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在紛亂的形勢下,打下地盤是容易的,但要經(jīng)營并鞏固卻是耗時且需要耐心的。
好在有治政經(jīng)驗豐富的朱明,有孟九成制定出來的各項政策,有隨他起事并逐漸成熟起來的穆易、陳道通、胡賬房等人,以及招募而來的越來越多的讀書人。
但在領(lǐng)軍攻打日照縣城前,孟九成還是在佛手灣對著陳道通等人進行了一番叮囑交代。
略帶咸濕的味道遠遠飄來,海風迎面吹來,遠處的藍天白云映照著一望無際的大海。白色的浪花親吻著沙灘,拍打著礁石,飛濺起無數(shù)水珠。
未來的嵐山港,現(xiàn)在還只是個小漁村,但其地理位置優(yōu)越,港口條件良好,著手開發(fā)也是孟九成早已計劃的。
“那里要建房筑舍,以為招待外來商人所用;那里要建倉庫,作為物資囤放之處;那里鋪設(shè)棧橋……”孟九成按照所畫圖紙,一一指點著地方,講述著,“諸位都知道,糧荒將會越來越嚴重,如能從外購糧,既使我軍能夠維持士氣且不斷壯大,又能賑濟流民、活人無事。所以,港口建設(shè)要加緊進行,對外來商人也要優(yōu)渥禮遇……”
“另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興辦鹽場,擴大海洋捕撈,也是解決糧荒的一個辦法。招募船工水手,打造船只,也要加緊進行……”
“有了船只,便可打開與根據(jù)地的水上通路,由中樓鎮(zhèn)走潯河,可直至天湖,人員貨物運輸不知會快捷多少……”
“現(xiàn)在人手是有些緊張,你們多辛苦一些。平常呢,也要多發(fā)掘人才,特別是精通商貿(mào)的……”
說了很多,講了很多,中心思想便是“建港口、招外商、通水路”。至于造船擴大捕撈作業(yè),只能是小型船只,這是技術(shù)、材料、人員的局限,解決起來可不容易。
所以,孟九成也只好暫時把建水師、縱橫大海的宏偉想法束之高閣。就算是以后發(fā)展得順風順水,能夠?qū)P陌l(fā)展水師,沒有七八年、十幾年的工夫,他的夢想也難以實現(xiàn)。
朱明對此十分贊賞,且在外人面前也給予孟九成十分的尊重。把孟九成的交代一一記下,笑著建議道:“以后條件成熟,我看可以單獨建立個類似市舶司的機構(gòu),專管對外的商貿(mào)?!?p> 孟九成想了一下,立刻應(yīng)允,笑道:“朱大人的建議實在是太好了。我想,可以把市舶司改稱海關(guān),并制定出檢查、征榷、抽解、貿(mào)易等事務(wù)的規(guī)章制度,通曉商人得知?!?p> “叫市舶司確實不妥。”朱明沉吟了一下,說道:“便用將軍所取的名字,叫海關(guān)吧!”
“將軍,卑職覺得,對能招徠商人前來貿(mào)易的人員,是不是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一個年輕文士躬身說道:“很多流民選擇南下避亂,若是知曉能得錢財,必會出力宣傳,或是積極招徠。”
孟九成眼睛一亮,認真打量了下這個年輕文士,不掩贊賞地說道:“好,這個辦法好。你,叫梁文棟是吧?”
“是,卑職梁文棟?!?p> “嗯,好好干?!泵暇懦捎昧c了點頭,“以后多提建議,還要多向朱大人請教,他的治政經(jīng)驗可是寶貴財富?!?p> 朱明捋須微笑,知道這是孟九成的尊重,也有希望他多提拔這個梁文棟的意思。
“既無別事,某這便要走了?!泵暇懦上蛑娙斯笆譃槎Y,“地方初占,便勞煩諸位多多辛苦,盡快經(jīng)營治理得穩(wěn)固了。”
眾人趕忙還禮,目送著孟九成走向親兵,接韁上馬,回身招手,然后絕塵而去。
“孟將軍于亂世中崛起,仁心愛民,且屢戰(zhàn)屢勝、未嘗有敗;雖然年少,卻又思慮周詳,善納諫言,實真英雄也!”梁文棟似是恭維,似是感慨,開口發(fā)聲。
朱明點了點頭,說道:“亂世造英雄,時也運也。你等今日竭誠報效,以后也定少不了個好前程?!?p> ……………
憑什么讓人報效,憑什么讓人追隨你,是穿越者的王霸之氣,還是你讓他們看到將來的希望?
榮華富貴,大好前程!這對于連兩個縣都沒有完全控制,手中只有不到一萬人馬的孟九成,即便許下承諾,真的就令人信服嗎?
率領(lǐng)大隊出發(fā),騎在馬上的孟九成和師父王忠峰邊說著話,還有些胡思亂想。
“將軍?!表n守仲從后面催了催馬,落后孟九成一個馬頭,謹慎地開口說道:“我軍攻占日照縣城當無意外。之后呢,卑職覺得可趁勝繼續(xù)北進密州(現(xiàn)諸城),或是向東攻取莒州,拓展戰(zhàn)略空間。”
孟九成笑了笑,用馬鞭輕輕抽打著戰(zhàn)靴,緩緩說道:“韓統(tǒng)制,照你看,我軍日后將如何自處?是繼續(xù)獨立發(fā)展,還是投附紅襖軍,或是附宋、附金?”
韓守仲只是稍微停頓,便開口回答,可見他是考慮過這些的。
“金國衰落,已經(jīng)很是明顯,有如漏水的船,難以長久,誰還想跳上去?紅襖軍烏合之眾,難以成事;宋廷軟弱,恐因懼金而不見容。”韓守仲一下子否決了三個,孟九成卻知道他說得沒錯。
韓守仲看了一眼孟九成不置可否的樣子,繼續(xù)說道:“卑職覺得獨立發(fā)展以觀時局變化,是為上策;中策呢,便是投宋,以宋之錢糧供養(yǎng)軍隊;若投宋不成,反投蒙古,或也是可選之路吧?”
北地義軍因為民族的關(guān)系,自是以投宋為第一選擇。但歷史上,南宋朝廷只是利用,卻不信任,分化瓦解、錢糧控制、挑拔相攻等手段無所不用。終使部分義軍為之心寒,如石珪、嚴實等便轉(zhuǎn)投蒙古。
而當時人們的國家、民族觀念尚不完全,在某些人看來,投蒙的目的是抗金,也就是以抗金大業(yè)為重。
對此,孟九成當然是不贊成。可宋廷對“歸化人”的不信任,對武人的猜忌,對義軍又利用又壓制分化的矛盾,種種愚蠢、短視、作死的行為,也確實很令人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