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皇太極
桌上的兩臺筆記本電腦屏幕亮耀螢光,左邊一臺是手提箱式的軍用筆記本電腦,右邊則是一臺Surface Book,楊銘正在設置他的“阿法茲”先進野戰(zhàn)火炮戰(zhàn)術數(shù)據(jù)系統(tǒng)(AFATDS)。
阿法茲系統(tǒng)的地形數(shù)據(jù)使用NASA的ASTER GDEM地形數(shù)據(jù)庫,覆蓋范圍為北緯83度至南緯83度之間的所有陸地區(qū)域,達到地球陸地表面的99%,數(shù)據(jù)體積約90G字節(jié)。
雖然時間隔了三百多年,地球表面因為洪水、地震等自然因素和城鄉(xiāng)建設等社會因素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阿法茲的地形數(shù)據(jù)仍然是有用的,至少比忽略地形數(shù)據(jù)而單純使用地球曲率計算彈道要準確得多。
軍用筆記本電腦里阿法茲系統(tǒng)的地形數(shù)據(jù)只疊加了阿富汗地區(qū)的衛(wèi)星地圖,他現(xiàn)在要做的是將華北地區(qū)的衛(wèi)星地圖數(shù)據(jù)導入系統(tǒng)。衛(wèi)星地圖數(shù)據(jù)的來源是Goole Eatrh離線數(shù)據(jù)包,以前在國內(nèi)的時候,Google Eatrh經(jīng)常因為某種原因無法連接,網(wǎng)上流行離線數(shù)據(jù)包,他也下載了一個,現(xiàn)在正好派上用場。阿法茲系統(tǒng)的地形數(shù)據(jù)有衛(wèi)星地圖的配合,可以使彈道目標的標定更加直觀和方便。
大量數(shù)據(jù)的轉換和導入不是個省力的活,他專心致致地鼓搗,渾沒注意到一個身穿鵝黃色短襖的少女手提食盒進了房間。
“將軍……”少女笑嘻嘻地喚道。
楊銘回過神來,抬頭問道:“迎眉,是你啊。有啥事?”
“枙少奶奶要奴婢來給將軍送銀耳羹,這么晚了,少奶奶還嘮念將軍呢?!?p> 迎眉一邊說,一邊打開食盒,取出白瓷碗盛的銀耳蓮子羹,捧到楊銘面前。
楊銘和小枙回府后,許瑩就整理出西廂的一套房間,讓小枙搬進去了,這個叫迎眉的侍女是小枙自己挑選的,她本來想選玲瓏,但許瑩沒同意,理由是玲瓏要陪王小公子讀書寫字。
“哦,就快好了?!睏钽懡舆^蓮子羹,舀了一勺到嘴里,頓覺濃甜滑膩,滿口生津。
“將軍,這是什么?”迎眉盯向桌上的筆記本電腦,一雙大眼睛好奇地眨動。
“這……”楊銘琢磨說辭,“這是法器,你不懂的。”
“枙少奶奶來過幾次,在外面看到將軍在忙事,都沒敢進來打擾將軍?!睗M屏的英文,迎眉自然是不懂的,她也就沒再多看了,繼續(xù)替小枙說起了好話。
太陽出來了,清晨的薄霧漸漸消散,北京城廣渠門外,數(shù)萬后金馬步兵正在列陣,金色的陽光照在人和馬披掛的盔甲上,點點鱗光層層疊疊地閃耀,從城墻上望去,像一片波光蕩瀾的暗色海洋。
離城墻兩三里開外的一處黃土坡上,數(shù)十名披掛鐵甲的后金巴牙喇騎兵擁簇黃龍大傘下的一騎中年男子,中年男子一身細密的鐵甲,外面披了黃色的大袍,身材看起來有些發(fā)福,他就是后金第二位大汗——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今年三十七歲。
※巴牙喇營是后金旗主的護軍營,是旗主的親軍。
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zhàn),騎射嫻熟。后金天命元年(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史稱后金),稱大汗,封次子代善為大貝勒、侄子阿敏為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八子皇太極為四貝勒,合稱四大貝勒。
天命三年(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努爾哈赤下定決心要對明朝發(fā)動軍事進攻,但具體行動議而未決,皇太極獻上一計,他提出先打撫順——“撫順是我出入之處,必先取之”,并建議利用撫順游擊李永芳要在四月八日至二十五日大開馬市的機會,派遣五十人扮作馬商,分成五伙,混入城內(nèi),繼之由他親自帶領五千士兵夜行至城下,里應外合,奪取城池。
