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魏梁風云錄

第二十章 叔侄之爭(三)

魏梁風云錄 V小陵o0 2812 2018-03-08 11:00:00

  翌日清晨,在皇宮的一處偏殿之內(nèi),蕭衍早早的便傳喚來了蕭綜,沖他說道:“你寫的那篇《錢愚論》我看過了,句句都在諷刺挖苦你的叔叔,還誣陷他要密謀造反,我已經(jīng)親自查證過了,你叔叔根本就沒有反意,你可知錯?”

  蕭綜小心翼翼的說道:“太尉蕭宏身居高位,不思為國分憂,只知與民爭利,利用手中權(quán)利貪財暴斂,天下已人人皆知?!?p>  蕭衍大喝一聲:“混賬!弄的天下人人皆知,還不是因為你寫出這種東西!”

  說著便把《錢愚論》書卷仍在地上,對著蕭綜厲聲道:“你心中還有沒有半點親情之念?他可是你親叔叔??!”

  蕭綜沉聲說道:“若枉縱高官貪贓枉法,官場之內(nèi)便會上行下效,民間疾苦就會加深百倍!”

  蕭衍不耐煩的道:“行了,就你會講大道理!朕治理江山的時候,你還沒出世呢!”

  蕭綜一驚,惶恐的道:“兒臣不敢!”

  蕭衍嘆了口氣,說道:“唉,我也知道你是出于好意,但是為什么你總要針對你叔叔?你們叔侄二人不能和睦相處,相安無事么?”

  蕭綜低下頭,輕聲說道:“兒臣知錯,請父皇懲罰!”

  蕭衍看到蕭綜認錯了,一下子也就心軟了,感嘆道:“唉,在這幾個孩子之中,就屬你才華橫溢,辦事牢靠,朕是最喜歡你的,又怎么忍心懲罰你?!?p>  蕭綜心中暗道:機會來了!

  于是蕭綜趕忙雙膝下跪,頭叩地面,虔誠的說道:“父皇對兒臣的關愛,如陽光照耀大地,如春雨滋潤心田。兒臣本愚鈍之才,得父皇教誨后方有今日。如今北魏大亂,戰(zhàn)火紛飛,我大梁得遇千載難逢之機。此正是兒臣奔赴前線,為父皇分憂之時。如若父皇不棄,兒臣愿意親赴彭城,穩(wěn)定徐州,為父皇赴湯蹈火,奪占齊魯之地?!?p>  蕭衍聽的心中大為感動,起身上前,扶起蕭綜,說道:“綜兒,徐州不比江南,如今寒冬將至,我擔心你前去會受苦啊!”

  蕭綜衷心的說道:“兒臣不怕苦!”

  蕭衍眼露贊許,點頭稱道:“好,不愧是我蕭衍的好兒子。你去徐州也好,一來你讓我放心,二來也可以緩和一下你跟你叔叔的矛盾。那就這么定了,一會早朝之時,我便下旨讓慶之護送你去徐州?!?p>  果然早朝之時,蕭衍冊封蕭綜為鎮(zhèn)北將軍,都督南兗、兗、青、徐、冀五州諸軍事。冊封陳慶之為宣猛將軍,率2000人送蕭綜入鎮(zhèn)徐州。

  蕭衍還問了蕭宏的意見,蕭宏聽到蕭綜又高升了,而且拿到了實權(quán),心里本來很不舒服。但是這蕭綜居然主動提出前去徐州,都不用我再費口舌了,高興還來不及,哪會反對呢,吳法壽教他的那套:徐州重地唯有皇子可以鎮(zhèn)守的說辭也就用不上了,于是蕭宏極力盛贊陛下英明。

  蕭衍心道:你這老六,一看綜兒遠離京師,你可就高興了,只是苦了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綜兒了。唉!

