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漂流人

第四十章 李璌請賢

大明漂流人 沐嵐翊 2031 2020-03-02 19:16:47

  在曾勝的布置下,五名士卒加上曾勝自己,一共六人組成一班。模擬戰(zhàn)斗時,一班分成兩個三人小隊,一個人刀盾,另外兩個人一個云南斬馬刀、一個長槍。

  此外,全班佩戴弓箭,以作為追擊敵人或者遠距離迎敵之用。

  曾勝搖搖頭惋惜道:”只可惜我們現(xiàn)在人數(shù)不夠,六人只能結(jié)為一陣。否則如果排成兩陣,前陣是藤牌和長槍,后排則是持銃,威力更大?!?p>  李逸瀾心中高興,問道:“當年你也是在此陣中?否則如何習得此陣。”

  “這是當年國姓爺對付韃子的時候,麾下鐵人軍的戰(zhàn)術。”曾勝朝李逸瀾介紹道,“周全斌雖然編制不是鐵人軍,但也仿照鐵人軍訓練,故而我也學得了此法?!?p>  ”鐵人軍,鐵人軍?!袄钜轂懩钸兜?,”只可惜我們現(xiàn)在盔甲嚴重不足啊?!?p>  曾勝臉上閃過一絲緬懷的神色,嘆道:“那倒是,國姓爺當年從日本購置盔甲,再結(jié)合我福建地形進行改造,士卒披上盔甲之后,刀槍輕易入不得身,故稱鐵人!”

  ”當年鎮(zhèn)江一役,國姓爺佯敗,退至銀山之上防守。韃子一萬多精兵沖陣,硬是沖殺不動我軍。等到韃子力疲之后,我軍再大舉反擊,直殺得韃子人頭滾滾??!“

  陳得、林端等人,雖然也在延平藩手下混了許久,但是多是走海路出身,又是以行商船為主,極少見識過鄭家軍在陸上作戰(zhàn)的情景,更不用說鎮(zhèn)江之戰(zhàn)這種正面大規(guī)模戰(zhàn)斗了。

  此時聽到親身經(jīng)歷的曾勝說起來,包括李逸瀾在內(nèi),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

  “李使者!”

  曾勝剛剛說完,濟州牧使李璌的聲音就傳過來了,李逸瀾讓眾人各自繼續(xù)練習,自己走了過去。

  李璌跟著李逸瀾走進房間,剛剛坐定便說道:“李使者,璌昨晚一夜未眠,想了一整夜的方略,此時正希望同使者商議?!?p>  李逸瀾也不跟他客氣,這時也是說道:“不瞞牧使,我昨晚也是徹夜未眠,心中也有些想法,待會還需要牧使相助。”

  ......

  李璌把已經(jīng)寫好的三封信,逐一拿出來放在案子上,向李逸瀾說明。

  李逸瀾一邊拿起信件手稿細看,一邊聽著李璌說道:

  “這第一封,是寫給老師(宋時烈)的。自從三年前辭官還鄉(xiāng)之后,老師一直郁郁寡歡,惋惜于孝宗大王猝逝,而當今王上又不欲北進,反清復明遙遙無期。璌在信中告訴老師大明未亡,而李使者更是親至濟州,得到消息后,老師一定會星夜趕來的?!?p>  “而這一封,寫給的是磻溪先生?!?p>  “磻溪先生?”李逸瀾下意識追問了一句。

  李璌知道李逸瀾不認識,因此多介紹了幾句:“先生名為柳馨遠,字德夫,號磻溪。永歷九年的時候進士及第,但憤懣于當今空談尊明,實則媚清的國策,辭官不就。這些年,先生一直在游歷我東國山水,考察民情?!?p>  “先生言必稱變法,不被朝野所喜,但是正可以用來作為使者的協(xié)助。”

  李璌說起年份來,已經(jīng)不再用崇禎年號,而改用永歷年號,倒是方便了李逸瀾進行推算。

  “最后一封,是寫給左承旨金萬基的,他也是老師的學生,是我同門,平日里行事謹小慎微?!?p>  說到這里,李璌無奈笑道:“士人皆稱璌與左承旨,雖然皆是老師門生,但是行事風格卻截然不同,因此官位也有云泥之別。只不過,雖然左承旨行事謹慎,但至少也是老師的學生,而且為人信得過。”

  “他現(xiàn)在王廷,雖然未必會明著幫助我等,但讓他傳遞消息,卻是再好不過?!?p>  .......

  此時的金萬基,剛走出了漢城的昌德宮,就被都承旨閔維重纏住,追問不休。

  閔維重在朝議上吃了虧,心中本就一團火,又注意到和自己同在承政院處事,又同為山黨一派的金萬基方才未發(fā)一言,郁悶又加深了幾分。

  “金兄,為何你方才不發(fā)一言,坐看彼輩定論,將大明使者送去建虜那里受死?”

  金萬基嘆了口氣,說道:“維重兄,當今王上的風格,你又不是不知道。”

  閔維重想起來,三年前清使到來時,國王在清使面前卑躬屈膝也就不說了,還責罰了不愿意迎接清使的大臣,直接逼迫宋時烈辭官還鄉(xiāng),心中也是一嘆。

  “我又何嘗不知王上會有何態(tài)度,只是想著拖延決定。待散朝之后,再下去傳播輿論,給王上制造壓力罷了?!?p>  金萬基沉重地搖了搖頭:“如果只有李慶億這樣的漢黨,在朝堂上宣揚遣送清國之論,我自當和維重兄一道駁斥??晌丛氲?,反而是一貫中立的右議政,第一個旗幟鮮明地宣揚遣送之論,我們孤立無援,再加上本身王上也傾向遣送,很難了?!?p>  閔維重憤憤道:“右議政和當今王上,估計在沈陽的時候被嚇破膽子了吧!”

  金萬基連忙四周望了望,確認了附近沒有人之后,這才放下心來:“維重兄,慎言,慎言?!?p>  點點頭,又搖了搖頭,閔維重說道:“剛才有點沖動,只不過按照當今王上的政見主張,只怕我等心懷大明的人士,距離被驅(qū)逐出朝廷的日子也不遠了!”

  金萬基駐足回望了一眼昌德宮,沉默不言。

  在宋時烈下野之后,閔維重和金萬基可以說是山黨中新的領軍人物。但這兩人恰巧就同時被提拔到了承政院,擔任起為國王起草詔書的活。

  要是國王信任,承政院官員可以參與到詔書制定中,影響國家決策;但是遇上本身就不親近的國王,承政院里的承旨們就只是一個代筆的角色了。

  不幸的是,當今王上偏偏就與山黨不合。

  ......

  濟州糧行內(nèi)。

  李璌展示完三封信后,朝李逸瀾總結(jié)道:“這三位,都是心懷大明,且才干蓋世之人,若是都能幫忙,想來對使者會有很大幫助的?!?p>  李逸瀾笑著點點頭,說道:“我昨晚深思之后,也有一方法,請牧使從中協(xié)助?!?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