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豈獨無故

11,資治通鑒

豈獨無故 智襄子 4593 2021-03-19 08:28:35

  赧王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279年)

  1 秦國大將白起伐楚,占領鄢、鄧、西陵。

  2 秦王派使者邀請趙王,希望兩國和睦,約在黃河以南的澠池會晤。這秦王邀請會晤,肯定不懷好意,甚至暗藏殺機,之前楚懷王的下場大家都知道。所以趙王不想去。但是,廉頗、藺相如跟趙王商量說:“大王不去,那是顯得我趙國弱小和膽怯了?!壁w王于是決定赴會,藺相如跟隨。廉頗送到趙國邊境,與趙王告別時說:“大王此去,計算來回路途及會議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您還沒回來,我請求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讓秦國絕了挾持我王而勒索土地的念想!”趙王答應了。

  當初,燕軍攻打安平,臨淄市掾管理市場的官員田單,正在安平。他指示他的族人用鐵皮把車軸卷起來。等到安平陷落,人們都正門而逃,但是紛紛因為車軸斷了,車散了架,被追兵擒了。只有田單的鐵皮包軸沒事,于是逃往即墨。

  這時候齊國全境都被燕軍占領了,只有莒城、即墨兩城未下,樂毅于是合并右軍、前軍以圍莒,左軍、后軍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zhàn)身死,即墨人說:“安平之戰(zhàn),就田單一族人以鐵皮包軸,得以保全,可見田單足智多謀,能打仗!”于是擁立田單為將,抵御燕軍。

  樂毅包圍兩城,打了一年也沒打下來。于是解圍,離城九里筑營,準備采取懷柔政策,下令說:“城里居民出城的,不要抓捕,困難的給予救濟,讓他們恢復舊業(yè),以安撫新歸附的人民?!边@樣過了三年,兩座城還是沒拿下來。

  樂毅在最后兩座孤城上耗了三年,既不圍,也不打,燕國國內(nèi)就犯了嘀咕了。有人對燕昭王進讒言說:“樂毅智謀過人,伐齊,呼吸之間就拿下七十余城,現(xiàn)在攻不下來的,就兩座城而已。這不是他真攻不下來,他是故意拖延,想要久仗兵威以服齊人,等齊國人服了,習慣了他的威嚴,他就會自立為齊王?,F(xiàn)在齊國人已經(jīng)服了,他之所以還沒有發(fā)動,是因為妻子兒女在燕國罷了。但是這齊國美女甚多,再過一段時間,他恐怕也就把燕國的妻子忘了。大王您要想想辦法呀!”

  燕昭王聽了,召集群臣,置酒大會,把那進讒言的叫來,當眾數(shù)落他說:“先王(燕王噲)舉國以禮賢,讓國給子之,本來就不是為了貪得土地以傳給子孫,只是所托非人,子之德薄,不能堪命,國人不服,所以造成亂局。齊國無道,乘我國內(nèi)亂,害死了我先王。寡人繼位以來,痛之如骨,所以廣延群臣,外招賓客,以求報仇!誰能替我報這大仇的,我愿意和他共享燕國!如今樂先生替我攻破齊國,夷平他的宗廟,讓我大仇得報,齊國本來就應該是樂先生的,不是燕國的。樂先生如果能擁有齊國,與燕國并為列國,結(jié)歡同好,以抗諸侯之難,這正是燕國的福分,寡人的心愿??!你怎么竟敢說樂先生壞話!”于是推出斬首。賜給樂毅妻子王后之服,賜給樂毅兒子公子之服,又配置諸侯國王規(guī)格的車馬,護衛(wèi)車隊一百輛,派宰相專程護送樂毅家眷到齊國,立樂毅為齊王。

  樂毅惶恐不受,上書以死自誓,于是齊國人佩服他的高義,諸侯畏懼他的威信,沒人敢謀害他了。

  沒過多久,燕昭王就死了,兒子燕惠王繼位。惠王做太子的時候,和樂毅之間發(fā)生過不愉快。田單聽說了,就使一個反間計,宣稱說:“齊王已經(jīng)死了,樂毅沒有攻下的城池就兩座而已,樂毅與燕國新王有矛盾,怕被誅殺,不敢回國,所以以伐齊為名,實際上是拖延時間,想自己做齊王?,F(xiàn)在齊國人還沒有親附他,所以他就放緩進攻即墨,等待時機成熟。齊國人現(xiàn)在最害怕的,就是燕國換別的將領來,那即墨就完了?!?p>  燕惠王即刻中計,派騎劫為大將,換樂毅回國。樂毅知道新王來者不善,不敢回燕國,就投奔趙國去了。燕軍將士為樂毅鳴不平,非常憤懣,于是上下不和。

