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歷代王朝更迭

第105章“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歷代王朝更迭 湯加鹽大伯伯 2589 2023-08-10 20:31:01

  劉詢能夠登基為帝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是皇帝劉賀的無法無道,使得官員外戚都生出了廢黜他的決心;二是霍光等人有實力廢舊立新。

  這次皇位變動經(jīng)過了以下幾個步驟:

  1.大臣提出建議,建議通過詔旨形式被批準。

  2.根據(jù)規(guī)定的程序頒布命令昭示天下。

  那些建議雖以全體高級官員的名義提出,但是并不能指望它們獲得即將被廢除的皇帝的批準。于是這些建議就被提交給皇太后,皇太后是昭帝的十五歲的遺孀,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自然,她對于霍光為首的官員的提議做出了批準,以皇太后的名義頒布批準讓位建議之舉是沿襲了呂后的做法,雖然這種做法多少有些爭議,但是因為前朝有舊例可循,所以就被霍光等人毫不猶豫地采用了。與此同時,朝廷在言辭上對連續(xù)性的原則作了允諾,并且采取措施向開國皇帝的宗廟稟告了帝位繼承變動的情況。

  所以劉詢得以繼承帝位,不過是西漢“廢舊立新”的一項嘗試,甚至在霍光死后,霍氏家族還嘗試著借此控制新的皇帝劉詢,可惜事與愿違。既然霍氏家族與當朝皇帝的利益出現(xiàn)了沖突,宣帝劉詢自然要對霍氏一門動手。

  宣帝能夠成為西漢中興之君,自然有其非比尋常之處,他雖然身在民間,但對于皇朝內部的事情,卻了若指掌,十八年來,他一直在史家的教育下,不斷成長著,他要的只是一個機會??墒窃谒麆倓偟腔臅r候,政府仍牢牢地控制在霍光手中;霍光的至親和助手控制著禁軍;他的兒子霍禹和侄孫霍山是朝廷的領袖。所以宣帝避其鋒銳,對霍氏采取了懷柔拉攏的手段。

  據(jù)傳,當時劉詢觀察宮中局勢,了解到自己很有可能會被推上皇帝寶座,然而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個傀儡,淪為霍家獨掌大權的工具,因此,他才取許平君為妻,以防霍氏一門外戚權力的進一步擴大。許平君之父曾一度侍候武帝,后來又被委派到廢帝劉賀的昌邑國任職。在昭帝死前不久,許平君為宣帝生一子,他就是后來的元帝。

  宣帝剛即位,圍繞皇后大位的問題,就出現(xiàn)了許多爭議,大多數(shù)人贊成將霍光的一個女兒挑選出來,承繼皇后大位、母儀天下。但皇帝堅決不同意,一者是為了防止霍家權力的進一步擴大;二來,他和許平君是結發(fā)妻子,感情深厚,不忍叫她受委屈。

  因此,宣帝劉詢堅持立許平君為后。宣帝把握時機,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聲言自己在貧微之時曾經(jīng)有一把舊劍,現(xiàn)在自己十分地想念它,眾位愛卿能否為他將其找回來。

  “舊劍”就是暗指許平君。群臣揣摩上意,開始一個個請立許平君為皇后。許平君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被冊立為皇后,不久,皇后懷孕。這就是“故劍情深”的典故。從此,這一浪漫典故開始流傳,成為中國歷史上一道浪漫的詔書,一個王子對貧女的許諾。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許平君生下一女后,霍光的妻子霍顯與御用女醫(yī)淳于衍相勾結在滋補湯藥中加入附子,讓產后的許平君服用。許平君不久毒發(fā),在痛苦中死去。漢宣帝非常悲痛,追封她為“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園(也稱少陵)。一年后,霍光之女霍成君如愿以償取代她為后。

  此后,宣帝便一直韜光養(yǎng)晦,暗中積蓄實力,但是霍家的人卻日漸囂張。例如,霍光死后,他的埋葬奢侈豪華,隨葬的陳設和服飾,如玉衣等,都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而在霍光的葬禮上,霍氏一門的族人行為傲慢無禮,大事鋪張,炫耀他們認為掌握得非常牢固的權力。不知不覺之間,宣帝僅存的對于霍光擁立自己為帝的感激之心,也在霍氏一門族人的囂張跋扈之中消磨殆盡。

