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咚咚咚”
“誰呀?”聽見大門傳來陣陣連續(xù)不斷地敲擊聲,書生母親孫氏放下手里的針線,探頭朝著屋外喊道。
“母親,是我?!?p> 孫氏聽出敲門的正是剛出去不久的兒子,連忙將腿上正在縫補的衣物放回到床上。
起身,疾疾的走出內(nèi)屋。
“誒,我這就來給你開門?!?p> 她一邊喊一邊不由得加快了腳步,趕到門邊,抽開木栓,大力的拉開了沉重的木門。
“吱呀……”
門開了,孫氏看著站在門前臉色通紅、細汗密布的兒子,忙抬手替他擦了擦額間的汗,又伸手想要幫著接過書生手里的東西。
書生微微避開,出聲。
“母親,我自己拿便好了,不重的?!?p> 孫氏奈不過兒子只好作罷,讓著書生進了門,兩人便齊步往里走,邊走她邊疑惑的問道。
“兒子,你今日怎這么早就回來了?還這幅急匆匆的模樣,看把你自己給熱的?!?p> “母親放心,兒子不過是想起明日授課的內(nèi)容還有一部分尚未準備完全,這才急急趕了回來?!?p> 孫氏對這些事都不大了解,不過在她看來私塾的事確實算得上是大事,只是看著兒子滿頭大汗的樣子還是頗為心疼。
“可也不用這般急吧,怎么也該顧念著自己的身子。這些時日你的身子本就不大好?!?p> 看著母親擔心的模樣,書生也有些懊惱自己之前太過心急。
“讓您擔心了,兒子下回定會注意,不再令您為我擔心了。”
孫氏這才滿意。
母子兩人又聊了幾句,書生便提出要去書房。
孫氏卻硬拉著他到正堂喝過了茶水,又壓著他在位子上歇了歇,見他的臉色恢復(fù)過來這才肯放他離去。
剛走兩步,書生突然想起了不久前那小姑娘最后留下的兩句話,他停下腳步,重新走回到孫氏面前。
“母親,兒子想問問您,最近是否有什么奇怪的人上門說過些不著邊際的話?”
“兒子你怎么知道的?前幾日確實有兩個不大不小的孩子堵在咱家門前,說咱家家里有鬼祟,不過被我給趕跑了?!?p> 書生心里咯噔了一下,抓著孫氏的手焦急的問道:“是不是分別是一男一女,男的年紀要小些,女的則更大些,大概十三四歲的模樣?”
孫氏詫異自家兒子怎么會知道,自己并未將這件事告訴過他,又有些奇怪他態(tài)度竟如此激動。
“確實是這樣,看著應(yīng)該是姐弟兩人。兒子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會他們也找上了你吧?”
“嗯?!?p> 書生聲音沉沉肯定到。
這一刻他的心里也沉沉,最糟糕的情況出現(xiàn)了。
之前他聽那小姑娘一語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便隱覺不對,后來又聽到了她們的住所,心中頓時就有了種不好的猜測。
長豐食肆他自然不會不知,離他們家也不過是半街之隔。
自出生起他就住在這,多年下來對周圍的環(huán)境怎么也摸熟了。
他不會單純的以為一切都只是巧合,如今孫氏的話更是肯定了他的猜想,那兩人分明有備而來,她們是為了蕓娘。
“母親,我們家可能被盯上了。最近您一定要小心門戶,千萬不要讓任何不熟悉的人靠近我們家家門。尤其是之前的那對姐弟,如果他們再次上門,您一定要告訴我,我怕她們所圖非小?!?p> 書生不放心似的一再叮囑,目光緊緊盯著孫氏,非要獲得個肯定的保證不可。
孫氏在他滿含肅意的目光里連連點頭。
“兒子,你放心吧,我會守好家門的。你最近也要多加小心?。 ?p> 書生點頭應(yīng)是。
接著又聽孫氏感嘆道,“唉,真沒想到那兩個孩子竟這般心思不善,小小年紀就學(xué)得了這些坑蒙拐騙的本事?!?p> 說完連連搖頭。
聽著孫氏的感嘆,書生心中升起絲絲愧疚,但緊接著就被他強勢壓下。
背后詆毀他人,實非君子所為,更何況那對姐弟還對自己飽含善意的模樣。
可他不得不這么做,他絕不能允許任何人把蕓娘從自己身邊帶走。
獲得了滿意的保證,書生心下稍安。
這才真的帶著東西離開了正堂,提步去往書房方向。
站在書房門前,書生腳步滯了滯,心中且喜且憂。
喜的是如果那小姑娘給的符紙有效,那自己的身體就有了好轉(zhuǎn)的可能,自己又能有更多的時間陪著蕓娘;憂的是這也意味著那小姑娘確實有些道法手段,在她們專門為蕓娘而來的情況下,自己未必能夠護得住蕓娘。
可眼下自己似乎也別無辦法,只能盡力阻止她們接近蕓娘。
書生的心情有些沉重,又在門前停頓了半刻,等到心情稍有平復(fù),這才騰出一只手推開房門。
進了門,將手上的東西一一安置妥當,書生這才來到墻上唯一掛著的那幅長卷面前。
此卷名為潯河春市圖,寬約8寸(大概24CM,參照的是唐宋時期的尺寸),長約6尺(大概180CM),乃書生費時兩年之作。
卷內(nèi)畫著的正是潯河河畔的春市盛景,一望不可見邊際的內(nèi)城河,碧波蕩漾,流水潺潺。
寬廣的河面上,商船云集,或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往來不絕,熱鬧不息。
間或夾雜著幾只小巧簡陋的漁船,穿梭其間,站在船頭的漁夫,一下又一下的滑動著手里的槳,破開一層又一層的水浪。
河上遠遠的駕著一座恢弘大氣的木質(zhì)拱橋,輕盈橫跨兩端,其勢宛若飛虹。
橋上行人不絕如縷,摩肩接踵,絡(luò)繹不絕。
河畔錯落有致的栽種著成排的綠柳,柳枝低垂,隨風(fēng)搖曳。
柳下停著只蓬頂小船,船上坐著個精干的漁夫,他戴著竹籬,側(cè)身仰頭看向岸上的行人,似乎在確認是否有人要渡河。
順著他的視線看向?qū)掗熎教沟暮影?,只見岸上屋宇鱗次櫛比,各色小攤錯落有致,有賣脂粉首飾的,也有賣酒水吃食的,各式各樣,應(yīng)有盡有。
往來行人更是絡(luò)繹不絕、川流不息,有專門來趕集的農(nóng)家子弟,也有外出賞景的世家公子,還有擔著貨物的賣貨郎。
他們或走或停,無聲的融入了這場春市盛景,令整個畫面都滿富生機。
而這生機盎然的景象正分毫不差的呈現(xiàn)在了這張畫卷之上,甚至連每個行人臉上的表情都清晰可見。
看著這幅畫,仿佛直接就將人帶到了那熱鬧不凡的潯河河畔。
恍惚覺得,小販高昂嘹亮的吆喝聲久在耳邊,你來我往討價還價的場面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