  田單下令城中百姓,每天吃飯的時候,都先在庭院中祭祀祖先。這一到飯點,家家院子里都擺著食物,那周圍的鳥全都來了,城市上空盤旋著鳥兒,翔舞而下。燕軍在城外看著奇怪,田單就宣稱說:“這是祥瑞,將有神師下凡來幫我!”旁邊一個冒失的士卒聽了,脫口而出說:“我可以當神師不?”說完覺得不妥,轉(zhuǎn)身就走。田單把他喊回來,東向而坐,以神師之禮待之。士卒惶恐說:“我開玩笑的,我騙您的!”田單說:“你不要講話!”于是以師禮待他,每次出去巡察或做出決定,都說奉神師指示。

  【胡三省曰】

  田單擔心人心還未親附,自己的權威還不夠,所以假借一個神師來命令其眾。

  樂毅逃到趙國,趙王封樂毅于觀津,尊崇樂毅,以牽制燕、齊兩國。

  燕惠王派人來責備樂毅,跟樂毅評理,說:“將軍您誤信謠言,認為自己與寡人有矛盾,就拋棄燕國,投奔趙國。您這樣做,為了自己嘛,也無可厚非。但是,你怎么對得起先王對你的知遇之恩呢?”

  樂毅回信說:“當年伍子胥事奉吳王闔閭,闔閭對他言聽計從,于是一路伐楚,占領楚國國都郢城。到了夫差繼位呢,就不是這樣了。伍子胥屢次進諫,夫差不僅不聽,而且聽信讒言,將伍子胥賜死,人死了,還不能安葬,再用一個革囊,裝了他的尸體,沉到江底去喂魚。吳王當時并不能認識到,他聽了伍子胥的話就可以立功,而因為沒有聽,后來身死國滅,所以呢,他也不后悔殺伍子胥。伍子胥呢,他不能早看出來新君跟先君不一樣,所以一直到臨死,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改變態(tài)度。我的態(tài)度呢,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為國立功,彰顯先王的圣名,這三條,是我的上計。而被離間、誹謗,給自己帶來不測之禍,又毀掉了先王的圣名,這是我最大的恐懼。所以我只能走?。∪缃竦搅粟w國,還請大王您放心!背負不測之罪名,僥幸謀利,以趙國的資源去攻打燕國,這樣有違道義的事,我是絕對不會做的!

  “我聽說:‘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臣雖然不才,愿遵奉先賢教導,做一個君子而已!請大王放心!”

  于是燕王封樂毅的兒子樂閑為昌國君,樂毅也經(jīng)常和燕國友好往來,最后死在趙國,得以善終,號曰“望諸君”。

  田單任齊國宰相時,有老人過淄水河,河水冰冷刺骨,老人腿被凍僵了,過了河就走不動道了。正好田單路過,解下自己身上的皮襖給老人披上保暖。齊襄王聽說這事,非常不爽,自言自語說:“田單這么收買民心,想要當齊王嗎?不早點防備,恐怕會有事變!”說完四下看看有沒有人聽見,正看見屋檐下有個貫珠者——穿珠子的工匠,就問:“剛才我的話你聽見了嗎?”貫珠者說:“聽見了。”齊王問:“你以為如何呢?”貫珠者說:“大王不如把田單的善行,變成您的善行。大王您嘉獎田單,說:‘寡人擔憂有人挨餓,田單就收留賑濟他們;寡人擔憂有人受凍,田單就解下自己的皮襖給他穿;寡人擔心人民勞苦,田單也擔憂。田單真是理解我的心意啊!’田單有善行,而大王嘉獎他,那田單的善行,就是大王的善行了。”

  齊王說:“好!”于是派人給田單送去豐盛的酒宴作為賞賜。

  過了幾天,那貫珠者又見齊王說:“大王應該在上朝的時候召見田單,當面作揖,當眾嘉獎他,然后下令尋找全國挨餓受凍的人民,收容賑濟?!饼R王依計而行,然后派人到街巷中偷聽人們的議論,聽見大夫們彼此談論說:“田單這么愛護人民,原來都是大王教他的?。 ?p>  田單向齊王保舉貂勃。齊王有九個寵幸的近臣,想陷害田單,就一起對齊王說:“當初燕國攻打齊國,楚王派了將軍,帶了一萬人的軍隊來救齊國,如今國家社稷都已安定,應該派人去答謝楚王?。 饼R王說:“對?。∨烧l去呢?”他們回答說:“貂勃合適!”于是派貂勃出使楚國。楚王很開心啊,招待貂勃,留他在楚國住了幾個月都沒回來。這九個人就跑去跟齊王說:“楚王萬乘之君,哪能給一個小小的貂勃那么大的面子,還不就是因為他是田單的人!如今田單和大王您,簡直沒有君臣上下的分別!他對內(nèi)安撫百姓,對外勾結(jié)他國,又結(jié)交天下賢士,他這是志在有所圖謀?。∠M笸趺鞑?!”

  這一番讒言,齊王聽進了心里,過了幾天,突然發(fā)話:“把田單召來!”

