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曾仕強說中國家庭關系

展開

曾仕強說中國家庭關系

作者: 曾仕強 更新時間: 2020-01-08 15:52:20

已完結 簽約 VIP 文化文化研究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為了紀念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我們特推出了曾仕強經典語錄及系列國學經典珍藏版圖書。曾仕強教授深諳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孝經》有著深刻的研讀和理解。本書中,曾教授以建立良好家庭關系為要義,從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導引出孝治的觀念,更是將孝道擴大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曾仕強教授認為:天地是我們的根,父母是我們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飲水才會思源。相信大家的煩惱、痛苦、恐懼和困惑,或多或少都和家庭關系有關,希望你能從本書中有所收獲,探索中國式家庭倫理關系,建立更加和諧、友愛的家庭。

免費試讀 加入書架 去APP,免費暢讀

最新章節(jié)

作品互動區(qū)

大大已收到0個禮物禮物寫的好棒,送個禮物~!

  • 99小說幣

    鮮花

  • 520小說幣

    咖啡

  • 1314小說幣

    鉆石

  • 6666小說幣

    豪車

  • 10000小說幣

    房子

  • 233小說幣

    刀片

推薦票本周票數(shù)

0

還沒有收到推薦票,期待你的鼓勵

投推薦票

月票本月票數(shù)

0

還沒有收到月票,期待你的鼓勵

投月票
我的迷妹等級

還沒人支持Ta·快來做第一人

普通

曾仕強

  • 作品總數(shù)

    0

  • 累計字數(shù)

    0

  • 創(chuàng)作天數(shù)

    0

同類推薦

  • 同異之辯:中德文化關系研究

    曹衛(wèi)東

    本書思索的是在中德文化關系中德國的自我認同與中國作為“異在”之間的張力問題,由此梳理出德國文化史中的中國形象發(fā)展歷程,即一個“異”與“同”從博弈到融合的歷史過程:由17世紀以前在德國文化中作為“異國”的中國,到17世紀作為“異教國”的中國,到18世紀 “異國”和“隱喻”兩種中國形象的并存,再到19世紀中國作為“大寫的他者”,最后達到20世紀德國對中國認識的“自我化”。

  • 絲路鹽道

    楊文遠

    絲綢之路作為東方文明史中最具魅力的文化資源而久負盛名,它是古代中國向世界開放的第一個門戶,也是古代中國得以與西方文明融匯的必要通道。是為此,《絲綢之路》雜志社自2012年以來,組織了多項考察活動,以弘揚絲綢之路優(yōu)秀文化。

  • 茶之書

    (日)岡倉天心

    岡倉天心以一己之力,縱橫捭闔,為我們闡釋了東方文化尤其是日本茶道文化所蘊含的美妙意境。——《紐約時報》在所有講述茶道的書中,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岡倉天心的著述不僅是空前的,今后也很難有人超越他?! 稏|西》雜志我們可以欣賞日本茶道的美,我們可以共同品味藝術殿堂里的人類思想與藝術的精華,然而,當岡倉天心滿懷深情地守護“大和之心”時,難道我們不也應當好好守護我們的“中華之心”?——蔡春華(學者,岡倉天心研究專家)《茶之書》,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書,能讓日本人以及東方人認識自己的文化?!铋L聲(學者,日本文化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