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戰(zhàn)國霸天下

第017章:用之除之

戰(zhàn)國霸天下 石慌 3814 2017-02-09 14:32:17

  ——(今日加更,求推薦票,收藏支持~~~~)——

  “孫氏、石氏、寧世、孔氏、北宮氏、南氏?!毙l(wèi)崢持酒杯微微搖晃,喃喃自語。

  這些便是數百年來依附在衛(wèi)國的世卿世祿貴族。

  除了孔氏以外,其他老世族基本出自姬姓公族,這些世卿貴族利用他們手中享有的世代居官位的政治優(yōu)勢和采邑(食邑、小邑)的經濟地位以及率軍出征討伐的軍事實力,充分的開拓家族能夠享有的權力空間,久而久之,衛(wèi)國國政便成為這些卿族大家輪流執(zhí)政的狀態(tài),君權榜落,形成了世代為卿的局面,有的家族甚至出現(xiàn)“九世為卿”。

  這樣的壟斷局面直接導致無數寒門報國無門,典型如吳起這樣的曠世大才,卻報國無門而無奈的奔走他國。

  衛(wèi)崢很清楚,想要在這大爭之世,以今天在夾縫求存中的衛(wèi)國為根基同天下諸侯爭雄,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失誤,同時也不能放過任何一次圖強崛起的良機,要做到這樣的程度,莫不把中原天下的“時”與“勢”結合起來發(fā)揮并利用到極致才有可能,鬼谷一派,春秋戰(zhàn)國以來,名人輩出卻沒有一個能夠勝任。

  而今的衛(wèi)崢盡得鬼谷絕學,集大成者,再借助后世為人的優(yōu)勢,或可在這不可能的局面中力挽狂瀾。

  只見他心中喃喃自語道:“此時此刻的衛(wèi)國要爭雄,必須要兩頭并進才行,對外邦交上與諸國周旋,現(xiàn)在與秦國互盟,當今中原諸國恐秦東出,其中與秦國接壤的魏國最甚,有秦國這道護符,從魏國身上咬幾口,即便震怒也得忍著。第一次合縱攻秦馬上就要開始了,結果以失敗而告終,魏國又一次重創(chuàng),那么我可以進一步在背后膈應魏國,在第二次合縱攻秦結束前,魏國肯定不會興兵。”

  這是衛(wèi)崢應對外部局勢的第一步方略,心中已經有了大致的方針,想著想著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旋即又開始思考衛(wèi)國內部的問題了,“對外以借勢擴張為主,對內便要用時圖強,時間寶貴不能浪費,衛(wèi)國圖強必然要變法,而變法最大的阻力便是那些卿族貴胄。”

  一想到卿族,衛(wèi)崢就感覺有些頭疼,這些蛀蟲寄生在衛(wèi)國上下,如蛆附骨一般,不鏟除跟本不用想什么圖強爭霸天下。最堅固的堡壘崩塌之由都是來自內部,內部不穩(wěn)不一致,什么大事都做不成。

  衛(wèi)國近七百余載,卿權與君權的角力幾乎貫穿了五百多年,剪不斷理還亂,卿族隨著實力的強大,與公室的關系便從依賴、附庸轉為控制、削弱,進一步玩弄朝政與鼓掌之間,到最后卿權進化為君權。

  衛(wèi)崢必除掉的如孫、寧兩族便是廢君的專業(yè)戶,獻公被廢立公子殤便是孫氏從中作梗,這兩大卿族雖然不如春秋時期那般不可一世,一度被夷滅之后再度死灰復燃,到了現(xiàn)在又一次步入衛(wèi)國朝堂,可見衛(wèi)國內部的腐爛程度簡直發(fā)指,已經到了重病非嗑猛藥不可救的地步了。