  在霍光死后,皇帝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最為典型的就是:將張安世任命為尚書令;并且任命當時最干練的魏相為相,而霍光死后,丞相的權力和尊嚴正在迅速地恢復;繼而任命丙吉為御史大夫,又委以他的岳父許廣漢以重任,逐漸把權力收歸己手。

  地節(jié)三年(公元前67年),霍光剛剛死去一年的時間,漢宣帝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平恩侯,同時冊立與許平君在民間所生的劉奭為太子?;麸@非常惱怒,甚至“恚怒不食,嘔血”,并授意霍成君伺機毒殺劉奭。但因為太子的老師(一說保姆)先試菜驗毒,所以霍成君幾次下手均未成功。

  這正應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霍光雖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但霍家人卻不知惜福,日益驕橫,不將任何人放在眼里?;羰弦婚T族人雖然身居高位,卻不知為官之道,“朝請”時卻“數(shù)稱病私出”,“朝謁”也叫“蒼頭奴”代勞,最后連家奴都狗仗人勢,竟因與人爭道而入御史府踢大門,還動不動就揚言“縣官(指漢宣帝)非我家將軍(指霍光)不得至此”。

  貴為天子的劉詢已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首先,宣帝解除了霍光兩女婿東宮、西宮衛(wèi)尉的職務,剝奪了他們掌管的禁衛(wèi)軍權,這樣,就將保衛(wèi)自己的勢力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中。

  其次,宣帝還將霍光的兩個侄女婿調離了中郎將和騎都尉的職位,讓自己的親信擔任南北軍和羽林郎的統(tǒng)帥,繼而把兵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一來,霍家要是有什么動作,宣帝也可以用武力鎮(zhèn)壓。

  再次,宣帝還提拔霍光的兒子霍禹為大司馬,明升暗降,實際上剝奪了他的實權,其右將軍屯兵的權力從此付諸流水。

  最后,宣帝為了將霍山、霍云領尚書事的職務架空,還大力改革上書制度,下令吏民上書,直接呈皇帝審閱,不必經(jīng)過尚書。

  霍家的酒囊飯袋開始時并沒有察覺,還以為這是宣帝對霍家的恩寵。此時,霍家掌握的權力被宣帝剝奪殆盡,特別是軍權逐漸集中在漢宣帝的手中,霍家人終于明白,這個皇帝絕不是個頭腦簡單的人,而一想到宣帝對于許平君的深情,霍家還將其謀害,幾個知情人就感到不寒而栗,惶恐不安之下,霍家最終決定鋌而走險,舉行叛亂,推翻漢宣帝,保住他們的既得利益。他們設計了兩次陰謀,一次是謀害丞相,另一次是廢黜皇帝而以霍禹代替。

  這兩次企圖都得到了以皇太后名義頒布的詔書的支持。太后為霍光的外孫女,她的詔書曾被非常有效地利用過,但這一次霍家卻不走運。陰謀的消息泄露到宣帝的耳中,不僅政變沒有達到既定目標,霍氏一門還遭受了滅門之禍。參加叛亂的人都被處以極刑,其中霍光子霍禹、霍云,侄子霍山,都被殺或者自殺。而陰謀毒害太子的霍成君也被宣帝廢掉,令其遷往上林苑的昭臺宮。

  十二年后的五鳳四年(公元前54年)再度令其遷往云林館,霍成君自殺,葬于藍田縣昆吾亭東。

  廢后詔書原文:

  皇后熒惑失道,懷不德,挾毒與母博陸宣城侯顯謀,欲危太子,無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廟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嗚呼傷哉,其退避宮,上璽綬有司。

  至此,劉詢終于為發(fā)妻許平君報仇,比起呂太后、衛(wèi)子夫等人,許平君總算得到了宣帝的真感情,從這點看,許平君是幸運的。自此,在西漢朝廷中盤踞了十幾年的霍家勢力一朝覆滅,漢宣帝最終確立了他的絕對統(tǒng)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