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城里城外俱是大漢子民
在進軍白馬的路上,顏良命沿途各鄉(xiāng)里凡有在郡縣中為官的人家各遣一名子弟帶著家書隨行。
當初他便想好了,要利用這些人來動搖守軍的軍心,不過他到達白馬城下后并未立刻讓這些人進城,因為還不到最佳時機。
這就好比兩方對壘,還沒交戰(zhàn)之前雙方的士氣都是最鼎盛的,此刻若是有人想要言和,定會被另一方視作怯戰(zhàn),從而獅子大開口討要好處。
若是兩方已經(jīng)真刀真槍打過幾場,彼此之間知道對方不好相與,再有人提出言和便能夠輕松順利許多。
顏良先三面立營,用游騎阻絕內(nèi)外消息,保持施壓。然后再全力攻打了兩次城池,讓白馬城中知曉河北軍有必須拿下的動力和信心。
在這個時候,城中各處定然也是人心惶惶不能自安,此刻再送附近鄉(xiāng)里子弟進城,必然會引發(fā)城中守將與城中大族之間的猜忌。
即便是守將拒絕接納鄉(xiāng)里子弟進城,那至少也能坐實了守將怯懦和不通人情的負面形象。
所以無論劉延如何選擇,形勢都會對守方不利,而對攻方有利。
在召見那些鄉(xiāng)里子弟之前,顏良腦中靈光一現(xiàn),又想起一樁事情,正好看到顏枚從遠處跑來,便召其近前吩咐了一番讓他跑一趟去叫一個人過來。
顏枚當時正在按照叔父的命令繞營壘跑步鍛煉身體,不曾想剛剛從叔父面前經(jīng)過就又被安排了任務(wù),他哀怨地看了看叔父,心道我剛剛隨你軍議結(jié)束,現(xiàn)在跑圈還沒跑完,肚子又餓著,怎么又要打發(fā)我去干活,這苦日子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抱怨管抱怨,叔父的命令他可不敢違逆,立刻去了一趟打造攻具的工場,把正在打磨車輪的臨時役夫屯長陳光給叫上,快步跑回了主營。
主帳中,軍將們早已散去,十幾個鄉(xiāng)里子弟在兩旁虎視眈眈的軍士監(jiān)視之下神情慌張不知該站還是該坐,但主位上卻空空如也,原本該在那里的顏良也不知所蹤。
數(shù)丈之外的一處偏帳中,顏良正就著食案上的菜蔬扒著粟飯,看到顏枚和陳光進來,他放下碗筷問道:“可曾用了飧食?”
顏枚心道叔父總算想起我還沒吃飯了,立刻歡歡喜喜地答道:“尚未?!?p> 誰知顏良把臉一板,呵斥道:“你尚未繞營跑完,誰允許你吃飯了?還不快去跑去?”
被顏良一訓(xùn),顏枚的臉頓時耷拉成了苦瓜狀,不情不愿地看了一眼香噴噴的菜蔬,繼續(xù)出去跑步去了。
顏枚出去后,帳中只余下了顏良和陳光二人,陳光對于面見大人物還有些不習(xí)慣,故而有些拘謹,顏良繼續(xù)了剛才的問題道:“可曾用了飧食?”
陳光老老實實地答道:“尚未。”
“來人!再來一份餐食。”
顏良招呼了陳光坐下后,隨意問起了他這些日子幫著營造攻具的情況,陳光這些時日也是極為用心,所以有問必答,有答無不詳盡,讓顏良聽了后很是滿意,很是夸贊了一番。
待到短兵將食案端上來后,顏良道:“食不言,寢不語。先吃飯,吃完再說?!闭f完便拿起碗筷繼續(xù)吃起了剛才剩下的飯菜。
陳光對自己收到如此待遇十分感動,說了一句“謝將軍賜食”后,在衣襟下擺擦了擦手,也拿起碗筷吃了起來。
兩人的菜蔬搭配一模一樣,均是兩菜一醬一湯一飯,菜是幾片炙豬肉和一份葵菜,醬是一疊黑乎乎的豆醬,湯就是普通士卒喝的肉臛,飯也是尋常粟飯。這等飯菜雖然比普通士卒要好上許多,但也絲毫不顯得奢侈,與他比二千石的身份相比只能說是相當湊合。
顏良吃得并不算太快,但也一直沒有閑著,不一會便把兩份菜一份豆醬和一碗米飯全部吃了個干干凈凈。他見陳光面前的飯菜還各剩了三分之一沒吃完,而陳光見他吃完了也想放下碗筷,便阻止道:“莫急,慢慢吃,全部吃完喝完,不要浪費了?!?p> 說完便端著湯碗慢慢啜飲,心里想著我這喝湯的姿勢簡直就像是品著八二年的紅酒一般,啊呸!不對,我這可是品著建安五年的豬肉湯,每一口下去妥妥的都是文物??!
待到陳光也吃完了食物,顏良放下裝過文物豬肉湯的椀,擦了擦手,問道:“鄉(xiāng)親們平日里對餐食可還滿意?”
