悲哉!

  跪著膝行前進,那不是恭敬;反復重重承諾,那不是信用;揮金散玉,那不是恩惠;自刎剖腹,那不是勇敢。為什么呢,因為沒有深謀遠慮,行動也不符合正義。這樣做,跟楚國的白公勝之流有什么區(qū)別呢?

  荊軻呢,感激太子丹對他供養(yǎng)的私恩,不顧自己七族的性命,欲以一把匕首,強燕而弱秦,還有比這更愚蠢的嗎?所以揚子評論這些事,認為要離為吳王闔閭刺殺慶忌,不過是一個蜘蛛螫人的角色;聶政刺殺俠累,不過是一個壯士的角色;荊軻呢,刺客而已,都算不上義士。又說:“荊軻啊,如果以君子之道來衡量,也就是一個盜賊吧!”

  始皇帝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

  1 王賁從燕國向南攻齊,突襲臨淄,齊國人毫無防備,沒有一個人敢于抵抗。秦國派人引誘齊王建,承諾封給他五百里地,齊王建就投降了。秦國把他遷居到共城,軟禁在松柏樹林間,活活餓死。齊國人怨恨齊王建不早與諸侯合縱抗秦,聽信任用奸臣和外籍賓客,以致亡國,編歌曲諷刺他說:“是松樹嗎?是柏樹嗎?把田建遷居到共城的,是那些賓客吧?”埋怨田建聽信那些心懷叵測的賓客。

  【司馬光曰】

  合縱連橫之說,雖然反覆百端,千頭萬緒,但大致來說,合縱符合六國的利益。從前先王建立萬國,親附諸侯,就是要他們交通來往,相親相愛,饗宴相樂,結盟互保。如此,則秦國再怎么強暴,他們又怎會至于滅亡呢?韓趙魏三國,是齊楚的屏障,而齊楚兩國呢,又是韓趙魏的根底,形勢相資,表里相依。但是,他們相互之間居然還相互攻打,韓趙魏攻齊楚,就是自絕其根底,齊楚攻韓趙魏,就是自毀其屏障。哪有拆毀自己的屏障,以向盜賊獻媚,還說:“盜賊將因此愛我,而不會攻擊我?!边@豈不是荒謬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