  陳慶之這次出行也帶上了楊忠,本來楊忠一點都不想來的,因為徐州形勢已經(jīng)大定,去徐州根本就沒有仗可打,來來回回的又累又沒勁。

  但是陳慶之卻告誡楊忠,不要小看這來回行軍。這要帶多少軍糧,走哪條路線,每日行程多少,夜晚駐軍扎營的方式,選擇的地點,以及散派斥候探測消息等等一些細節(jié)的事情,都十分的有學問,這些都是寶貴的經(jīng)驗,讓楊忠多多了解,好好學習。

  可楊忠哪有心思學這些,自己剛剛新婚,還沒跟呂苦桃甜蜜夠呢,就要被迫跟一群大老粗一起行軍趕路,所以一路上楊忠心不在焉,無精打采的。

  可是大軍行至僅距彭城四十里的時候,突然傳來了緊急軍情:前方有北魏大軍攔截。

  在中軍大帳之內(nèi),蕭綜,陳慶之等人細細的聽著斥候探測來的情報,一片震驚。

  原來攔截蕭綜的北魏大軍竟然達到兩萬多人,并且早就已經(jīng)修建了堡壘等防御工事,一副守株待兔,恭候多時的架勢。

  蕭綜一臉驚恐的沖著陳慶之說道:“北魏大軍竟然十倍于我,并且早就以逸待勞,守侯多時,我們應當如何應對?將軍可有什么良策?”

  陳慶之細心觀察著蕭綜的表情變化,盯著他緩緩說道:“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今日我軍剛到此處,便趁夜襲營。一定讓對方出乎所料?!?p>  蕭綜嚇的張大了嘴巴,震驚的對著陳慶之說道:“將,將軍。你難道沒聽清剛才斥候所報的情報么?按堡壘規(guī)模和物資數(shù)對比分析,加上附近敵方兵馬和斥候的活動范圍來看,對方兵力可能十倍于我們,并且修造了堡壘,還以逸待勞。你主動去攻,不是飛蛾撲火么?”

  楊忠也被陳慶之大膽的想法嚇到了,出主意道:“將軍,不若我們繞道而行,不用跟對方硬拼,想辦法先進入到彭城之后,據(jù)城而守,等待增援?!?p>  陳慶之搖了搖頭,說道:“敵人早就有所準備,在此處修建堡壘工事來攔截,豈能想不到我們會繞路而行的可能?恐怕左右兩側(cè)不論哪路,都會有伏兵埋伏。反到是中軍堡壘,應該人數(shù)不多,我們只有一鼓作氣,殺退中軍,才能以弱勝強?!?p>  蕭綜連忙否定道:“對方兵力太多,就算分兵左右兩側(cè)以防我軍繞道而行,僅中軍留守的部隊肯定也是比我們的人數(shù)多啊。況且左右兩側(cè)是否有埋伏都只是將軍個人猜測,并沒有任何情報的支撐。如果貿(mào)然進攻堡壘,實在兇多吉少!”

  陳慶之淡淡的問道:“那以豫章王(蕭綜的封號)之意,該當如何?”

  蕭綜被問的啞口無言,似乎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撤軍退回南梁。但是蕭綜好不容易使出計策,讓蕭衍認為他跟叔叔蕭宏不和,從而逃離出建康?,F(xiàn)在又要回去,蕭綜的心中可是百般不愿。因為蕭綜始終擔心他不是蕭衍親生兒子的秘密早晚會被人知曉,從而人頭落地。但是眼下不撤軍的話,似乎又看不到其他生機。蕭綜一時心亂如麻,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

  陳慶之看蕭綜沉默不語,便抱拳道:“既然豫章王沒有其他更好的提議,那眼下只有夜襲這一條路了,末將就先去準備了。”說完,陳慶之離帳而去,楊忠等人也跟了出去。

  “瘋了,瘋了!”蕭綜低聲嘀咕道:“這陳慶之簡直是瘋了。我該怎么辦?我該怎么辦?啊,我還是去找文寵、梁話商議一下。”說完也慌慌張張的離帳尋人去了。

  這苗文寵跟梁話都是蕭綜的親信,已經(jīng)跟隨蕭綜多年。在聽完蕭綜說陳慶之不顧勸阻,執(zhí)意要去進攻堡壘的時候,苗文寵輕輕一笑,說道:“主公是擔心陳慶之飛蛾撲火么?”

