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天意是不是讓我們就此別離

終章:日已落,月未升1

天意是不是讓我們就此別離 山羽沐垚 3237 2020-05-18 23:21:10

  2018年12月17日上午11點45分,我在南嶙婦保院的15號病床上,失去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孩子。

  雖然他與我只相處了一個多月,但卻在我的記憶里永存,即使我還不知道你是男是女,我希望你是個男孩。

  B超上連他的一星半點的樣子都沒有顯現(xiàn),這使我倍感痛楚與遺憾。

  清宮的痛感猶在,人生的痛又多了一道刻入靈魂,在失去你的同時希望有一條通向往生的路,尋找真正與你有緣分的父母!

  現(xiàn)下再來總結(jié)一段交往中所犯的錯誤,或許只有一個利處,那就是當你再面對這樣的人物事態(tài)時,有足夠的內(nèi)在與經(jīng)驗去第一時間做出得體的過濾過后的反應(yīng)。

  我到現(xiàn)如今才明白,婚姻比愛情更需要體面,而我們的這段關(guān)系結(jié)束的時候做的都不夠體面。

  人,生而平凡,死而無奈,分而不舍,愛而不知,迷必沉淪!

  信息傳媒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如今,很多男女已經(jīng)頻于在公共信息平臺發(fā)表自己的情感經(jīng)歷,人們的談資也漸漸的豐滿。

  想起初中之時,我被我們的心理老師點名說我比較與她有親近感。

  而我也習慣于對這個世界抱以多愁善感。

  孩子流掉之后,我開始正視我與余遇感情中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正式將我的未來放到自私的頻率上,我開始對網(wǎng)上的婚姻評論開始關(guān)注,開始學習,開始總結(jié),開始心靈的自我療傷,開始變心。

  我已經(jīng)記不清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在對未來的幻情設(shè)想中已全然沒有了余遇的身影了。

  直到現(xiàn)在,我始終相信,我們的分離,對于我們兩人而言都是對對方情感人生的另一種緯度的負責,而他最后的成全亦讓我覺得他對于我真的不像我所想的差到某種地步,我的狹隘或許會讓他的傷口愈見膿裂。

  學習和總結(jié)一段關(guān)系或許會更加讓我再往后的為人處事中減少錯誤的存在。

  因為我始終相信,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麗的情感不會很圓滿,這當中包含了怎樣的方與圓,而婚姻生活則需要我們做到方圓相濟。

  如果你無法理解情感之中的剛與柔,那么我們終究會在某一個不知的點爆發(fā)。

  我與余遇提離婚的時候,他的感覺是可以讓我訝異的。

  不同于往日的木訥,不同于之前的維諾,他的觸覺這次沒來由的相當靈敏。

  我在跟他提出離婚的沒兩天,他就搬離了我們的出租房。走的相對的痛苦與決然。

  我依稀還記得當他下樓的那一刻,我坐在房間里,有一瞬間痛苦不以的哭泣,是斷舍離的后勁。

  沒有持續(xù)很長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我的心臟像是什么東西支離破碎般的難受。

  而后,我的手開始有些顫抖,是來自靈魂的那種,我努力調(diào)整了呼吸,心中想的更多的是他真的走了,我真的把他趕走了。

  即使我并沒有體現(xiàn)趕這個字,但他的離開像是我的被我傷的徹底的鏡像反應(yīng),那么直白,那么自然!

  后來的幾天,我們也沒有怎么聯(lián)系,相對于被動,我更不希無謂的舉動給對方帶來身心的地動山搖與反反復復。

  我的冷漠,我的自私恰恰可以讓我得到通往解脫的門票。也將對方碾的粉碎,將自己置于不可饒恕的境地。

  善意在這一刻被放大,無情在這一秒消融升華,成為的是我們的過去,包裹著諸多奈何,消散在空氣,成全了世俗與人性。

  當生活向外人展現(xiàn)的不在美好,而我們也不用在面對煎熬。

  當我們打算與對方斷聯(lián)的那一剎那,我們想要的不過是心緒的平靜,想著努力挨過這段時日就好。

  我的本性本是不夠有恒心,做事三分鐘熱度,此時此刻的我多么希望對于這樣離別的傷感情緒亦保持原本的處事態(tài)度-入木只三分。

  但,往往事與愿為,即使煎熬萬分,我亦關(guān)不掉對你的入骨牽掛,讓我不禁想要停止心跳,以斷止斷。

  愈是不斷給自己上藥愈是一遍遍的心如刀絞,即使到如斯地步,我亦不會乞討。

  我喜歡李佳薇的《煎熬》很多年了,沒想到當初在產(chǎn)生與此的共鳴之時,此時的我會拿這首歌來一遍遍的不斷地在自己的傷口上撒鹽,以求能夠死而復生。

  在本該靜雅的咖啡店卻迎來了一批操著爛俗口音的人們,讓這個本該美麗的空間充滿了煙味。那是我最討厭的味道。

  你看,我連環(huán)境的變化都覺得與我的認知是不符的,但我知道,我無法改變,如果想要堅守,我只能離開,另找他方。

  我不知自己需要多久才能緩和過來,不知我們還能否再見上一面,當面告訴你,抱歉,對不起,珍重…等等

  我知道我真的犯賤,對于余遇,我希望他可以真正成長,真正美滿,跟我可以走到真正的時過境遷。

  當情感不再富麗堂皇,我希望我們都可以做到一如既往的敢愛敢恨,敢與之抗衡,敢勇于承認,敢于受傷!