“回稟將軍,軍中的餐食甚至比我們平日里吃的都要好,大家都很滿意?!?p> “呵呵,那就好,看來鄉(xiāng)親們是樂不思蜀……唔……樂不思鄉(xiāng)了?”
陳光撓了撓頭道:“這倒未曾,鄉(xiāng)民們都還在期盼早日歸家,畢竟有家人在家中牽掛?!?p> “哎,其實我也想讓你們早些歸家,可惜有些人不愿我如此做吶!”
顏良說此話的時候那叫是一個語重心長,痛心疾首,引得陳光順著他的話頭問道:“敢問將軍,是何人阻擾將軍放我等歸家?”
“此人正是東郡太守劉延,其人明知我三十萬大軍南下,勢必要拔出白馬這顆眼中釘,但其枉顧城中百姓安危,非要螳臂擋車,阻擾于我。白馬一日不能下,汝等便一日不能返家,豈不可恨?”
“呃……”
陳光心道你不南下不就沒這事了,反倒怪起了東郡太守,但他也知此話從片面上來說也算正確,若是白馬降了,他們也不用日日做拿苦役勞力。
“今日軍議之時,我屬下軍將曾言軍中將士死傷極大,建議我派汝等民夫負土填壕?!?p> 顏良見陳光沒有表示,便把話說得更赤裸裸了些,邊說還邊瞅著陳光,而陳光一聽這話立刻跪伏于地,求懇道:“將軍!此議萬萬不可啊!將軍先前可是允諾我等,只要我等幫助砍伐樹木營造攻具,我等并未違反將軍定下的規(guī)矩,可不能派我等去負土填壕?。 ?p> “哎!我也是如此想的,只是軍士死傷慘重,如之奈何?”
“將軍若是需要打造更多攻具,我可令鄉(xiāng)民們?nèi)找冠s工,必不誤了將軍之事。只是說起負土填壕,即便是我等這三四百人也是杯水車薪,起不了多大效用吶!”
“哎!我固知之,我屬下軍將又建言從附近鄉(xiāng)里搜羅鄉(xiāng)民行此事。”
陳光聽了此話更是大驚,但他竟生出了幾分急智,反駁道:“將軍曾言此番南下乃是誅除逆賊之義舉,怎可行此殘暴不仁之事,此必欲損將軍之清名者,其心可誅!”
顏良對陳光能說出這番道理也是頗覺意外,說道:“正是此理,我已經(jīng)嚴詞斥責(zé)過他,我等義師自當行義舉,奈何曹賊擋在面前,我亦不欲城中軍民過多損傷,此事難上加難吶!”
陳光揣測道將軍喊自己前來絕非是嘮嘮家常那么簡單,定有需要驅(qū)策自己之事,而若是我不能為其分憂,前所說之事指不定便要成為事實,他想明白了此中關(guān)竅,便主動問道:“不知光可有何處可為將軍分憂,將軍盡管到來,光必定盡力而為。”
顏良點了點頭,心道這是個聰明人,說道:“我聽說陳里正之子在縣中為吏?”
“稟將軍,我族父見在縣中為議曹史?!?p> “那陳曹史之子是?”
“正是在下族弟?!?p> “你與你族弟關(guān)系如何?”
“尚且不錯?!?p> 其實陳光的族弟只有十六七歲大,平日里與陳光不過是點頭之交,絕對談不上不錯,但陳光怕自己說了實話會顯得尷尬,便順手扯了個謊。
“你族弟正在我營中,我明日會讓附近鄉(xiāng)里子弟進城遞送家書,也好代我好好勸一勸城中大族顯姓,莫要為劉延效力抵抗義師。你晚上去見一見你那族弟,將我先前與你所說之話告訴他,該當如何說,你可明白?”
陳光腦袋靈光,差不多便想明白了將軍要自己如何做,答道:“下吏會與族弟言道將軍麾下有人建言驅(qū)趕百姓負土填壕,而將軍一力否決,可若戰(zhàn)事膠著,恐怕將軍也難以壓服麾下將士之意?!?p> 顏良心想這小子倒是機靈,贊道:“嗯!記得,你所言之話俱是風(fēng)聞,并無實據(jù)?!?p> “下吏省得?!?p> “很好,你下去吧,好好做,莫讓本將失望?!?p> 打發(fā)走了陳光,顏良悠哉悠哉進了主帳,面對等了許久正坐立難安的十余個鄉(xiāng)里子弟,也不入座,雙手拄劍而立,神情嚴肅地盯著在場眾人一一看過去。
在場眾人正自不安,無人敢于與其眼神相對,紛紛低下頭去,顏良遂道:“爾等且聽明白了,我三十萬義師南下,所為者誅除曹逆,余者一概不究。眼下白馬城中有曹逆所署東郡太守劉延據(jù)城頑抗,本將念在城里城外軍民皆是大漢子民,不欲過多殺傷,故而準允爾等明日入城遞交家書。汝等也要好好勸一勸汝等長輩,莫要助紂為虐,早日將白馬進獻義師方是正道,以免白馬城破后玉石俱焚。”
簡單兩三句話說完,他便一掀帳幕去了,只留下一眾鄉(xiāng)里子弟你瞅瞅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