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昆侖山下聚集的生靈蜂涌而至,俱入那陣內(nèi)以驗(yàn)心性,期翼跳出大陣,拜入闡教做那元始圣人的入室弟子,學(xué)習(xí)玉清妙法,修成仙家法體,從此逍遙于天地之間,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有圣人這座大靠山,也多了一層性命的保障。
可是圣人所立幻陣何其厲害,入陣檢驗(yàn)心性者大多被困于陣內(nèi),而不自知,只有十三位修士憑借大毅力、大智慧一路遇山登山、遇水過水,憑借過人的天資,堅(jiān)韌的心性一舉跳出大陣,來到元始圣人的座前。
這十三人分別是燃燈、廣成子、俱留孫、文殊、普賢、慈航道人、道行、靈寶、清虛、太乙、玉鼎、赤精子、黃龍,元始看見這十三人也是很滿意,但見到燃燈之時,卻是愣了一下。
燃燈乃是天地初開時形成的先天靈棺所化形,本體乃是一口巨大的靈柩,因靈柩對應(yīng)天象,靈柩尾端常年燃有一盞靈燈,故這先天棺材所化之修士自稱為燃燈道人。
燃燈此時已是大羅金仙后期修為,而且他還是當(dāng)初與元始一起在紫霄宮聽道的三千紅塵客中的一員,只是當(dāng)初不過是大羅金仙初期修為罷了,沒想到此次前來拜師的竟然還有他,元始倒是有些犯難了。
元始掐指一算,燃燈的確與他有師徒緣分,但當(dāng)初好歹也是一起在紫霄宮聽道之人,雖然元始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圣,但與燃燈之間,稱一聲道友也不為過,將他收入門下,卻也不知如何安排才好。
元始只能對燃燈說道:“燃燈道友,你我同在紫霄宮中聽道祖講道,我又怎能收你為徒,道友已是大羅金仙修為,又何需我來學(xué)我玉清仙法,實(shí)在有些辱沒道友身份?!彼^伸手不打笑臉人,燃燈既然放下面子前來拜師,元始自然不能失了禮數(shù)。
燃燈拜道:“圣人在上,燃燈不過一介大羅金仙,哪敢與圣人稱呼道友,在下一心求道,還請玉清圣人能收我為徒?!睆V成子等人也沒想到,燃燈竟然如此來頭,倒也意外。
元始見此,只好作罷勸退燃燈的念頭:“既如此,那我便收道友為記名弟子,我與道友算是有半師之名,道友可為我闡教副教主,可管理日后闡教外門弟子,吾之弟子也需尊稱道友一身老師。”
再看向廣成子這十二人,其中玉鼎與赤精子乃是先天晶石所化,而黃龍則是龍族,元始雖不喜妖族,但黃龍已經(jīng)闖過大陣,他也沒有多說什么,至于剩下的俱是人族,這倒讓元始很是意外,而這十二人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闡教十二金仙了。
當(dāng)然除了這十三人,元始天尊也收了數(shù)十名外門弟子,其中比較有名的便是南極仙翁了,這些人歸屬外門,有燃燈這個闡教副教主來管理,倒也省了元始不少事。
相比于元始,通天挑選徒弟便沒有那么麻煩了,只是布下一座大陣,考驗(yàn)拜師者的心性,過得此陣這,他便從中挑選一些資質(zhì)上佳的收為弟子,其余的都收為記名弟子,歸入截教外門。
一來二去,通天竟然一下子收了近千名弟子,其中就有很多日后有名的,像多寶道人、金靈圣母、無當(dāng)圣母、龜靈圣母、趙公明、三霄等等,其中還是以妖族居多。
收徒完畢,元始與通天便為弟子傳授各自道法,一開始倒也相安無事,可時間一久,問題就來,偌大一個昆侖山,竟被搞得有些烏煙瘴氣,哪里還有當(dāng)初仙家福地的景象,而且兩教弟子之間多有摩擦。
