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古城詩會
劉全有長得喜慶,嘴皮子也利索,不等趙彥答話,又對其身后劉景等人自我介紹道:“小弟衡水劉全有,字雙全,諸位兄長稱呼小弟表字即可。”
劉景等人見他一副自來熟的樣子覺得有趣,況且又是趙彥的故人,便也與其稱兄道弟的自我介紹了一番。
隊伍里面又增加了一位重量級人物,趙彥扭頭看向那名青年書生,正要詢問能否帶小胖子一起上去,那書生已然會意,不等趙彥開口,便請手道了聲請上樓。
二樓的人同樣不少,不過還有些空座,幾個人尋了張桌子坐了下來,隨后有跑堂的小二端來茶水糕點,幾人便一邊飲茶,一邊談些逸聞趣事,倒也顯得很是自在。
過了小半個時辰,樓下已不再上來人,放眼看去,二樓怕是滿滿當(dāng)當(dāng)坐了近二百人,至于更為寬敞的一樓,想必人數(shù)會更多一些,也不知發(fā)起文會的康公子是何許人物,竟有這么大的能量來承辦文會。
幾人正聽旁邊一桌的人討論這文會發(fā)起者,也就是那位康公子,隨后就聽樓下傳來一陣嘈雜的寒暄聲。
片刻后,樓梯上走上來一群人,為首的是一名身著錦衣華裳的青年公子,他長相雖然一般,但是有身上做工考究的華服相襯,倒也顯得有些不俗。
“諸位,在下姓康名權(quán),字長衡,此次古城詩會就是由在下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友人發(fā)起,多謝諸位才俊賢達(dá)撥冗前來,在下不勝感激?!笨禉?quán)上來后四下一拱手,說的話大方得體,頗得在場之人好感。
康權(quán)在臺面上講些場面話,趙彥則聽著旁邊一桌人的悄悄話。
“路兄,這康公子是什么來頭?竟能組織起這么多人來參加文會,他身后那些人中,好像有不少是府城中文名頗盛的名士才俊吧?”
“龍兄,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倒拥淖娓改耸侵率硕嗄甑那岸Y部康侍郎,據(jù)說這康家原本也不是真定府人氏,而是正德年間從文風(fēng)鼎盛的南直隸遷來的。這位康公子自小被康侍郎耳提面命,研讀圣人之學(xué),可謂是才高八斗、學(xué)富五車,只是屢次想要參加科舉,卻被康侍郎以其德行學(xué)問尚不足為由拒絕了。
雖說沒在科場中博得功名,可是這位康公子的名氣卻是越來越大,號稱真定府第一才子,素與府城內(nèi)外的名士一起呷妓風(fēng)流,吟詩作賦。今年或許是康侍郎松了口,這位康公子參與了縣試,并被縣尊擢為了案首,聽說連府尊見了康公子的文章都夸贊了幾句。
家世顯赫,又是真定府第一才子,所以康公子舉辦的文會,每次都是從者如云、應(yīng)者如雨。如今我等能上得這二樓,若是說出去,那也是一番值得夸耀的事,龍兄覺得是也不是?”
“是極,是極,路兄所言甚是。只是參與文會之人這么許多,又該如何切磋學(xué)問呢?”
“龍兄,此乃詩會,既是詩會,自然是以作詩為主,康公子身后那些名士便是公正與品鑒之人。其實,真要說起來,也算是我等沾了這位康公子的光?!?p> “哦?路兄此言何解?”
“龍兄,你想啊,此次參與詩會的人何其之多,大半又是來自府內(nèi)的各州各縣,若是你我能做出一兩首出彩的詩,必然可以借著這些人的嘴,將你我的名聲傳揚出去,甚至連主考府試的府尊也會對你我有所耳聞,豈不美哉?”
“妙極,還是路兄看的透徹,小弟不如也?!?p> 悄悄話趙彥聽完了,那位康公子的場面話也說完了,等他入座后,便有一名他的小弟站出來說道:“諸位,在下莫原,能得康公子相邀參與這古城詩會,在下榮幸之至,想必諸位心中也是一般,不過文人相輕自古而然,這既然是詩會,自然是要以詩會友,以詩來決出個高低來。真定城自晉時建成,距今已有千多年矣,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千年古城,故事頗多。在下覺得,我等今日這第一首詩,不如便以這古城為題如何?”
