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地主婆奮斗史

第十六章 給自己謀福利

地主婆奮斗史 起個名有點難 4312 2024-04-08 14:06:23

  在林妙決定買幾個仆人開始,林逸洋第二天就去找了之前租房子的那個任牙人,讓他幫忙留意有沒有合適的人選。隔天任道遠就給他們送來一家四口:一對中年夫婦,一個十六七的小伙子,一個十三四的小丫頭。

  “林兄弟,你上次托我找的人我給你找來了,這是老欒一家,他們老家是河南那邊的,早些年就到了咱們這邊,本來是因為老家酷吏活不下去了來投奔親戚,結(jié)果來了發(fā)現(xiàn)親戚都死光了,在這邊連個認識的人也沒有。

  也沒個地方去,這些年我看他們一家也不容易,就經(jīng)常給他們介紹短工。他們也不是不想簽賣身契,主要是沒有合適的雇主愿意把他們一家都簽下,所以一直拖到現(xiàn)在。

  他們家的人品都沒得說,這些年交往下來,我對他們一家門清,人老實肯干,也沒有什么花花腸子,你看要是行,咱們就把手續(xù)辦一下,今天我就往縣衙去一趟辦理紅契,要是不行,我就再撒么撒么看有沒有別的合適的。”

  人送來的時候,林妙剛好到妙味齋來送鹵煮粉包,順便也看了一家四口。

  外表看上去,一家四口穿的衣服雖然半新不舊,但整體是干凈整潔的,沒有蓬頭垢面,也不是邋里邋遢,更沒有什么難聞的味道,首先就這點來說,林妙是滿意的。

  問了問四人的具體情況:

  中年夫妻里頭,男的叫欒培杰,以前是個莊頭把式,種地是一把好手,這些年在掖縣城零零碎碎的打零工,倒是也掌握了不少別的技能,不說樣樣精通吧,反正是能唬住外行;

  他媳婦是個看上去就潑辣干練的婦人,娘家姓謝,現(xiàn)在人都喊她一句欒家的,洗刷做菜,縫縫補補,都很利索,家里家外的一把抓;

  那個少年是他們的大兒子,叫欒風(fēng),小丫頭是小女兒,叫欒云。這雙兒女倒是都不怕生,長得也很精神,林逸洋問他們話,也都回答的落落大方。

  林妙打量四人的時候,林逸洋已經(jīng)把大體情況都問好了,他轉(zhuǎn)身介紹了林妙之后,示意林妙說幾句,林妙也沒客氣:

  “我沒有別的想問的,只一句,你們是心甘情愿的簽賣身契賣于我家嗎?畢竟我們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貴之人。如果你們有什么不甘心之類的想法,我希望你們現(xiàn)在就提出來,免得以后咱們之間有齟齬?!?p>  這次是欒培杰作為一家代表回答的林妙:

  “夫人,我們一家在這掖縣已經(jīng)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些年飄零的日子過夠了,你們愿意給我們一個遮風(fēng)避雨的安穩(wěn)場所,我們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至于富不富裕的,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吃多少飯就端多大的碗。

  您開的妙味齋我們也早有耳聞,如果我們也能在其中出一份力,只有驕傲的份,哪有什么嫌貧愛富之說。

  您放心吧,我們一家都商量過了,只要讓我們一家人在一起不分開,我們愿意跟著您?!?p>  人就這么定下來了,日子也一天天的過,眨眼已經(jīng)來到清明節(jié)前后。

  這天一早,林妙來找林逸洋:

  “逸洋哥,天氣馬上暖和了,咱們差不多要開始把翻新房子提上日程了。

  我手里現(xiàn)在零零總總的銀兩扣除掉妙味齋的流動資金,扣除掉給王陽哥和蔡娘子兩家的月銀,剩下差不多一百兩銀子。

  我想著進入三月就正式開始動工,這幾天天氣還挺好的,妙味齋也步入正軌了,要不這幾天你辛苦辛苦去鎮(zhèn)上跑跑,把翻新房屋用的材料買回來吧,我今天去找村長伯伯,讓他幫忙找人,村里人能干的讓村里人來,村里人干不了的到時候再從鎮(zhèn)子上請專業(yè)的隊伍。

  另外,這段時間可能還得麻煩你留意一下哪家的木匠活不錯,等房子建好了,需要木匠給打造全屋的家具。

  先給你八十兩銀子買材料付定金啥的,你先用著,我留二十兩預(yù)備著給村里人付工錢和買管飯的菜錢,不夠咱們再想辦法?!?p>  妙味齋確實步上正軌了。

  平時蔡娘子帶著欒云在店里忙活,蔡娘子主要負責(zé)賬房的事,迎來送往的都交給欒云,這小姑娘確實不錯,水靈靈的年紀,長得好看嘴巴又甜,來妙味齋的人沒有不喜歡小姑娘的,蔡娘子跟林妙提過好幾次,說欒云不錯,有了她,營業(yè)額都提升了不少,可以重點培養(yǎng)。