元始見此,訓(xùn)斥道:“通天,你好生不明道理,收徒也罷了,怎的胡亂一氣,竟收了千人弟子,最不該的卻是靈妖摻雜,多為飛禽走獸類畜生,天道有序,收徒講究資質(zhì)與機(jī)緣,怎似你這般,不如遣散大部,留下少許,傳得道統(tǒng),卻也夠了?!?p> 通天一聽,心中頓生不快,元始竟然直呼其名訓(xùn)斥,他怎能不惱怒:“原始,你莫欺人太甚,大道三千條條可證大道,我愿讓我的道傳給這洪荒眾生,卻不似你那般敝帚自珍,平時我不與你計(jì)較,今次我收徒你也要指手畫腳,真?zhèn)€以為我怕了你不得?!?p> 自從收徒一來,闡截兩教一有沖突,元始天尊總是把過錯放在截教身上,通天顧于兄弟情分,便一再忍讓,沒想到今日元始竟然如此說他,通天自然忍不下去了。
通天這么一說,元始自然也動怒了,二人一時間爭執(zhí)不下,卻聽老子聲音傳來:“你二人也莫再爭吵,各人有各人的道,道不同而已,有什么好吵的。”卻是老子帶著玄都回來昆侖山了。
元始見老子領(lǐng)著一人族回來,便開口說道:“大哥,這便是你收的弟子嗎?倒是根骨奇靈,天資不凡,不似三弟這般亂收一氣,把這昆侖山弄得烏煙瘴氣,哪有往日景象。”
通天一聽元始之言,頓時大怒:“好好好!既如此,那我便搬出昆侖山就是,我?guī)чT下另尋安身之所,好像誰稀罕這昆侖山是的?!闭f完,通天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召集截教弟子,不多時便離開了昆侖山。
元始見通天離去,心中也有些后悔,但礙于面子,又不好意思留他,只能看著天庭離去,不過想到日后昆侖山可以清靜些,元始的心情也好了一些,畢竟元始一直當(dāng)昆侖山是自己的家,自然希望家里整潔些。
老子見通天離去,嘆了一口氣,說道:“既如此,那我也另尋一道場,昆侖山雖好,但卻只能承載一位圣人大教氣運(yùn),這昆侖山便留給二弟吧!”說完領(lǐng)著玄都又離開了昆侖山。
元始呆了,沒想到他這么一鬧,竟然使得他們?nèi)值芊至思?,著?shí)心中后悔,但礙于臉面,他又不愿道歉,只能看著老子離去,但想到日后昆侖山就是他一個人的了,心中卻也很是開心。
老子離開昆侖山后,便帶著玄都回到了首陽山,在首陽山中建了一座八景宮,日日就與那玄都講道,閑暇就開爐煉丹,日子過得倒也清閑,而圣人入主首陽山的消息一傳開,便又有不少人慕名前來拜師,但卻無人得見老子一面。
而通天帶著門下弟子離開昆侖山后,便來到了東海之上,尋得一處仙家島嶼,名為金鰲島,略施法術(shù),在島上建起了一座碧游宮,擺下道場,自稱靈寶天尊,為日日講那上清道法,凡來聽者,有緣收之為徒,無緣卻也不驅(qū)趕離去,漸漸地,截教便有了萬仙來朝的跡象。
三清分家,這等大事,自然當(dāng)洪荒眾生大為震驚,也有不少人為之高興,其中就有西方的接引與準(zhǔn)提二圣,西方貧窮,二人立教許久,所收徒弟也極為有限,親傳弟子也只是藥師、彌勒等寥寥數(shù)人。
二人一聽三清分家,也是大喜,準(zhǔn)提笑道:“如今三清分家,確實(shí)我西方大興只是了?!睎|方富裕,生靈眾多,不似西方,自羅睺自爆之后,西方貧瘠,雖然有接引和準(zhǔn)提時常治理恢復(fù),但與東方卻還是相差甚大,以致洪荒生靈不愿來西方居住。
接引淡笑道:“我西方遲早會興,只是如今巫妖勢大,而且三清只是分家,三人情分尚在,并未徹底決裂,我西方教東進(jìn),三清必會一起阻擋,我西方教想要大興談何容易啊!”
準(zhǔn)提一聽也是憂容上面,嘆氣道:“看來還是要從長計(jì)議啊。”之后眼中精光閃動,確實(shí)不知在謀算什么,接引見此,也沒有多說什么,他生性好靜,倒與日后的苦行曾差不多,西方之事多有準(zhǔn)提謀劃,他只是背后支持罷了。

神仙愛凡塵
先發(fā)一章,第二章盡量中午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