眾人轟然叫道:“大善?!?p> 趙彥從盤中拾起一塊糕點塞進(jìn)嘴里,百無聊賴的想到:文人就是矯情,好不說好,只稱善,要是沒有文言文素養(yǎng)的人聽了,肯定不知道這些人在說什么。
眼見群情響應(yīng),莫原很是高興,隨后其壓了壓手,又道:“既然如此,諸位桌子上都附有筆墨紙硯,待將詩句錄于紙上后,自會有人前去收取,之后則由幾位府城中德才兼?zhèn)涞馁t士品鑒,最后選出最為出彩的十首詩句傳唱。另外,天長日短,我等時間不多,便以一炷香的時間為限,諸位請開始吧?!?p> 小胖子劉全有還從未參加過這么多讀書人聚集的文會,此時雖然心中興奮,卻也知道這是個出名的好機(jī)會,是以花了不少的心思才將詩寫好,等他抬頭的時候,卻見趙彥幾人早已將詩做好,并寫在了紙上,不由贊道:“幾位兄長真是七步之才,小弟苦思冥想才想出一首詩,比之幾位兄長卻是多有不如。”
劉景與這個小胖子頗為投緣,聞言笑道:“非也,此前我等初至府城時,除了錢兄抄襲前人舊作外,其余人等已然有感而發(fā)各自做了首詩出來,此時不過是將之前所作之詩抄錄在紙上罷了。”
錢良才幽怨說道:“劉兄,我后來不是又補(bǔ)上了一首詩么,況且我還是那句話,天下讀書人是一家,偶爾將前人之學(xué)拿來所用,何言抄襲之說?!?p> “哈哈,錢兄你這是歪理,可不能把雙全賢弟帶壞了?!眲⒕稗揶硪恍Γ饺諢o事他最喜與錢良才逗嘴了。
一炷香時間后,有小廝將桌上的片紙收走,偶爾有人會抱怨兩聲作詩時間太短,卻也無傷大雅。
負(fù)責(zé)品鑒詩句的七八名賢士大多胡子一大把,都是府城中年高德劭、學(xué)識淵博的長者,閱覽詩句的速度倒也不慢,同樣是一炷香左右的時間便已看完,隨后又將手中的幾頁紙交換著看了幾眼,最后定出了十首他們覺得最好的詩句。
莫原手持那一疊紙張,大聲道:諸位,這十首詩句已是甄選出來了,這就由在下吟唱一遍,以供諸位品鑒。
莫原正要吟唱,不想坐在二樓窗邊的一名士子突然揚手打斷道:“且慢??敌?,莫兄,府學(xué)的祝教授好似正在樓外街上,不若我等將其請來一起品鑒如何?”
康權(quán)與莫原聞言面上一喜,來到窗前向下看了一眼,府學(xué)的祝教授果然正自樓下經(jīng)過,他二人也不好在窗前呼喊,免得失了禮數(shù),只得三步并作兩步下了樓,過了一會兒,果然將那位祝教授給請了上來。
官學(xué)的教授、學(xué)正、教諭掌教導(dǎo)諸生之責(zé),而考中了秀才的讀書人都要入官學(xué)讀書,況且祝教授德高望重,一直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為己任,是以所有人對待這位祝教授都執(zhí)禮甚恭,也都期望著自己能在其面前露一把臉,結(jié)個善緣,哪怕其他州縣的士子們也不例外。
這位祝教授身邊依舊帶著那名老仆,上得樓來后面對眾多士子的吹捧之詞,表現(xiàn)的很是淡然,四下施禮后便在那七八名賢士的簇?fù)硐伦讼聛怼?p> 祝教授此行乃是前去府衙找韓知府,為的是昨夜街頭有人公然吟唱‘yin詞艷曲’之事,韓知府聽聞后也是義憤填膺,只是祝教授昨夜并未看清那些輕浮放dang之人的面容,所以兩人商議后,也只能決定暫時先發(fā)一篇正風(fēng)氣的布告罷了。
等到從府衙出來,路過聚華酒樓的時候,祝教授被康權(quán)與莫原攔住,并被二人極力邀請上樓一敘。
聽到此次參加詩會的有幾百人之多,這位祝教授便動了心思,那二人的聲音他到現(xiàn)在還有些印象,若是能在這詩會上恰巧碰到昨夜那幾名輕浮之人最好,若是碰不到,也可以借機(jī)在眾多士子們面前說教一番,借此正一正風(fēng)氣,這正是其職責(zé)所在,所以祝教授也不推辭,徑自跟著康、莫二人上了酒樓。
祝教授上來之后,劉景與錢良才二人方才的淡定頓時不翼而飛,趙彥與張文淵見他二人猶如鵪鶉一般縮頭縮腦,好笑之余便與他二人換了座位,讓二人背對著祝教授,如此方才安定了些。
詩會在莫原的主持下繼續(xù)進(jìn)行,有祝教授在旁,這詩會又是由他主持,相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露臉機(jī)會,故而他的神情更顯興奮,吟唱起詩句來也更為賣力。
“雁影江流隔,猿聲燕塞長。古城遙落日,歧路滿秋霜?!蹦赀@第五首詩后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此乃冀州此次縣試案首姜幼斌姜公子所作,此詩意境極佳,在下自覺很是喜愛。”
一名身材頎長,面容俊朗的青年士子聞聲站了起來,先是四下拱了拱手,隨后說道:“在下冀州姜舒,字幼斌,拙作粗陋,讓諸位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