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輕小說

烏巢業(yè)火

第二十六章:岐鳳勸進(jìn)

烏巢業(yè)火 浮州泊古寺 4235 2019-12-09 22:00:00

  郿塢在春節(jié)前正式落成,董卓帶著貂蟬,當(dāng)然,還有他們心愛的寵物鳳尾畫眉,一起搬進(jìn)了郿塢。郿塢外圍綿延著軍事城堡,宛若一座城塞,看不出宮殿的輝煌巍峨。

  但隨著車駕步入深處,蜿蜒展開的是一處浩大的頗具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骨的園子,這才是董卓設(shè)立郿塢的初衷。

  蔡邕主持的園子正式落成后,為其提名“滄浪苑”,滄浪苑中以隱梅園為中心,周圍又有湘竹軒,湖岳閣,玉海樓,繞琴臺,衡芷洲,岐鳳殿,楓江館,瓊雪宮等共計九重獨立的別致小院,取其仙界九重,人間九州之意,整個園子布局宏大,卻處處雅致,不著俗套。這九重園子,春夏秋冬,四時美景,皆包攬其中,遂季節(jié)遷居,身在關(guān)中,卻可飽覽九州盛景。

  董卓和貂蟬的車駕直接停在了隱梅園,董卓扶著貂蟬下了馬車。園中一切早已收拾妥當(dāng),董卓拉著貂蟬徑直走進(jìn)院中觀賞梅花。此時正值冬日的尾聲,隱梅園中的梅花皆達(dá)到盛放狀態(tài)。屋舍前的梅林小徑,半掩在粲然若雪的白梅之中,遠(yuǎn)看去,彷佛是雪花落滿了枝頭,靠近才能嗅到梅花的陣陣幽香,到正和了隱梅園的名字。董卓拉著貂蟬緩步向梅林深處走去,經(jīng)過了白,綠,黃三種寒梅,林子盡頭,卻是火紅一片。

  董卓嘴角堆滿了笑意,拉著貂蟬的手,“去年我聽你爹說,你小的時候曾經(jīng)有幾個要好的玩伴,常在一片紅梅園中玩耍,雖然后來她們四散天涯,但你一直都最喜歡紅梅了。我催著蔡大夫日夜趕工,尋全國各地最好梅花,連帶著根下的三尺黃土,先移植在此,再圍著梅林建造這滄浪苑,看來這些梅花水土適應(yīng)的還不錯,總算趕著冬日將近的時候,讓你看到了。怎么樣?可還喜歡?”滿臉寵溺的撫了撫貂蟬的頭。

  貂蟬雖然不太記得小時候的事,但自己懂事以來確實一直最愛梅花,尤其愛紅梅。每年隆冬總是央求著爹爹帶自己去居城附近的梅園去賞梅。沿著梅林小徑一路走來,已然是嘖嘖稱奇,先前爹爹帶自己看的都是紅梅林,像這樣把四種顏色的梅花,錯落有致地雜植在一座私家園林中的布局,這還是第一次見。

  貂蟬也是欣喜異常,一路上看著不同梅花的別致姿態(tài),腳下步伐越來越輕盈,到紅梅林時,竟然是有些雀躍。貂蟬迎上董卓寵溺的目光,沖他會心一笑,便快步走進(jìn)一株紅梅,輕撫枝頭,輕輕嗅它的幽香。

  緩緩地合上自己的明眸,靜靜感受著紅梅絢爛,梅枝橫斜,一時之間竟然沉浸其中,想起小時在梅園中嬉鬧地種種,想起各處梅園的精致,想起自己曾在一片梅林的竹屋見休憩煮茶時,一個豐神俊逸,目若朗星的青年公子,折了一支梅,插在茶案上的凈瓶之中,想起那個人熄滅了香爐中的水沉,輕聲說道:“烹茶看雪,當(dāng)以梅香佐之,方不辜負(fù)這天地自然的靈氣”,那是第一次她見到袁紹的時候。

  董卓看在眼中,心神蕩漾,人間擾攘,也頓時拋在了腦后,彷佛天地間只剩下這方寸之地,也只剩下他與貂蟬。

  貂蟬急忙回了回神,想著董卓對自己,實在是竭盡心思,心中不禁升起一陣復(fù)雜的情緒,感激卻又無能為力。

  貂蟬略微整理了一下神思,笑著對董卓說,“我自是喜歡的很,難得太師如此費心,竟然還與我父親說上了悄悄話,你說,你到底私下打探了我多少小秘密?”

