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吳茵快要參加驗光師和定配工的考試了。驗光師的考試是筆試,定配工的考試是實操。她跟何慧請了假,暫時一個星期不用去上班了,等考完試后,再把班補上。
她每天要抽空看書,去上課也去得勤了,因為要練習實操。
快考試的前兩天,老師在課后,跟同學們說,想考高級驗光師證和定配工證的,也可以在同期考,那就不用考中級的了,直接考高級的就可以了。
“老師,可我們沒有學高級的書本???”有一個同學問。
“沒關(guān)系,先考了,后面再來補上課都行,也可以買書回去自行研讀?!?p> “沒學能考得過嗎?”另一個同學問。
“大同小異,容易過的?!?p> 如果現(xiàn)在考,你們想考高級證的人就有兩次機會了。
被老師這么一說,大家便踴躍報名,要考高級的驗光師證,補交費用1500塊錢。
吳茵回來找王昆商量。
“不用了吧,我們考證回去主要是為了開店用,提升一下自己的資質(zhì)。如果,打算以后去幫別人上班的,當然,是考高級證好啊,可以以此拿一份高工資?!蓖趵シ治龅?。
“嗯。學校真的會賺錢,學的東西大家都是一樣,卻可以提前考一個高級證,就要另外交1500元錢。只是交的錢不一樣,我想許多人都是為了考個證而來的,考完了誰還會來上課???”
“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內(nèi)幕,水至清則無魚。”
王昆說得很有道理,吳茵便也看淡這種事了。
考試那天,所有人去考場都去得好早,幾個校區(qū)的人在一起考試,人頭攢動,有三四百人吧,都在等待入考場。吳茵驚嘆:竟然有這么多人想做眼鏡這一行啊,看來,眼鏡這一個行業(yè),還是有許多人看好的嘛。不久的將來,這些人馬上要分散到全國各地去開眼鏡店了。比如,吳茵是一定要去開一家屬于自己的眼鏡店。
考試的時候,內(nèi)緊外松。第一場試考完,就臨近中午飯點了,我們校區(qū)的老師把考場巡查的領(lǐng)導請去吃飯了。同學們就在附近小餐館搭伙買飯吃。吃飯席間,大家就聊考試的題目。又說,老師請上級領(lǐng)導吃飯,肯定還要塞紅包。
“這個年頭,不都是這樣的行事套路嗎?”珊珊說。她家里已開了一家店,等著她回去當老板娘呢,所以,她說話和行事顯得很自信,很神氣。
“紅包是要塞的。三個巡查官,一人最少要發(fā)個500元吧。要不然,拿不出手啊?!蓖鯃岳f。他是一個瘸腿的中年男同學,他以前從事修表,然后發(fā)展成做眼鏡,現(xiàn)在也是準備拿了證回去開眼鏡鐘表店。他城府很深,似乎看透了世間的一切喜怒哀樂。
吳茵看著他,覺得他選擇做眼鏡這一個行業(yè)特別合適。驗光和加工是一個技術(shù)活,開眼鏡店是靠技術(shù)吃飯的,他只要把技術(shù)練好了,開個店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不難。他是一個殘疾人,腿腳不好使,出去外面不好找工作,要力氣沒力氣,要形象沒有形象,沒人要啊。
“在BJ,至少要拿800塊錢才合適呢,人家領(lǐng)導來這一趟容易嗎?來回一天時間就沒有了。難道你還真要領(lǐng)導吃個飽走個瘦啊,必須要揣點什么帶回家去,才合乎送禮的情意嘛?!边@是老李在說話。老李是一個將近50歲的老人了,據(jù)他自己講,他都有孫子了。他是這一批同學當中,年紀最大的一個學員了。據(jù)他自己講,他可是老師傅了,以前做過純手工打磨鏡片。他是跟著師傅學的,他現(xiàn)在是來學習專業(yè)知識,考個證,準備重操舊業(yè)。
吳茵聽著他們說話很有意思,笑笑不答。有人的地方就有熱鬧看。
一周后,成績公布出來了,通過率90%,大家歡呼雀躍。吳茵當然是考過了,就等著一個月后領(lǐng)證了。查看成績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個老李不及格。吳茵替他嘆息了一聲:哎!他這么大年紀還來學習,這個精神難得。因為基礎(chǔ)知識不夠,所以,復雜的視光學知識很難學到腦子里去,加上人老了,記憶力也衰退,所以,就這樣了。后來,聽說老李也不打算補考了,直接回老家去了。
自從拿到驗光師證后,吳茵就正式開始在鐘情眼鏡店里驗光了。因為這一個行業(yè)的驗光師,很難找,所以,何家人愿意給機會讓吳茵去實操,支持她,配合她。等她技術(shù)練熟了,以后在店里看店,人手就可以周轉(zhuǎn)得過來了。
吳茵先是拿自己的同事練手,慢慢地就給客人驗光。像那種客人要配隱形的,老人要配老花眼鏡的,這類客人驗光簡單些。配隱形的客人,不需要驗散光,因為低度數(shù)的散光不用配,隱形有一點矯正散光的功能。常規(guī)的隱形眼鏡也是沒有散光度數(shù)的,如果又是近視,就是高度散光,就要定做隱形了。這類客人不多見。多數(shù)人沒有散光,或者只有低度數(shù)散光,單純的驗近視度數(shù)就簡單多了。所以,吳茵從這種簡單的人入手,然后,再慢慢練習驗配近視框架眼鏡的客人。
開始幾個客人,下的處方不夠準,要么過高了,要么是偏低了,過了適應期(一周)還是不舒服,客人又回來了。何慧就自己重新給他們驗光,重新給客人換鏡片,而且是免費的哦。吳茵很過意不去,說是要承擔這個換片的錢。何叔說,算了,誰人剛開始驗光不會犯個錯呢。吳茵很是感激,驗光時,便更加謹慎地下處方了。
慢慢地,吳茵積累了驗光經(jīng)驗和信心,越來越順手了,越來越有自信了。很快,她就可以正常給客人驗光了,從客人進門,招呼到他出門,一條龍式服務,更加貼心,順暢,簡便。而且,有了更多談價的底氣和把握。后來,吳茵的提成漲得很快,發(fā)工資時,4000元的底薪,再加上提成,頂峰時期,一個月可以拿到8000多塊。平時也可以拿到六七千塊錢。
吳茵這邊工作很順利,但是,王昆的工作卻跌入了谷底。經(jīng)過他幾個月努力之后,跑遍了BJ大大小小的眼鏡店,只開發(fā)了數(shù)十家眼鏡店,離預期的相差很遠,BJ的市場遲遲打不開局面。這讓他的舅舅對他失去了信心,想把他辭掉了,話里話外透露出了這個意思。
王昆便主動請辭,從朗月公司出來了。他跟自己的堂哥江哥聯(lián)系,想到他的廠里去上班。因為,現(xiàn)在江哥廠里剛好缺人,說是新開設(shè)了一條生產(chǎn)線,需要一個主管。王昆便到深圳去江哥廠里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