努爾哈赤欣然接受他的建議,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誓師征明,結果大獲全勝。撫順之戰(zhàn)是后金與明朝的第一次大戰(zhàn),皇太極的獻計獻策和親臨戰(zhàn)陣,于此戰(zhàn)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后金的發(fā)展壯大影響深遠。
天命十一年(1626)努爾哈赤去世后,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改次年為天聰元年。他即位之后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擬定了先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顧之憂的戰(zhàn)略方針,對明朝則采納投降漢官的建議,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重用漢人文官和武將,志在入關奪取中原。
歷史上他于崇禎十二年(1636)在盛京(今沈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是清朝的開國皇帝。
皇太極本人有很好的文化素養(yǎng),他積極推行振興文教的措施,在天聰三年(明崇禎二年,1629)首先提出“以武功戡亂,以文教佐太平”,強調(diào)發(fā)展文教對治理國家的重要性,于當年開了科舉,選取滿、漢、蒙古生員二百人,并規(guī)定從天聰六年(明崇禎五年,1632)起,凡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歲以上,俱令讀書。
他一改其父努爾哈赤屠殺漢人的政策,強調(diào)寬待遼東漢人,“我國中漢官、漢民,從前有私欲潛逃,及今奸細往來者,事屬以往,雖舉首,概置不論”,推行滿漢一體,“凡審擬罪犯,差徭公務,毋致異同”,禁止?jié)M人侵擾漢人,“有擅取莊民(指漢人)牛、羊、雞、豚者,罪之”。
他屢次諭其臣下,對于“凡新舊歸附之人,皆宜恩養(yǎng)”,把故意擾害漢人的行為視為“隳壞基業(yè)”,并規(guī)定“管轄漢民各官,以撫養(yǎng)之善否”作為分別優(yōu)劣的考核標準,再三申諭“今后來降之人,若諸貝勒明知而殺者,罰民十戶;貝勒不知而小民妄行劫殺者抵死,妻子為奴?!?p> 此次他率八旗及蒙古大軍入犯中原,就曾再三申諭“歸降之明人,即我民人,凡貝勒大臣有掠歸降地方財物者,殺無赦,擅殺降民者抵罪?!倍惱瞻⒚粼诔绲澣炅鲁坊厣蜿柷埃瑢w安、永平施以屠城,他對此極為憤怒,宣布阿敏為國賊,認定其棄永平而屠城中百姓是“心懷嫉妒,故欲毀壞基業(yè)”,將其幽禁至死。
皇太極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間,發(fā)展生產(chǎn),增強兵力,不斷對明朝作戰(zhàn),為清王朝迅速擴展并入主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崇德六年(1642),皇太極在松錦大戰(zhàn)中生俘大明督師洪承疇,自此明朝關外精銳喪失殆盡,寧錦防線徹底崩潰,清軍入關已成必然之勢。
崇禎十六年(1643),皇太極猝死于清軍入關前夕,未能親眼看到大清入主中原的理想實現(xiàn)。死后尊廟號太宗,謚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葬于沈陽昭陵,其第九子福臨即位,即是大清順治皇帝。
此刻已是皇太極第二次來到北京城下。一個多月前的十一月二十日,他率八旗大軍繞過薊州,兵臨北京,與城外背城而戰(zhàn)的各路明軍展開戰(zhàn)斗,并遂一擊敗了所有對手。消滅了大明的野戰(zhàn)部隊后,他并沒有急于進攻北京城,而是轉而對京畿地區(qū)進行劫掠,并在通州張家灣截斷了大明的漕運,搶掠了大量的漕糧和漕銀,焚毀漕船一千多艘。在牢固控制了京畿地面后,現(xiàn)在他帶領大軍重新來到北京城下,要試一試大明首都這個龐然大物了。
“鼎之輕重,似可問焉?!被侍珮O淡漠而銳利的目光眺望高大巍峨的北京城,似乎想要透過厚厚的城墻,看到紫禁城里的那個年輕皇帝。在他看來,那個十九歲的皇帝無論政治能力還是軍事能力,甚至人情世故、學問見識,都不是他的對手,但那位皇帝的身后,是大明朝的萬里江山和一億以上的人民,大明這個龐大的帝國雖然已經(jīng)朽蝕不堪,但巨大的體量,不是他的三十萬八旗軍民所能相提并論的,他知道,就算此次能攻進北京城,他也沒有能力吃下它,更沒有能力消化它。
今天他不是來攻城的,而是來告別的。北京城,現(xiàn)在還不是奪取的時候,他的懷里,揣了一封寫給崇禎的信,在這封信中,他用卑微的姿態(tài)向崇禎提出議和。
