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剛朦朧亮,娘就叫醒了大哥、二哥、二姐和小米,今天要去鎮(zhèn)上賣野雞蛋。昨天晚上商量誰去鎮(zhèn)上時,本來是讓大姐、大哥和二哥去的。但是,因為蛇的事情不想讓大姐知道,小米自己也想去鎮(zhèn)上看看,就找出各種借口,使出撒潑打滾的技能,最終能跟去鎮(zhèn)上,還把大姐留了下來,卻沒能阻止的了二姐跟去。因為二姐也是各種說服兼撒潑打滾,爹娘也想到我們畢竟都還小,大哥十歲,二哥八歲,小米才七歲,二姐跟大哥是龍鳳胎,雖然也才十歲,但畢竟人多,多少也安全些,就同意了二姐也跟去了。
起床,簡單收拾了一下,和了碗昨晚還剩的雞湯就帶上野雞蛋和偷藏的蛇肉徒步去往鎮(zhèn)上。
去往鎮(zhèn)上的路真是有遠有難走,盡管起的已經(jīng)很早了,走到鎮(zhèn)上時早攤上的人很多,攤位很難找了。來回找了幾遍,他們才在一位好心的老大爺讓出來的角落里擺上了攤。
這個鎮(zhèn)叫落遠鎮(zhèn),因是靠落雁山很近,鎮(zhèn)上也多是些收山珍、草藥、皮毛的鋪子較多。鎮(zhèn)子到縣城的路也多是山路,雖然,落雁山出產(chǎn)不少山珍、草藥、皮毛,但都因山路難行,不好往外運而繁華不起來。
野雞蛋在這時候還是比較稀罕的,畢竟,天氣冷,家里的雞都因為天冷而不下蛋了,野雞蛋的話也必須到深山里找才會有,所以,沒幾個賣的。田家兄妹幾個剛把野雞蛋擺出來就吸引了不少人來問。家養(yǎng)的雞蛋是一文錢一個,野雞蛋雖然比家雞蛋小,但小米她們也是賣的一文錢一個。有的人一聽這價錢就走了,覺得這價錢貴了,還不如買家雞蛋呢,家雞蛋還比野雞蛋大。而小有點資財?shù)娜思揖腿⑽?、十個的買了嘗嘗。一小會的功夫就賣了二十多文錢的。小米想,經(jīng)過旱災又經(jīng)過了澇災,這該有錢的還是有錢啊!窮的、苦的、賣兒賣女的始終是他們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小老百姓!哪個時代都一樣??!
看簍子里還有二十多個的野雞蛋,這會攤位前已經(jīng)沒有人來問了,小米有些著急。他們還要去賣蛇肉,買糧食趕回家呢!可是,讓她像小說里的女主那樣叫賣又有點張不開口。便慫恿二姐道“二姐,你也喊喊。”指著路邊那些叫喊的攤販,讓二姐學他們。
二姐長這么大,第一次來鎮(zhèn)上,對什么都好奇,有興趣,看那些叫喊賣菜的攤邊的確人很多,也早就想學他們了,可是張張最,不知道要喊什么,就問小米“小妹,喊什么?”
“就喊雞蛋,新鮮的野雞蛋,好吃又便宜的野雞蛋嘞!你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自己吃,送親朋,都是好的嘞!”小米想了半天,只能想到這些普通又順口的,至于那些高大上的實在是想不出。
二姐學了兩遍就上嘴喊上了,他們這攤位是在角落里,不仔細看就會掠過去。果然,二姐這一亮嗓子,不少人就看了過來。先過來問的是一五六十歲的老婆婆,身上穿的衣服雖不是多好的面料,但是,沒有補丁,看起來也挺新的。老婆婆先問了下價,又看了看我們是幾個小孩賣的,道“是不便宜的,這樣,我一次賣十個,你們讓我一個,怎么樣?我兒媳婦正在坐月子,這野雞蛋雖小,卻是個新鮮的,我買回去給她嘗嘗?!?p> 二姐聽到要讓一個,一個就是一文錢呢!這怎么可以,就有點不想賣。于是與老婆婆討價還價了起來。小米是想賣的,但是看大哥、二哥和二姐都舍不得的樣子就沒說什么。突然,小米看到剛看他們小孩,找不到地方,好心給她們讓了點空的賣菜大爺攤位上也沒什么客人,大爺?shù)臄偽簧蠑[著幾顆藤條綁縛著的大白菜,幾捆還新鮮綠油油的韭菜幾個大水蘿卜,一小堆的土豆,還有一小捆的蔥。小米想了下,打斷了二姐與老婆婆的討價還價。
“老婆婆,你看這樣可好,您買十個,我們讓一個確實太虧,要不然這樣,您買了我們的野雞蛋,再買大爺?shù)囊话亚嗖税伞D?,您出來也肯定是買菜的,這買誰的不是買,這老大爺?shù)牟艘埠苄迈r,一看就是保存的很好的。這韭菜一看就是今天早上才剛割下的。這大冷天的,這么新鮮的菜可是不好找了呢!”說著,拿起小把韭菜讓老婆婆看。
老婆婆看了那小把韭菜,確實挺新鮮的,今天出來就是想多買點新鮮的青菜,改善改善家里整天白菜、蘿卜的,看著韭菜新鮮,買回家炒個雞蛋,肯定好吃。決定買了,老婆婆就問小米,“真的買了韭菜就讓一個野雞蛋,你們不是一家的吧!”