  “既要用這些卿族,又要鏟除,須得想個兩全其美一舉多得的法子,而且不能拖,又急不來……”衛(wèi)崢心道,仔細想來,肅清內部比對外更加棘手,但不得不解決。

  “君侯,孫谷、寧元、石昊三位大臣求見?!本驮谶@時,侍女玖兒躬身說道。

  “宣——!”衛(wèi)崢聞言當即收斂了思緒,準備飆戲了,于是醞釀了一番。

  “老臣拜見君上!”孫谷、寧元、石昊三人進來之后便俯禮一躬道。

  “免禮吧,三卿有事為何不再朝堂稟奏?哦,先請入座吧?!毙l(wèi)崢漫不經心的說,言語間清淡,神色頗有些頹靡不振。

  孫谷三人席地而坐便面面相覷,心道你就那樣拂袖了去讓老夫怎么稟奏?再說了,商議的事情也不能在朝堂之上妄議。

  “回稟君侯,老臣有一惑不解,懇請君上解惑?!睂O谷叩禮而說道。

  “孫卿有何不解?”衛(wèi)崢問道。

  “君侯廷前所言天賜良機似乎頗有深意?!睂O谷接著問道說道。

  “爾等不愿伐戰(zhàn),天賜良機又有何用?”衛(wèi)崢若無其事的說道,與之前在大殿那個論功行賞時的君侯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這……”三人不知道該如何說起,就在這時,衛(wèi)崢忽然從座上起身走到側柱內面懸掛的一張錦帛大地圖,三卿見狀也立刻起身跟去。

  衛(wèi)崢先指了秦國、再指了魏國、而后又指了楚國,最后把大手落在襄陵城,隨即收手看向三卿說道:“何為天賜良機?今之天下大勢,強秦而諸侯懼,我與秦國互為鐵盟必然天下側目?!?p>  “三位愛卿難道還不明白嗎?當真以為本侯面掛哀傷是在演戲嗎?殊不知,這既是一道護身符,也是一道催命符啊,衛(wèi)國當下唯有大爭這一條路方可存國,本侯言衛(wèi)國危急存亡之秋并非危言聳聽,連小小的中山國亦在竭力爭世,大爭之世,不爭必亡矣——!”衛(wèi)崢嘆息了一番,無奈的搖了搖頭。

  不等三人深思,又指著地圖說道:“魏國與齊國自桂陵、馬陵兩場大戰(zhàn)皆敗后便徹底喪失中原霸主地位,名將龐涓戰(zhàn)死,西面又被秦國大敗,魏國連連重創(chuàng)之際,其世仇楚國趁機發(fā)難揮軍北上,此時此刻楚魏于襄陵展開大戰(zhàn),魏國必敗矣?!?p>  說罷,衛(wèi)崢狠狠的拍了一拍地圖上的魏都城大梁,再看向三人進一步說道:“今此魏國,四面樹敵,四面皆敵,可謂是人人喊打。再看本屬于我衛(wèi)國封地的朝歌、虛、寧新中、平陽等城池無太多魏軍駐守,衛(wèi)國兵微將寡不假,但奪之亦可輕而易舉,傾國之力亦是不可小覷的力量。原本屬于我衛(wèi)國的封地,收回來是名正言順,符大義,合法理?,F(xiàn)在我與強秦互為鐵盟,我收回封地魏國若敢伐我,秦國必然抓住此結盟名義興兵東出伐魏,取其西境之地。”

  “魏國的確不懼怕我,但他老魏王怕秦國啊,伐我便給了秦國伐魏的借口,出師有名耳?!闭f到這里,衛(wèi)崢看向三人,道:“三位愛卿以為老魏王敢興兵伐我嗎?此不為天賜良機呼——?”

  “再者——!”衛(wèi)崢緊接著指向楚魏兩國交戰(zhàn)的襄陵城地帶,說道:“此時此刻,魏楚兩國大軍在襄陵城僵持不下,然魏國兵敗卻也只是時間問題,倘若我在此時突發(fā)奇兵南下,入魏境截獲魏國運送前線的糧草輜重,如此一來,我既可以奪走一批豐盛的糧草輜重,又能乘此機會交好楚國,再次重創(chuàng)魏國,可謂一舉兩得也?!?p>  衛(wèi)崢調轉視野看向地圖,目光聚焦在魏國境內,道:“且不說我可與魏國兩大世仇之秦、楚交好便可震懾魏國這一條。倘若魏國執(zhí)意要伐我卻也沒多少兵可用矣!魏國,天下四戰(zhàn)之地,加之魏國近百年來四處征伐,處處結仇,以一國竟是把天下諸國幾乎得罪了個遍,北要防趙、西更要防秦,南部正于楚國交戰(zhàn)正酣,東有太行屏障,卻還有齊國這個新仇?!?p>  “我舉傾國之力,全民皆兵亦可整肅大軍數萬以守國,魏國沒有十萬大軍何言敢輕易破我國?我衛(wèi)傾國之力不可久戰(zhàn),今此魏國便能久戰(zhàn)?魏國鐵了心伐我,沒十萬大軍數月鏖戰(zhàn)是萬萬不可破敵,然其行必使魏國某處為空虛而遭諸雄窺伺,他若興兵伐來,我不會求救秦國?魏國敢賭?即便想要滅衛(wèi),秦國又會坐視不理之?秦王巴不得魏國興兵伐衛(wèi)?而楚國會坐視秦國做大而不理嗎?東面的齊國會眼睜睜的看著衛(wèi)國被滅,西面緩沖消失的局面嗎?”