“父汗,兒臣愿領軍首先攻城?!币慌缘暮栏窆笆值皖^說道,堅定的語氣隱含內(nèi)心的幾分不安。
皇太極看了看他的這個長子,心中不由生起一陣怒意。豪格以前的表現(xiàn)他是滿意的,而且他對豪格也寄予厚望,甚至有立其為儲君的想法,但是前幾天豪格莫名其妙地丟了順義城,僅帶了二十幾名親隨逃回來,不僅損失了城內(nèi)屯積的大量糧草物資,還折損上千精兵,盛怒之下,他當場褫奪了豪格的貝勒封號,要將其推出斬首,在眾人的求情之下才作罷。
豪格的兄輩們,甚至皇太極自己的兄輩們,很多對豪格可能繼承大位心存忌妒,這次豪格灰頭灰腦地逃回來,各種不利言語就都出來了,說什么豪格貪戀女色,廣搜美女羅于城中,徹夜尋歡作樂不理軍務,以至被明軍鉆了空子,里應外合反攻得手。種種流言,說的那是活靈活現(xiàn),這些流言傳到皇太極耳中,更是讓他怒不可遏,卻又無可奈何,心中對豪格的不滿更甚了。
“城中癡兒,取之若反掌耳,但其疆域尚強,非旦夕可潰者。得之易,守之難,不若簡兵練旅,以待天命可也?!被侍珮O掃了豪格一眼,冷冷地說。
聽聞此語,豪格不由得打了個冷顫,皇太極所說的“城中癡兒”當然是指崇禎,但在他聽來,不啻是在說自己。
“父汗說的是。”他低頭不再說話,心里對那些落井下石的兄輩們更增添了幾分怨恨。
遠處傳來號角聲,數(shù)百后金兵推動幾十輛楯車,向城墻蜂擁沖去。
又是這個莽古爾泰!沒等命令就開始攻城了,皇太極眉頭緊皺,眼睛里閃過一陣寒光。他即位后的一系列舉措加強了皇權,極大地削弱了各大貝勒的權力,引起了貝勒們的強烈不滿和反彈,三貝勒莽古爾泰就是其中最冒頭的一個。
其他的后金軍看到莽古爾泰的正藍旗部隊已經(jīng)出動,也紛紛吶喊推動楯車開始沖鋒,唯有多爾袞所領的鑲白旗巋然不動,仍在等待皇太極的命令。
楯車之“楯”通“盾”,也就是盾牌車,因此楯車又有牌車的別名。據(jù)明人范景文所著《戰(zhàn)守全書》記載,八旗楯車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鐵皮復合而成,這樣制成的楯車“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具有較強的防御和進攻能力,簡而言之,就是那個時代的土制坦克。
城墻上的紅夷大炮發(fā)射了,隨著轟隆的巨響,鐵彈噴向蜂擁而上的后金軍。一輛楯車被轟碎了,跟在后面的兵丁被轟得七零八落,鐵彈擊斷了一個后金兵的腿,仍然銳勢不減,在地上彈跳沖入另一隊楯車人馬中,砸到一名兵丁身上,那兵丁口中噴出血箭,悶哼倒地。
紅夷大炮的裝填需要時間,后金軍的楯車乘此空隙加速沖鋒,很快就沖到了城墻的壕溝前,旗丁們在楯車的掩護下,彎弓向城上射出一片箭雨,很多守軍中箭了,一些被射中要害的守軍倒在城墻上,立即有人將他們抬了下去,由新的軍士接替補位。
因為射角的關系,對于近到壕溝前的后金楯車無法用紅夷大炮轟擊,這時,明軍的無敵大將軍佛朗機炮調(diào)低角度開火了,彈幕伴隨硝煙向楯車襲來,正在開弓射箭的后金兵大片中彈,他們拋下手中的弓箭,倒地翻滾哀嚎。
無敵大將軍佛郎機炮是一種鐵制后裝滑膛炮,整炮由炮管、炮腹、子銃組成。使用時,先在炮身下面墊放木塊,以調(diào)整俯仰射角,然后將子銃嵌入炮腹中,對準目標進行發(fā)射。射畢一發(fā),再換裝一個子炮,可依次連裝連發(fā),因此也叫“子母炮”。每發(fā)子炮中裝有500枚小鉛丸,射出的彈幕寬,殺傷面積大。只是限于當時的制造技術水平,佛郎機炮的子炮與炮腹間縫隙公差較大,火藥氣體難免泄漏,因此其射程比較近,一般在百步之內(nèi)才有殺傷效果。
成千上萬的俘人丁壯在后金兵的刀槍驅使下,肩扛土袋沖到壕溝前,冒著佛朗機的炮火將土袋拋入壕溝,然后轉身飛快地向后跑回,城墻上的佛朗機持續(xù)開火,將大片的俘人轟倒。
第二波扛土袋的俘人開始出動,城墻上的紅夷大炮又擊發(fā)了,鐵彈在人群里跳動,所過之處,一片糜亂。一些俘人扔下肩扛的土袋,回頭逃跑,被督戰(zhàn)的后金兵迎面砍死,更多的俘人則行尸走肉般地向前沖,一直沖到壕溝前,在佛朗機炮的彈幕里大片倒下。
壕溝很快就填平了,抬云梯的后金兵開始沖鋒。
“首登城者,賞一個前程?!崩溲塾^戰(zhàn)的皇太極淡然命令道。
前程是滿清的一種功勛積分制度。清初的前程非常有含金量,奪城、破陣、陣前斬將(敵軍主帥)、絕對優(yōu)勢敵軍包圍下完成既定堅守任務、斷后救主等極其危險的特殊大功,才值半個或者一個前程,而半個前程就能讓普通旗丁進入世襲統(tǒng)治集團成員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