“真的,婆婆!您買我們家十個野雞蛋,再買大爺一把的韭菜,我們就讓您一個野雞蛋?!?p> “那好,那我買了。唉!再給我來幾個番薯,你可得便宜點啊!我買的這么多!”
大爺剛才還有點蒙,現(xiàn)在聽明白了立馬幫著老婆婆稱菜了。大哥這會也幫老婆婆挑好野雞蛋放到老婆婆的籃子里了。
賣完老婆婆,陸續(xù)又來了幾個,不一會剩下的十幾個野雞蛋都賣了出去,還帶動的大爺?shù)牟艘操u出去了好幾份。最后收拾東西走的時候,大爺把攤上剩下的一小把韭菜給了小米她們,謝謝她們幫忙賣了菜,他以前可從沒賣出去過這么多。告別了大爺,小米他們要上酒樓去賣蛇肉,直到這是二姐才知道還有蛇肉要賣。小米只好把蛇肉的來歷說給二姐聽,并囑咐她不要說漏嘴讓爹娘和大姐知道了。
落遠鎮(zhèn)雖不繁華,但因常年有道鎮(zhèn)上收藥材,山珍、皮毛的商人,鎮(zhèn)上還是有開的倆家大酒樓和幾家客棧飯館的。小米他們第一次來賣東西,打聽了去酒樓的路和酒樓的一些情況。具打聽來的消息知道,倆家大酒樓都不是本鎮(zhèn)人開的,都在鎮(zhèn)中位置,從他們擺攤的街道一直沿路向西南走就能找到。鎮(zhèn)上的一些飯館也都是在那周圍開的。
小米想倆家酒樓因為都是在鎮(zhèn)上,開的規(guī)模有差不多,關系可想而知,那這去哪家就又是問題。因為知道一般大酒樓都有自己的進貨人,貿然去賣恐怕人家不一定收。所以,選擇一家口碑好一點的酒樓就很重要。小米她們打聽到,福源酒樓是落山縣付家開的,針對的人群比較廣;富貴酒樓的話,沒打聽到,只知道掌柜姓周。四人商量了一下,先去福源酒樓,如果不收的話再去富貴酒樓。決定好小米她們就出發(fā)了。
走了也就一刻鐘的時間,小米她們就來到了鎮(zhèn)中心,視線里是相對而坐的兩座一樣三層的酒樓。只是,一座外觀打扮的比較金碧輝煌,一座外層刷了層紅油漆。小米她們想都沒多想就走進刷了紅油漆的那座,實在是另一座光看就知道不是他們這種人可以去的地方。
門口站著一個十幾歲的店小二,態(tài)度很和氣的攔住他們問他們干什么的,這讓擔心會被店小二為難的他們松了口氣。說明了來意,小二哥讓他們去一邊等等,他去問下掌柜的。小米他們沒等多久,小二哥就出來讓他們去酒樓后門,掌柜在后門那等著他們。
小米他們走小巷繞到了酒樓后門那,看到一個中年男人和一個矮墩的小二模樣的兩人。小米他們猜到那個中年男人應該就是酒樓掌柜,忙上前問禮。
中年男人輕輕擺擺手,道“起來吧,不用多禮。我姓付,是這個酒樓的掌柜,聽說你們有帶來的蛇肉,什么蛇的?有多少斤?”付掌柜個子很高,人看起來有點嚴肅,有點象書院里的夫子似的。沒多廢話,上來就問了小米他們??赡苁菍χ∶姿麄儧]個笑容,對著顧客就會笑了,不過,這不是小米該關心的,她該關心他們的蛇肉是否能賣出去,又能賣多少錢。
大哥卸下背簍,拿出里面的蛇肉給付掌柜看。
付掌柜接過蛇肉,仔細查看,緊鎖眉頭好像并不滿意。小米和哥哥姐姐們的心也緊鎖起來。蛇沒剝皮,還是兩段,只是劃開取出了蛇膽。
付掌柜來回查看了好幾遍,才抬頭對小米他們說道:“這蛇不新鮮了,也就今天晚上有客人點了龍鳳湯,繼續(xù)用蛇肉,如果是平常時候我都不收你們的??茨銈兪切『⒆游乙膊粔耗銈儍r格了,按原來我們酒樓收的價三十五文一斤,行的話酒樓就收了?!?p> 來酒樓之前小米他們就打聽過了,死蛇肉的話在三十文到四十文之間,三十五文的話不低的價格了。姐弟幾人對看一眼,相互點了點頭。掌柜看他們同意了,就讓跟著他的小二拿去稱重,待會結賬給他們,自己轉身去忙其他事情。
小米見付掌柜要走,連忙叫住,問道:“付掌柜,以后我們如果打了獵物還能拿到你們這賣么?”
