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樹他們入了獄,冬雪他們也是足足的感受了什么是人情冷暖,沒有好處不相親,人人以己自危不顧他人。
冬雪他們在碧山想找知縣了解情況卻是連人都見不到,最后也只在以前認識的吳衙役了解到,知縣怕是不容易放人的,讓他們另想辦法。
冬雪一行人趕忙回到青州想辦法。然而,沒想到的是,人還沒能去找人幫忙,那些本在青州成衣工坊的親戚,好些個卻怕連累她們,都吵著要辭職走人。盡管冬雪一再告知,并不會累及他們,更用不上他們出錢,讓她們先不要吵鬧,讓自己先去想辦法救人。但是她們也不知從哪里聽來,原本給瘟病出了錢,冬雪他們已經是負債累累了,硬是要走,把冬雪和栗子堵得難出門。
要離開的人還不是少數,許多鄉(xiāng)下來的親友由于以前逃難吃苦吃怕了,都想趁現在日子還行,拿了之前的工錢走人。冬雪見工坊里鬧騰,也便決定趕緊讓他們離開,免得影響自己救人和維持工坊繼續(xù)工作。
一番下來,也就只有她二姑,洪華,還有關師傅一家等二十來人肯留下來。冬雪和栗子感動于他們在危機時刻的信任,把能下放的權力都給了下去,讓他們近日處理門店和工坊的一切事宜。
栗子去了李家,董家商量救人之事,而冬雪則去找了程東遠幫忙。
話說,李家因著李豐年的關系,有些福貨多的股份,自然是愿意想辦法,把人救出來,并保住財產的。聽了碧山工坊里的貨物都被什么人搬走了,就確定了肯定是碧山的知縣跟什么商人合謀了,侵吞他們的私產,氣憤異常。又說這董家,卻是不太愿意出面,雖說私下并不會落井下石,但也不愿意陪同栗子去找碧山陳知縣當面問及大樹他們所犯何事。可見,人之交往都是在利益基礎上的,冬雪他們并沒有什么靠山,在對手情況不清前,董家不愿意直接站在冬雪這一邊,反正對他們來說不幫或幫,都沒有什么好處的。
而冬雪這邊,因程東遠只是守將,并無權力干預地方政務,也是不能直接去讓碧山知縣放人的。只能給冬雪引薦青州知府,在這里下功夫了。然而,雖說不能直接干預,但至少地位在那里,又他的幫助,冬雪還是順利了不少。至少能很快的找到人,了解清楚了事情的始末。
幾日下來,一群人終于明白了大樹他們被抓的緣由。說是因為無故收留流民,結果給縣里招來瘟病,鬧得人心惶惶,且導致縣內15人死亡,應當當負罪責。另外,生產高價產品,謀取暴利,是奸商行徑,應當負罪。
這些不過是一面之詞,完全也可以換個說法的。如果說到災民,即使沒有大樹他們布粥,他們也會在城里滯留乞討,最后也會有人餓死病死,可能更為嚴重。再者說,大樹他們還那了1500兩銀子用于治療病人,那可是功德行為,完全算不算負罪,而是有功。又說高價產品,可不止冬雪他們生產,不管是絲綢還是陶瓷,有的是比香皂味精貴得多的東西。
冬雪聽了柜子叔他們的分析,也就放心了不少,知道了只要能說動知府大人出面,一同去跟知縣大人商量,事情肯定就輕松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