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時分,她們來到離開之路的第三站——貴陽。
人在回憶時,是無法想清自己的每一步是如何走出的,又落在什么樣的地方,周圍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身邊有什么樣的人,心里在想什么,臉上又是什么樣的表情。這種轉(zhuǎn)瞬即逝的空虛若真細思起來,可是叫人害怕。
木沙后來學(xué)思想政治,哲學(xué)篇里說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lián)系的。這種巨網(wǎng)似的聯(lián)系不是木沙的笨腦瓜能夠思考得來的,但珠網(wǎng)似的紋路倒多少可以反手撩撥,從相似的震顫里摘取些來龍去脈。
或許生就是一張蛛網(wǎng),人一落地就成了其上的一只獵物,無論中間的掙扎如何播遠四方,還是從來難得動彈,終究是逃不過一死的命運??善褪沁@落入,這掙扎,這一死,到了反叫人感激。若不慎掉入蛛網(wǎng)的空隙,其虛無縹緲、無著無落實難叫人想象。
不知道木母如何與這陌生的城聯(lián)系起來,又如何與這陌生的屋里、陌生的女人聯(lián)系起來,左不過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朋友的親戚,親戚的朋友……如此串串連連,間間歇歇,波紋般互漾。
想起剛剛離開的村莊,想起親人們的冷淡,讓人不禁嘆息,這種聯(lián)系多么重要,又多么脆弱啊。
她們離開已經(jīng)有一天了,人們醒來又睡去,誰會注意到她家已永遠地鎖了門,又有誰會發(fā)幾句感慨,賞幾聲嘆息?
過去已無從追問,未來又無從發(fā)問,只是眼前,也叫人難以開口。
依然是低聲下氣,窄小昏暗的屋里,木母傾著頭,和一個女人急急地說著什么,語氣里帶著哀求。木葉安靜地站在她身邊,一臉委屈無助,眼眶里含著淚水。
但凡“求”字在心,必得忍著那不下的橫,那不傾且有一腳的豎鉤,被這一橫一豎鉤高高護在上邊卻又悄悄躲在一邊的那點,以那不完全的兩個兩點換著姿勢,讒媚地圍著,以期那唯一的一點可以親賴,解除兩點的寒涼,換得那可流動的生命的和暖。
一個求字里,已經(jīng)藏了選擇!
眼看著母親就要在這個“求”字里被踢得破碎,這樣的場景真叫木沙難受、不喜歡。
她走出了屋子。
沒人注意她,她就是一個小小的影子,默默地跟隨左右,派不上任何用場。只在人想起來的時候才會扭頭看看她是不是還在。這也許不是出自對她的關(guān)心,而是出自對正常的在意。
這時候,天上剛有亮色,目力所及之處,都是一片灰蒙蒙的慘淡景象。木沙站在樓頂上,俯身看著下面稀稀拉拉過往的行人車輛。樓顯得很高,可能比山還要高,因為在山上,她沒有這樣俯看渺小的經(jīng)驗:視線總是被低一點的山坡遮了,她只能看向遠方的天空。
而現(xiàn)在,如果要看天空,她最好仰起頭來。因為周圍的樓房都比她所在的這一棟要高,甚至高得多。她心里有一股細小的沖動,走下這棟樓,去攀登眼前更高的樓,就像爬山一樣。然而她清楚地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就是在這棟樓上,她也是陌生的,被拒的,暫時存在的。
眼前的一切觸目可及,卻又遠似天邊,層層地挨滿拒絕、不可能。
清晨濕冷的空氣幾乎要在她額前的碎發(fā)上結(jié)出水珠來。木沙伸手把眼前的頭發(fā)撩開,這時,一抹粉紅飄進了她的視野。
她定睛看去,只見下面的街道上行來一輛人力三輪車,來人躬著身賣力地踩著腳蹬,不是因為車上的東西多重,而是為了車速的最大化:他處在一場競賽之中,時間的競賽,生活的競賽。他的車上,是一頭被剔光毛的豬,一頭通體粉紅色的豬。
很快,他的身后又來了一輛三輪車,接著又是一輛,一輛,又一輛……從高處看過去,一樣的人,一樣的車,一樣的豬,很快就匯集成一條粉色的河流,從木沙眼前的街道流過,轉(zhuǎn)進一條大道,接著又分散到各個小道,接著消失在高大的樓房后面了。
這條河流持續(xù)了很長時間,長得讓木沙失去了看它的耐煩。
這么多的豬,這么多的豬肉,這么前所未見的富足,卻讓木沙覺得前所未有的害怕。
“北方都是野蠻人,他們吃生豬肉。”小七妹這樣說。不管這話是不是真的,木沙總算知道,原來豬肉并不是隨時隨處都會叫人饞的。她又想起木牙,不知道她現(xiàn)在如何了,會不會后悔留下來。在她的眼中,外婆家何嘗不是一處野蠻之地,不,野蠻這詞尚能給人一絲熱感,外婆家是一處冷冰冰的,不關(guān)心人的地方。木牙怎能一個人在那樣的地方待下去?
這時她轉(zhuǎn)過頭,回望著身后矮小陰暗的房間。木母的聲音還在斷斷續(xù)續(xù)的,帶著幾分無奈的軟弱,又帶著幾分不得不的執(zhí)著。
木沙此時又有些希望母親的哀求落敗,這樣她們就可以回去,接回木牙,哪怕再重新回來呢。木沙又想走進去,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然而,她還是習(xí)慣性的沉默。
木沙抬起頭來,讓混雜著大城氣味的風(fēng)撞到她的臉上,第一次,心上泛開了莫名的憂愁。
過了很長時間,屋里終于傳出一陣故作輕松的笑聲,夾雜些感激、勸慰的話語。
盡管聽來如此勉強、不自然,但這卻似乎又是最好的信號,木沙適時地響應(yīng),回到屋里,回到母親和姐姐的身邊。
這不像一次簡單的遠行上車,倒像生死系之的非你即我。老去者微弱的呻吟聲,壯年者憤怒的咒罵聲,小孩子不知所措的哭聲,各種聲音攪成一片,擠壓著耳膜。汗味、屁味、尿味,還有各種吃食味,站臺上的垃圾味,各種氣味在鼻內(nèi)翻涌。不過這些都比不上肉體上后浪推前浪的排擠,還有那重量體積遠超自身的行李的三百六十度包圍。
木沙母女三個就這樣被前壓后擠著一步步向綠色的車廂門靠近。終于如釋重負,擠上了踏板,擠進了車廂,擠到了自己的座位邊上。
木母和木葉艱難地把簡單的行李塞進縫隙,然后木母在人流的推擠下左搖右晃地在座位底下鋪了幾張報紙,叫木沙鉆到那里,在她的懷里放了幾個煮雞蛋。
木沙在座位底下艱難地抻起頭,看著各色各樣的臉上呈現(xiàn)出的焦躁表情,看著各色各樣的嘴開合著,卻聽不清他們的話語。很快,她的脖子就酸了,她老實地把腦袋擱在一個小包袱上,看著眼前時靜時動的鞋子發(fā)呆。
就這樣不知趴了多久,長長的汽笛響起來,她的身體輕微地晃了一下,她再度抬起頭,從星星點點的亮光里看著窗外的一張張臉慢慢遠去,一條條胳膊揮舞著慢慢細下去。她回過頭,想要把什么看清楚些,可是,座椅下躺滿了,座位上坐滿了,過道里站滿了,她的視線無力穿過這許多的滿。而她也終于在震耳欲聾的哐當(dāng)哐當(dāng)?shù)能囕喡曋校趩鑶璧镍Q笛聲中體會到了離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