  “三卿且看我衛(wèi)境!”衛(wèi)崢又說道,此時此刻,孫寧石三卿一愣一愣的看著,衛(wèi)崢這一連串的反問之論委實震驚了他們三個,他們沒有想到年紀輕輕的衛(wèi)崢竟然有如此見地,這才想起了他流亡在外二十年年,師承鬼谷,此番一言一行無不展示兵之大家的見解。

  衛(wèi)崢指著衛(wèi)國境內,說道:“衛(wèi)國,何以存國至今?最不可忽視的一點便是所處之地,衛(wèi)之地界,居中原天下中,四戰(zhàn)之地,富碩之地,亦是必爭之地。正是因為地處如此險地,我衛(wèi)國才得以存國至今,誰也不敢滅,何也——?”

  “因為中原諸雄都想要這塊地?!毙l(wèi)崢咧嘴一笑,道:“齊國想要,魏國想要,趙國想要,楚國亦是想要,就連宋國也想窺視。正是因為天下諸國都想滅我衛(wèi)國而代之,要卻又不敢要不敢滅,都想要致使都要不了,衛(wèi),得已國存至今矣——!”

  衛(wèi)崢并未說假,當今天下雖然四處征伐將起,各國交戰(zhàn)頻繁,卻也不敢有滅國之心,魏國和趙國就是最好的教訓,天下七雄都有能力滅衛(wèi)國,卻是不敢,這是塊肥肉也是一塊燙手的山芋,至多讓其俯首稱臣,附庸納貢。

  衛(wèi)國處于四戰(zhàn)之地,必爭之地,雖陷于危險之中,恰好也因此在無形中保護著衛(wèi)國,最危險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句話用來形容衛(wèi)國最合適不過了。

  可嘆的是,衛(wèi)國上下的一幫掌權的世卿貴胄戰(zhàn)戰(zhàn)兢兢,竟沒有一人看清其中的要害而不知左右逢源,縱橫捭闔,反而隨便被諸雄恐嚇一下就嚇的個半死,誰強便附庸誰,如齊國成為春秋霸主時便附庸齊國,魏國稱霸中原便附庸魏國。

  現(xiàn)在衛(wèi)崢執(zhí)掌衛(wèi)國,在天下人看來,不過是從魏國的懷抱投向了秦國罷了。

  “三卿以為,此等是否可謂千載難逢之良機?”

  說到這里的衛(wèi)崢在此看向三人,此時此刻,孫谷等人呆若木雞,局勢一番梳理下來,清晰暢明,三人頓時清透明朗,同時內心也涌起了激動。

  確實天賜良機啊,衛(wèi)崢這么一說才知道衛(wèi)國為何真正不滅而得以存國至今的原因。

  那么奪回失地有機會!割讓的地還有自家世族的封地能夠收回來,三卿壓制心中的激動,而孫谷故作擔憂的說道:“君侯,若是伐魏,可如此一來,便徹底得罪了魏國,再也沒有回旋之地,魏國若緩過這口氣,魏王震怒之下興兵而來,我等何以拒敵呼?”

  衛(wèi)崢的描繪固然心動之至,但也得有福氣消受才行啊。

  “魏國再也緩不過來了。”衛(wèi)崢悠悠嘆息道,看三人微愣不解,便補充道:“至少五年無力興兵伐我,給我五年時間,本侯必能訓練一支足以抵抗魏國大軍的精銳之師以保國!”

  “三位!”衛(wèi)崢忽然轉身向三人躬身合手禮道:“姬川不想做亡國之君,姬川最大的志向便是希望能讓衛(wèi)國重回武公盛世乃至中原爭雄,如今千載難逢之機近在眼前,如若錯過,就再也沒有此等良機。大爭之世,衛(wèi)國,錯過了太多崛起良機,這已經是最后一次,言盡于此!”

  說罷,衛(wèi)崢抬頭看向三位,此番情景,衛(wèi)崢那雙目流露出來的感情之真摯,發(fā)自肺腑,就連這三卿被這情感渲染之下也動了惻隱之心了。

  但真正觸動這三人心弦的是武公基業(yè),中原稱雄的誘惑。

  誰想偏居一偶而在列國夾縫求存?不僅僅是國君難受,舉國亦是難受,他們這些世卿貴胄也不好過啊,衛(wèi)崢要是能夠開創(chuàng)一番偉業(yè),那是衛(wèi)國上下都能受益。

  至少,三卿是這么認為的。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