  之前王陽的工作現(xiàn)在都轉(zhuǎn)交給了欒風(fēng)。這小伙子也挺有眼力見,人穩(wěn)重話還不多,辦事很牢靠,很多事不用王陽囑咐自己就辦理的妥妥當(dāng)當(dāng),儼然已經(jīng)成了王陽的好幫手。

  現(xiàn)在他們四個人把妙味齋經(jīng)營的風(fēng)生水起,每天的營業(yè)額穩(wěn)定在五兩銀子以上,比林妙之前預(yù)計的還要多。林妙現(xiàn)在只需要每三天往妙味齋送一次鹵煮粉包就可以在家坐等收銀子了。

  “阿陽有個之前一起在雜貨店做過活計的朋友,現(xiàn)在在賣建筑材料,等我去找他定一下翻修用的磚瓦沙子啥的,這事你別管了。村長那里還真得你去跑一趟,要用什么送禮你跟我說,我今天從鎮(zhèn)上給你帶回來。

  要是忙不過來,不行就讓欒風(fēng)回來幫你跑跑腿?!?p>  自從買了老欒一家,因為村里的房子太小,沒有地方給他們四人住,所以他們一家四口還是住在鎮(zhèn)上,只不過不是住在他們之前租的房子里,而是退了租住到了妙味齋的二樓那間宿舍里,好在宿舍的床比較多,四個人還是能住開的。等村里的房子翻修好后,四人就搬回村里住。

  兩人邊聊邊準備早飯。

  有了老欒一家之后,林妙和林逸洋沒有之前那么繁忙了,所以早飯林妙也沒有敷衍,打算蒸小籠包吃。

  林妙將昨天林逸洋帶回家的一塊豬肉洗凈后交給林逸洋剁碎,自己則是去和面。

  將爐子上熱著的滾水用繞圈的方式帶入到面粉中,然后用筷子將面粉和滾水?dāng)嚢杈鶆?,盡量攪拌成團后放在一旁,冷卻至室溫后備用。

  在另一份面粉里加入白砂糖,將溫水倒入面粉,用筷子將面粉攪拌均勻,盡量攪拌成團。

  最后將兩種面團放到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團備用。

  此時林逸洋也將豬肉剁好了,林妙驗收沒問題后,在肉餡中加入鹽和清水,用筷子使勁向同一個方向攪拌,直到肉餡粘稠順滑。在打好水的肉餡里再加入雞蛋、蔥花,繼續(xù)攪拌均勻。至此,餡就好了。

  將松弛好的面團揉成長條,然后分割成分量相等的小劑子,用手心將小劑子壓扁,用搟面杖搟成中間厚四周薄的面片,包入調(diào)好的肉餡,將包子皮一褶一褶的轉(zhuǎn)一圈,捏褶出魚嘴狀,一個包子就包好了。

  將包好的包子放到蒸籠里,相互之間留出足夠的縫隙,蓋上蒸籠蓋,進行最后的醒發(fā)。

  包子醒發(fā)好后,鍋中放入冷水,將蒸籠放入鍋中,水沸騰后,轉(zhuǎn)中大火繼續(xù)蒸一刻鐘,滿屋都是肉包子的香味。

  趁著林逸洋燒火蒸包子的功夫,林妙撈了一個自己腌制的蘿卜,打算切切拌個小咸菜。

  腌蘿卜切成均勻的細條,用熱水多洗幾遍,使他不那么咸。洗好的咸菜里加蒜末、醋、蔥花、香油,還有林妙自己用熱油做好的花椒油,攪拌均勻后裝盤。

  咸菜拌好,包子也蒸好出鍋了,趁熱將包子端上桌,一人一碗在火爐上熬燉了許久的大米粥,兩人圍桌而坐。林逸洋在心里默默感慨:

  “許久沒這么安逸的吃一頓早飯了?!?p>  林逸洋絕對不承認他是被林妙養(yǎng)刁了嘴巴,外面的東西吃著總覺得差點意思。

  想想以前,不管是上山打獵還是后來去出任務(wù),來不及吃一頓熱乎飯,都是干吃冷硬的干糧,那會覺得有口熱乎飯就已經(jīng)美上天了。

  再看看現(xiàn)在,別說熱乎飯了,就是醉仙樓的一頓大餐也比不上眼前的一頓清粥小菜。想到這,林逸洋覺得以后如果因為生意去外地好幾天的話,他可能會很難過。想到這,林逸洋忍不住開始給自己謀福利:

  “妙妙,有沒有那種能帶出去在外面吃的飯?”