  蕭綜說道:“難道不是么?這跟送死有什么區(qū)別?”

  苗文寵哈哈笑道:“主公啊主公,這陳慶之要去送死,你就讓他去嘛,這不正合了主公的心意么?”

  蕭綜愣道:“我的心意?”

  苗文寵接道:“不錯!敢問主公,費盡千辛萬苦逃離建康是為了什么?”

  蕭綜答道:“自然是為了保命啊,我不是蕭衍之子的事你們兩個也知道,如果此事泄露出去,我肯定會人頭落地啊?!?p>  苗文寵接著問道:“這徐州之地雖然看上去遠離南梁,但是他日如果武帝蕭衍一旨詔書,召主公回建康,主公又當如何?”

  “這。。。?!笔捑C還沒有很深層次的考慮過這些問題,一時跟不上思路。

  苗文寵接著說道:“世間無不透風之墻,主公非蕭衍親生之子的事情,早晚會傳到他的耳朵里。也就是說叛逃南梁,是或早或晚的事情。那眼下陳慶之執(zhí)意送死,梁軍被北魏擊敗,主公不是正好可以順水推舟,投靠北魏么?”

  蕭綜聽的眼前一亮,自言自語道:“投靠北魏?是啊,對,對,我的唯一出路就是投靠北魏,然后去尋我的叔父蕭寶夤。上次我滴血認親之后,與他互通過幾封書信。有叔父在,我投靠北魏也不會混的太差。”

  于是蕭綜不再阻攔陳慶之夜襲敵營的計劃,還派人鼓舞陳慶之,讓他奮勇殺敵。他蕭綜在大帳之內(nèi)靜候佳音。

  楊忠看到這蕭綜前后反差變化居然這么大,這么快,便詢問陳慶之有沒有感覺很奇怪!

  陳慶之看著楊忠,啞然失笑道:“你難道只看出了這一點奇怪之處么?”

  楊忠低頭沉思片刻,說道:“其實我心里還是覺得有哪里不對勁,但是我卻說不上來到底是什么不對!”

  陳慶之提醒道:“你不覺得這北魏大軍出現(xiàn)的時機跟人數(shù),都太巧合了么?我軍出發(fā)時間跟行軍路線都是十分機密的事情,到彭城去又不只這一條路,為何北魏大軍竟然能早早便知道我們從此處而過?并且提前修造了堡壘?而攔截我們的大軍又恰巧是我方十倍的兵力,這是要全殲我軍的最科學的兵數(shù),多一些則浪費,少一些則不足。說明敵人十分確定,我們只有2000多人。你不覺得奇怪么?”

  楊忠聽的心頭一亮,“是了,就是這些事情太過巧合,我心中也隱隱感覺奇怪。將軍認為這是為何?莫非我軍中有內(nèi)奸不成?”

  陳慶之緩緩說道:“我所率領的這2000人都是我手把手帶出來,向我效死忠的部下。而進軍細節(jié),只在南梁高層幾人之間大致商議過。所以泄露軍情的人已經(jīng)呼之欲出了!”

  楊忠還是沒有想好到底是哪個人,便詢問道:“將軍已經(jīng)確定通敵之人了么?”

  陳慶之笑道:“本來還不確定,但是現(xiàn)在幾乎可以肯定了?!?p>  楊忠問道:“哦?請將軍指點!”