  董卓笑著走到她身前,扶助貂蟬的雙肩,“這是孤第一次去打探別人的秘密,旁人的事情,孤從來都沒興趣,以前細(xì)作窺伺的事,都是交給李儒,但這次是你,你的秘密,孤不想叫旁人知道,所以孤只能親自出馬了?!?p>  貂蟬俏皮的拉著董卓的胡子,故意蹙起了眉,“太師看來是真的不會哄女孩子?!?p>  說完,兩人都爽朗地笑了起來。

  董卓和貂蟬在春節(jié)前搬進(jìn)了郿塢,隨之朝廷也開始了整個春節(jié)期間的休沐。

  董卓選擇在初平三年元月初三在郿塢岐鳳殿大宴文武百官,共慶新年,同時也是為了昭示威權(quán),震懾人心。

  滿朝文武當(dāng)日未時便來到了郿塢外圍的塢堡,便先由李傕的偏將帶到了演武場,整整兩個時辰,寒風(fēng)獵獵,一些素來羸弱的文臣早已被凍得手腳發(fā)麻,而演武場上的涼州兵受命舉行完的各個兵種的軍演之后,又加了一出以死囚為活靶的演練,幾百個死囚喪命于涼州兵的勁弩之下,這一幕更令朝中大臣,肝膽瑟瑟,而李傕反倒美其名曰是為了慶祝新年的“血炮竹”。

  及至酉時日落時分,“血炮竹”的軍演終于結(jié)束,殘陽的彤光映著演武場上的遍地鮮血,天地之間,滿目腥紅。

  文武百官終于被引上了郿塢專用的鹿皮轅車,被接往滄浪苑的岐鳳殿。

  車馬一進(jìn)滄浪苑,文武百官扒著車上的車窗向外望,哪里還有剛剛演武場上的蒼涼堡壘,分明是一處洞天神府,漢磚長徑,左右松柏映襯,上掛霜雪,點點漢宮長樂燈泛著暖暖的橙黃,靜謐幽邃,淡墨銀裹。

  蔡邕從一進(jìn)滄浪苑,臉上就掛上了極為得意的神情,這人間仙境,全是出自他的手筆。他此刻欣然接受著來自同車同僚的贊美與欽佩。

  “諸位大人請下車,岐鳳殿已到,請諸位大人褪履入席。”岐鳳殿門外的內(nèi)侍早已恭候多時。

  眼前這座岐鳳殿設(shè)計時,是專門為了董卓處理政務(wù),召見群臣的所在。內(nèi)部的豪華程度不亞于皇城內(nèi)的宣室殿,但外觀設(shè)計卻古雅清幽,從東南角遠(yuǎn)觀,還能看到岐山悠遠(yuǎn)蒼茫的輪廓,與整座大殿渾然一體,取岐山引風(fēng)之意,故而提名“岐鳳殿”。

  文武百官約用了一刻鐘時間,盡皆落座完畢,等待著董卓入席。

  一聲“太師駕到”的傳令聲,眾人將目光全部集中到了主位上。董卓身著金絲紫絨袞服,頭戴九錫琉璃金冠,由左右內(nèi)侍扶上主位,威風(fēng)赫赫,氣勢逼人。文武見到董卓落座,皆舉杯叩首,此時的岐鳳殿,陣仗宛如未央宮朝會的時刻。

  董卓抬手示意大家入席,又端起盛滿葡萄酒的白玉酒爵,頓聲道:“新春佳節(jié),又值孤喬遷新居,今日特與諸公同樂。諸公今日想必已然在郿塢游覽了半晌,近日來,孤常常深思,如今天子年歲漸長,孤當(dāng)逐步還政于朝,而有幸得諸公勤勉,盡心國事,故而孤當(dāng)今日退享林泉之樂,遷居郿塢,也讓天子多多歷練,來日方可振興大漢,蕩滌賊寇,還天下萬民以安定?!?p>  說完便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眾臣聽他如此說,無人當(dāng)真,但仍不免要說一些什么朝廷仰賴太師主持大局云云,皆是一派陳情挽留的言辭,董卓倒也不說什么,也都欣然接受,表示會再做三思。雙方心中都知道,董卓只是為了離開長安,脫身險地,以便更好地控制朝局,于是大家便心安理得的演完這出戲作罷。

  酒宴歌舞之間,總是穿插著各種諂媚朝臣的歌功頌德,而那些自詡漢室清流的人,也不過悶聲喝酒,看他們表演,不作聲色。

  酒宴過半,此時李肅忽然放下酒盞,走到大殿中央,對著董卓行三跪九叩的大禮,眾臣正在狐疑之間,只聽李肅開口說:“太師,圣德昭昭,于國家社稷有周公,伊尹之勞,若朝廷無有太師,則今日內(nèi)有宦官誤國,外有強藩作亂,邪教四起,民生凋敝,而我等仰賴太師,得保京師安定,關(guān)中隴西太平無憂。然,天子年幼,天下烽煙未平,百星翹首盼望升平之日久矣。放眼天下,能問鼎九州,清晏四海者,唯有太師。是故,下臣斗膽,請?zhí)珟煘樘煜律裼?,奉天承命,法堯舜崇德之舉,仰受漢柞,登位九五,已全天下臣民之所望!”