付掌柜看了小米他們幾眼,想了想,馬上要大雪封山,往酒樓送的獵物會逐漸減少,多收一家也沒什么,“可以,不過最好是新鮮的。”
小米他們聽付掌柜答應以后能往他這送獵物,都很是高興。以后他們只要勤快點,多挖些陷阱,逮了獵物就不擔心賣了。
從酒樓巷子出來,懷揣著七百七十九文錢,蛇肉七百三十五文,野雞蛋四十九文。臨走前小米給跟著付掌柜的小二哥五文錢,說事辛苦錢。小米和哥哥姐姐們覺得他們家一下子變的好有錢,沉甸甸的。相互對著無聲咧嘴大笑,他們有了這些錢,以后會有更多的錢,他們家以后會越來越好的。
笑夠了,想起來還要去買好些東西,再不快點,回家就要晚了。
他們先去了糧鋪,在糧鋪買了五斤的粟米,八文錢一斤,花去了四十文,又買了五斤的粗面,十二文一斤,花去了六十文,這一下就花去了一百文。小米覺得這錢還真不經(jīng)花,這就去了一百文了,這點糧食他們在省著吃也就一個月。不省著的話幾天就吃完了,怪不得莊稼人把土地看的比命還重要,這買糧食真的是吃不起??!
之后他們又去了趟雜貨鋪,鹽家里還有,暫時不用花錢買。
在小米的堅持下又去了菜市買了幾根的大骨頭,花了七文;一小塊豬板油,實在是這幾天吃夠了沒油,沒調料,只用水煮的野菜了,一只手掌大那么一塊就花了二十文;一副豬下水花了三文。這時候的古人還真不會處理豬下水呢!看來小說也不是都是騙人的,但是,人家也不是傻子,不會扔了或是給狗吃了,而是便宜賣給家里吃不起肉的。有的人家久不占肉腥味,即使豬下水不好吃,有怪味也買來當肉嘗嘗味。所以,小米買了骨頭后只能又花了三文錢買了下水。
東西都買完,肚子雖然餓的咕咕叫,看到不遠處有賣饅頭、包子的,遂拉著哥哥姐姐沖到鋪子前。二姐一看就知道小米要干什么,趕忙要拉著小米離開。
小米趕忙拉住二姐,“二姐,咱們買點吧,我從來都沒吃過白面的饅頭呢!小弟也從來都沒吃過呢?!睆脑饔洃浿羞€真沒有吃過純白面的饅頭,就算是過年老田家也會蒸兩種饅頭。一種純白面的,是爺奶、五叔、小姑和孫子們吃的,當然,這里面不會包括他們三房的孫子;一種白面攙粗糧的,是她們媳婦、孫女和三房的人吃的。所以,在原主記憶里從來沒吃過白面的饅頭。
二姐也想吃白面的饅頭,可已經(jīng)花了很多錢了,實在是舍不得花了。
小米看大哥、二哥也是想吃又舍不得花錢的樣子,想了想問鋪子老板道:“老板,這饅頭、包子怎么賣?”
老板看他們穿的破爛,倒是沒有看不起她們,“小姑娘,饅頭一文錢一個,肉包子兩文一個,素包子兩文錢三個,你們要幾個?”
“老板,給我裝九個,”一邊回答老板,一邊回過頭勸他們“咱們家,一人一個,多出來的一個小弟吃兩個。爹娘、大姐他們肯定也沒吃過素包子?!?p> 大哥看老板都包好了,也就沒再反對,給了老板六文錢,接過了包子。
一人分了一個包子吃著,剩下的放在了背簍里。這回他們沒再耽擱,快步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