  陳慶之答道:“今趟出兵,我本來打算帶兩萬梁軍加上我的7000白袍軍全部出來的,但是太尉蕭宏卻以兵糧不足,徐州早已歸降無作戰(zhàn)可能的理由,將出行的軍隊縮減到了2000的規(guī)模。所以通敵之事,蕭宏一定是有參與的?!?p>  楊忠不明白的問道:“只是蕭宏么?那蕭綜為何表現(xiàn)的如此反常呢?”

  “至于蕭綜。。。?!标悜c之看了楊忠一眼,接著說道:“我剛才細心觀察他的表情變化,驚恐之情不似作偽,說明他是真的不知道會有北魏的大軍前來攔截。”

  楊忠不解道:“那為何蕭綜從開始極度反對夜襲,到現(xiàn)在又大力支持了呢?”

  陳慶之緩緩答道:“其實早先本來我想找合適的時機向陛下自薦,出兵穩(wěn)定徐州,攻占齊魯。可是沒想到竟然讓蕭綜捷足先登。剛才大帳之中商議對策,蕭綜明明否定了夜襲跟繞道而行兩種方案,那只剩下撤退這一個辦法的時候,蕭綜卻偏偏不肯說,證明蕭綜十分不想回到建康。而再聯(lián)想到前陣子蕭綜出書諷刺誣陷蕭宏,造成叔侄不合的局面。恐怕此次蕭綜是用計策,故意離開建康的。至于離開的原因是什么,我暫時還不清楚。但一定是一個不簡單的原因。而一個人能從開始的惶恐不安,很快變成心中篤定,一定是找到了某種解決的辦法,試想一下如果現(xiàn)在你是蕭綜,你會有什么解決之法呢?”

  楊忠思索片刻后,一臉震驚的道:“莫非?他想投降北魏?”

  陳慶之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恐怕此時,他已經(jīng)有了投降北魏之心,所以在他看來,我現(xiàn)在去夜襲送死,正合了他的心意!”

  楊忠連忙道:“那現(xiàn)在是否派人把蕭綜看押起來?否則他若真的投降了北魏,整個徐州可能都會得而復失!”

  陳慶之嘆了一口氣道:“唉,可惜這些都是我們的推測,即使寫秘折稟告皇上,他也不會相信我們。而此時的蕭綜畢竟還是大梁的豫章王,當朝第一紅人,都督五州諸軍事的鎮(zhèn)北將軍,我若貿(mào)然以下犯上,不僅得不到半點好處,還極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

  于此同時,在敵方堡壘之內(nèi),北魏安豐王元延明,尚書李憲,以及軍中大將丘大千三人正在開懷暢飲。

  元延明一邊喝酒,一邊說道:“這次情報十分精準,那南梁真的就派了2000人護送蕭綜前來徐州。”

  李憲也笑道:“而且那個領軍的陳慶之是個沒打過仗的雛兒!哈哈哈哈。大千居然還修建了堡壘工事,真是有點多余。要我說,直接揮軍碾壓過去,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

  一旁的丘大千恭敬的答道:“小心使得萬年船,這次來的是南梁第一紅人蕭綜,如果我們能擒拿此人,絕對是大功一件!”

  元延明提醒道:“那陳慶之一看我們早就筑好堡壘攔截正面,他會不會選擇繞道而行?”

  丘大千答道:“王爺不用擔心,我早已經(jīng)在左右兩個岔路附近各安插了8000人的伏兵,保證陳慶之不論怎么繞,都不會跑過去的。”

  李憲說道:“這陳慶之沒什么打仗經(jīng)驗,估計一看我們在此地早有準備,明天一早就撤退逃跑了!”

  丘大千笑道:“如果逃跑就正合我意,這次陳慶之帶的都是步兵,我可讓他們先跑一日,只派左右兩路悄悄的包抄合圍。待他們放松警惕之時,我親自率領中軍6000騎兵追殺過去,保證殺的他們屁滾尿流?!?p>  “哈哈哈,哈哈哈!”三人狂縱大笑。仿佛眼前這2000多梁軍,已經(jīng)成了他們待宰的羔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