  對于余遇,我曾深愛過,但,對于道德淪喪后頻于自私的我,時過境遷過后的分道揚鑣亦是我對此的最高追求。

  讓所以給予我或者我給予的,最終,讓我一人消化承受,曾經(jīng)我們都很美好過,請讓這份美好得以延續(xù)!請不要恨我!

  談及與你初初分開的那段日子,一切是那么的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心情幾乎是這段時間的總概括。

  什么是灑脫,或許是殘磚敗瓦下的自得其樂;

  什么是愛你,或許是失敗破產(chǎn)下的共同承擔。

  回想剛到南嶙的過往,現(xiàn)下的我再來想想,始終對我那段日子的磨礪感到由衷的感謝,感謝我跟你在那樣的日子里度過,感謝我曾經(jīng)真的為你付出過,感謝我真的對你表達過愛意與親情。

  如果我心境沒有那么高傲,或許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以生活的相對快樂,相對的溫情。

  事與愿違,在我一次次與你敞開心扉的時候,你的回應(yīng)淡然,讓我也變得不再與你共感。

  一段良好的婚姻關(guān)系,要嘛有良好的情感寄托,要嘛有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

  貧賤夫妻百事哀。沒來由的覺得相當正確。

  試想我們,寄托何在,錢又何來。

  在你我的失利中,我們所承擔的真的比想象中的要多,而我們始終無法具有堅毅與高然的品格去面對這樣一件本就不簡單的事。

  拋卻感情,我們連生存都具備問題!

  何嘗不是我們的無知與無能!

  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讓我們彼此都失去了對婚姻的熱情,心中的光明已不在,面上也漸漸地變得不在討喜。

  取而代之的是無邊際的防備與猜忌。

  現(xiàn)在的我們已然做不到當初的無怨無悔四個字,不是因為我們抓不到它的精髓,而是因為我們早在未開始之前就已經(jīng)做好了撤退的準備,評估以及衡量自己可以受到的最大底線。

  而底線這種東西往往因人因時而異,比如一件一模一樣的東西或者事情,一個人對不同的人,會產(chǎn)生兩種或多種不同的底線。

  ?

  而男人對不同的女人,女人對不同的男人也是不一樣的,不要說什么因為前任改變的緣由,我覺得這占比例很少的一部分。

  在我認為,居于兩位不相識的陌生人第一次打交道,不同的開始意味著不同的結(jié)果。

  有些人總會被隨意對待,而有些人會被任何人認真并仔細分析小心翼翼的對待,甚至還會用上諸如《三十六計》,《微表情心理學》等等的學術(shù)技巧。

  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想這始終是跟人的內(nèi)在素養(yǎng)以及性格有關(guān)系的。

  要知道,先入為主以及先見之明真的得到的會是極與極的差別。

  我與余遇始終是不曾對對方使用過技巧過,這來自于我們彼此的初開始戀愛時的對待習慣,都沒有什么經(jīng)驗可言。

  所以,如果你想要感覺持久,就必須及時更正,給予對方當下的素養(yǎng)所顯現(xiàn)的感官動態(tài)。

  兩個人同時位于婚姻的起跑線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的走過幾年的風雨,其中摻雜著家庭,父母,生活,工作,還有未來,如果其中的一位頻于給另一位解決最基本的個人生活問題,而對方并沒有給于其他的付出于以平和,我相信這樣的關(guān)系是不會和諧與長久的。

  飛揚的心情逐漸跋扈,即使斬斷了生活的空心藕,依然打斷骨頭連著筋,落下的牙齒和血吞,而這種疼痛與苦楚,怕是怎樣的言語也無法勾繪出這黃連的味道。

  最好的感情會是什么口味的,或許不一定是甜蜜的,也不一定都是苦的,折中下,或許是酸澀的吧,或許就像人們所描繪的拿戈盧,酸澀有度,才能溫婉纏綿,久久不予消散。

  ?

  在愛情一方而言,我們不配談愛這個字,也有些談愛色變,我們都在用以愛情去捆綁或解脫吧。

  現(xiàn)下,還足夠年輕的我們還可以選擇更多的可能去完善自己的人生,即使它真的不具多少善意,但它卻是我們還活著的彰顯,實現(xiàn)我們?nèi)松饬x的載體。

  這樣一層層,一格格堆疊起來的回憶,宛如街角多年存在的格子鋪,堆滿了各式各樣來自不同格子主人的過去商品。

  主人與主人之間對比,晦暗與鮮明,僅此而已!

  當回憶變得不在溫馨,

  當誓言變得不在永恒,

  當生活變得不在單一,

  當彼此變得不在珍惜,

  婚姻,只能淪為愛情的犧牲品,而最先所認定被傷害的永永遠遠會是“我”,

  那個曾經(jīng)包含諸多單一情感的“我們”!

  主次分明,先后有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