  田單知道來者不善,脫了帽子光著頭,還脫了衣服光著上身,脫了鞋光著腳,戰(zhàn)戰(zhàn)兢兢去見齊王,退出時還自請死罪。

  齊王也沒什么態(tài)度,過了五天,才傳話說:“你對我也沒什么罪,只不過你盡人臣之禮,我盡君王之禮而已?!币馑际窃蹅z各自把位置都擺正就行!

  過些日子,貂勃從楚國回來了,齊王擺酒給他接風,也問問出使的情況。酒酣耳熱之際,齊王說:“召田單來!”貂勃一聽這話,馬上離席叩頭說:“大王自認為比周文王如何?”齊王說:“我當然趕不上周文王?!滨醪f:“臣也知道大王趕不上周文王,那么跟齊桓公比呢?”齊王說:“那也趕不上?!滨醪f:“是的!我知道大王也趕不上齊桓公!但是,周文王得到姜子牙,尊為太公。齊桓公得到管仲,尊為仲父。大王您得到安平君,就呼喝一聲‘田單’!這不是亡國之言嗎!從開天辟地,有國家人民以來,為人臣之功,還有超過安平君的嗎?當初大王自己不能守衛(wèi)社稷,燕國興師攻打齊國,大王逃往城陽山中。安平君以區(qū)區(qū)即墨,內(nèi)城不過三里,外城不過五里,殘兵疲將不過七千人,斬殺燕軍統(tǒng)帥,收復齊國千里國土,這都是安平君的功勞!在那時候,如果安平君自立為齊王,天下也沒誰能阻擋他!但是他計之于道,歸之于義,以為不可!于是架棧道,修木閣,到城陽山中迎接大王和王后。大王您才得以回來,君臨百姓。如今國已定,民已安,大王您就稱他為‘田單’,即使是最不懂事的嬰兒,也不會這樣做的!愿大王趕快殺掉這九個人,以表達對安平君的歉意,否則,國家必有危險!”于是齊王殺了那九個家伙,并流放了他們的家屬,又把夜邑一萬戶人家加封給田單。

  田單要攻打狄國,去見魯仲連。魯仲連說:“將軍這次去攻打狄國啊,恐怕打不下來!”田單很不高興,說:“我以即墨一個破城,幾千殘兵,也能擊破萬乘之燕國,恢復齊國。今天攻打一個小小的狄國,還打不下來?哼!”田單轉(zhuǎn)身就走,上車都不行禮道別,拂袖而去。

  打了三個月,奇了怪了,果然打不下來。齊國小孩編了童謠諷刺田單:“戴個簸箕大帽子,長長寶劍撐面子,攻打狄國攻不下,白骨堆成大山子!”

  田單害怕了,回去找魯仲連:“請教先生,當初您怎么知道我攻不下來狄國呢?”

  魯仲連說:“當初將軍您在即墨的時候,坐著就在編織草筐,站著就在揮舞鐵鍬,跟士卒們一起唱軍歌:‘無路可退了!國家滅亡了!今天不拼命!明天沒地方去了!’當此之時,將軍有必死之心,士卒無偷生之念,聽到將軍的話,沒有一個不揮淚奮臂而欲戰(zhàn),這是您之所以破燕的原因啊!可是如今呢,將軍您東有夜邑一萬戶人家的采邑,西有臨淄城亭臺樓閣之游樂,系著黃金腰帶,馳騁于淄、澠二水之間。有生之樂,而無死之志,所以不勝也!”

  田單說:“我田單能再有必死之決心和志氣,都是先生您的教導??!”

  第二天,田單親自到最前線,繞著狄人的城墻指揮攻擊,冒著箭雨拋石,擼起袖子敲戰(zhàn)鼓,一舉攻下狄人城池。

  赧王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278年)

  1 秦大良造白起伐楚,攻占楚國首都郢,燒了楚王的祖墳夷陵。楚襄王的兵被打散了,不能再戰(zhàn),于是往東北遷都于陳。秦國將郢都改為南郡,封白起為武安君。

  赧王三十八年(甲申,公元前277年)

  1 秦國武安君白起繼續(xù)攻略楚地,平定巫、黔中,初置黔中郡。

  2 魏昭王薨。子安釐王立。

  赧王三十九年(乙酉,公元前276年)

  1 秦武安君白起伐魏,占領兩座城。

  2 楚王東遷之后,在東部征兵,又得十幾萬兵,向西收復江南十五座城邑。

  3 魏安釐王封其弟無忌為信陵君。

  赧王四十年(丙戌,公元前275年)

  1 秦相國穰侯魏冉伐魏,韓國派大將暴鳶救魏,魏冉大破韓軍,暴鳶逃往開封。魏國割讓八座城以求和。魏冉收了城池,再度伐魏,擊敗魏國大將芒卯,占領北宅。魏國又割讓溫邑以求和。

  赧王四十一年(丁亥,公元前274年)

  1 魏國被秦國打得受不了,改變連橫政策,重新與齊國合縱結(jié)盟。秦國即刻懲罰魏國,魏冉再次率師伐魏,打下四座城池,斬首四萬。

  2 魯湣公薨。子姬仇繼位,是為魯頃公。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