  李肅這一番言論一出,群臣盡皆愕然。王莽之后,漢代專權(quán)這如霍光,何進(jìn)者多矣,然而尚未有一人趕再行篡位之事,是以群臣皆是一臉震驚之色,隨機默默低頭不語。

  此事,李傕率先站起來,“西涼全境,仰賴主公恩德,如今羌人也已歸附,主公天命所歸,西涼臣民,皆盼望主公早日承繼大統(tǒng),改天換地?!闭f完飲盡杯中之酒。李傕武人個性,講話也是干脆利落,也跪到了大殿之上。

  董卓掃視群臣,剛要開口,此時呂布起身,說道:“兩位大人所言甚是,請義父切勿推脫。孩兒前日在巡視渭水之時,有漁民奉上水玉錦鯉一尾,其紋路暗合義父姓氏,兒聽聞,龍飛升天,其前身為鯉,此上天神諭,義父當(dāng)飛龍在天之象,關(guān)中百姓,盡皆擁護(hù),還請父親順應(yīng)民心,早登大寶?!?p>  董卓也沒想到,今日群臣還有這出戲碼。原本提議者都是自己人,還打算再三推辭,此前又與呂布心生嫌隙,本來是心中是暗暗忌憚他,但今日一看,呂布到底是識時務(wù)的。

  董卓嘴角輕輕揚起,望向王允,王允雖不發(fā)一言,卻滿臉堆笑的向他舉杯示意,董卓更是添了一絲信心,漢臣之中以王允為首,然而自從貂蟬來到自己身邊后,這位一直自詡漢室清流的老司徒,看來如今也做起了國丈的美夢。

  董卓起身,欲將眾將喚起,沒想到,李傕呂布等人叩拜之聲更甚,一時之間,殿內(nèi)眾臣,迫于形勢,紛紛俯身叩拜,言必稱太師應(yīng)早登大寶云云。

  董卓揮手示意眾人,捋著胡須說道:“天子聰穎,且聰明仁義,此等事,諸公無需再提,天子獨掌朝綱之前,老夫自當(dāng)全力扶持便是,現(xiàn)。。”

  還不等董卓說完,李儒也跪倒在地,且從袖中掏出一副卷軸,朗聲說道:“太師此言差矣,正是當(dāng)今天子仁義,自知并無定鼎天下之力,而陛下心系萬民,深知天下百姓仰望圣主,止戈平亂,故而天子將此物授予臣,令臣于長安東南營建受禪臺。眼下天子雖然未下明旨,然而陛下效法堯舜的心意已定,請主公萬勿猶疑?!?p>  李儒如今是重臣之首,他如此說,可見董卓的親信們已經(jīng)是打定了主意要將董卓扶上帝位。

  眾臣眼見李儒連受禪臺都已經(jīng)偷偷在建,深知此事已然無法轉(zhuǎn)圜,于是紛紛再次叩首,懇請董卓接受禪讓。

  董卓看著自己的心腹愛將們,心中也是五味雜陳,自己已然天命之年,半生疆場廝殺,廟堂謀斷,如今已然手握天下重權(quán),是否登位九五已不掛在心上,但眼看著臣下勸進(jìn),心中也不禁悵然。

  他撥弄權(quán)柄日久,雖然如今站在權(quán)力巔峰,但豈會不知篡漢稱帝,九死一生,他也深知部下之所以今日勸進(jìn),不過是各自謀取前程,身為他們的主公,眼看著這樣要做從龍之臣的下屬,被他們架在不得不做決定的位置,突然體會到自古帝王的孤寂與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

  董卓眼看著李肅,李傕,呂布堅定的神情,轉(zhuǎn)念又一想,若登上帝位,有如此虎將謀臣,或許還能一爭天下,而古來志向遠(yuǎn)大者,誰不是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奉為圭臬的,而如果此番不答應(yīng),則他們前程受阻,保不齊自己去后,他們被人所殺,亦或是,他們也擔(dān)心那一日到來,會提前動手殺了自己。

  古來人心陰暗詭譎,不過如此,身居高位,歷代梟雄,又有哪個決定是真正符合內(nèi)心,大都是身不由己,形勢所迫。

  董卓閉上眼,嘆了一口氣,“天子未有明旨,卿等不可再有此番大逆不道的言論?!庇謸]了揮手,回到主位?!靶麓杭压?jié),我們不談國事,眾卿,盡興宴飲吧!”

  李肅追隨董卓多年,立時間心領(lǐng)神會,示意同僚退下,深深向董卓鞠了一躬。玉璽都在自家手上,天子的明旨,不過是用來堵住天下悠悠眾口,待受禪臺完工,發(fā)上百道千道的,又有何難。

  這一夜,漢室的忠臣們返回長安后,皆是心如死灰;而董卓的簇?fù)韨?,則是歡天喜地的討論著董卓登位后自己會加官進(jìn)爵;王允和呂布,則是會心一笑,盤算著內(nèi)心的籌謀正順利推進(jìn);唯有董卓,心思沉重卻又帶著一絲期待地回到了隱梅園。

  不得不說,皇權(quán)帝位的誘惑,縱然是對董卓這樣老謀深算的一代梟雄,表面的焦慮下,也難以掩飾內(nèi)心深處得償所愿的欣喜和痛快。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