  “嗯?包子就可以帶出去在外面吃啊?!?p>  林妙埋頭吃包子,甕聲甕氣的說。

  “我的意思是,以后如果因為生意我要去外地好幾天的話,風(fēng)餐露宿的是吧,我。。。有點不習(xí)慣外面的飯,甚至可能露宿野外的話,連飯都吃不上,當(dāng)然,主要是我覺得在外面吃飯得花錢,不劃算,而且花了錢還吃不飽。所以,要是有那種能帶這去外面好幾天都不會壞,熱一熱就能吃的東西,就好了。。

  我這可不是給自己要吃的,我就是這么一說,沒有也沒關(guān)系的?!?p>  “奧,你說那種方便的速食品啊,有啊,等咱們忙過這陣子我就做點,這東西也就是不方便做飯的時候隨便吃吃,總吃營養(yǎng)不全面。不過你倒是給了我個靈感,咱們回頭可以把這個速食品也發(fā)展發(fā)展。”

  林妙波瀾不驚的話讓林逸洋在心里小小的雀躍了一番,包子吃著也更香了。事業(yè)不事業(yè)的無所謂,主要是他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清明節(jié)前林逸洋把磚石瓦片陸陸續(xù)續(xù)運了回來,清明節(jié)后,林妙家的房子正式開始動工翻修。

  干活的人大部分是村里的青壯年,是村長幫忙聯(lián)系的人,林妙承諾每天管中午晚上兩頓飯,每人每天再給二十文錢,村長通知的當(dāng)天就召集齊了人。

  現(xiàn)在莊稼地里的活計還沒開始,大家都閑散在家,過年家里置辦的東西吃的也都差不多了,平時沒個進項,肉啊蛋的也都不舍得買了,這會林妙他們家活計不累,一天管兩頓飯,還額外給工錢,哪能不趕緊去。

  于是清明節(jié)后,挑了個艷陽高照的天,擺上祭拜的貢品,又放了爆竹,就算破土動工了。

  家里這么大的事,能回來幫忙的人都回來了。妙味齋那邊蔡娘子帶著小念昔留在那坐鎮(zhèn),另留了欒風(fēng)欒云兩兄妹給她打下手,王陽帶著老欒兩口子回到了村子。

  王陽回來幫忙盯著材料的用量,村里的叔伯哥哥的都跟他熟,什么材料不夠了都找他,他負責(zé)聯(lián)系他那個賣建材的朋友往這運;

  林逸洋則是負責(zé)除了材料之外的零碎瑣事,誰找不到工具啦,誰缺個小工啦,都去找他,他也沒什么架子,讓干啥都干,結(jié)果被指使的團團轉(zhuǎn),一上午也沒得閑;

  老欒反而成了這個施工現(xiàn)場的主心骨,這些年他在不少工地打過零工,不說建房子的各個工序都很熟悉吧,統(tǒng)籌現(xiàn)場還是沒問題的,加上林妙這個上輩子土木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的半吊子專業(yè)人士對他的指導(dǎo),現(xiàn)場數(shù)他底氣足。誰要有個什么問題不確定,找他一準能定下來。

  林妙和老欒家的一上午別的事都沒忙,凈忙活著準備午飯用的東西了,連帶著王大娘都趕來幫著忙活。

  “妙妙啊,這午飯你真打算這么做?這可不是一頓兩頓飯的事,到你們蓋好房子可是天天一天兩頓飯啊,那不能吃窮了你???”

  王大娘家里沒啥事,早早的就來到林妙家,聽說了她計劃的菜單,眼睛瞪得像銅鈴,說話也咋咋呼呼的。

  “大娘,這些人干的都是體力活,不給他們吃飽了哪有力氣快點把房子蓋起來,你看,其實我也沒用太多的肉,大部分都是菜呢?!?p>  林妙一邊說著一邊切著五花肉。

  明天吃啥先不說,林妙想著今天就簡單點,先來個五花肉燉白菜,加上豆腐和粉條,再放些鹵豬大腸,白菜是之前自己種的,豆腐、粉條、鹵豬大腸都是自己做的,都是現(xiàn)成的也沒花什么錢,就點五花肉,也不多,主要是有豬肉燉出來的菜才香。

  一鍋菜燉的爛爛糊糊的,一人分一碗,好吃不貴還管飽。

  主食就用玉米面粉和小麥面粉混合蒸出來的饅頭,饅頭蒸大一些,一人分兩個,飯量小的估計還吃不上,熱乎乎的一頓飯下來,大家有勁了,下午的活干的不得更好嗎?

  林妙昨晚就揉好兩大盆面放著醒發(fā),一大早老欒家的就開始揉面蒸饅頭,要蒸夠這么多人吃的量,估計她一上午有的忙了。

  “哎呦,嘖嘖嘖,妙妙啊,你這可真舍得,雖然話是沒錯,但是一天天的這么個吃法,嘖嘖嘖,哎呦?!?p>  林妙看王大娘心疼的直咋舌不由得好笑。她知道大娘沒有壞心思,就是莊戶人家節(jié)儉慣了使然??粗醮竽镆贿呅奶鄣膿u頭,一邊手下不停的幫忙切咸菜,林妙趕緊說:

  “大娘你可太了解我了,我正想著讓你幫忙切點咸菜,到時候給大家伙補補鹽份,出了那么多汗,不吃點咸的對身體不好,對了,我一會得多燒點熱水晾涼,等他們誰口渴了能立馬喝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