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筆記

第七十九章:名相狄仁杰/開元盛世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筆記 楚江夢 3225 2010-09-19 10:53:41

 ?。牐犆嗟胰式埽?p>

武則天對那些反對她的人進行殘酷的迫害;對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計較門第出身,破格任用。他手下有許多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字懷英,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祖父狄孝緒貞觀年間做過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做過夔州長史。狄仁杰在少年時熱愛讀書。有一次縣吏下來詢問一樁案情,他周圍的人都爭著向縣吏說出自己的想法,唯獨狄仁杰聚精會神地讀書,不理不睬??h吏責(zé)怪他,狄仁杰說,我正在和書中圣賢對話,沒有工夫和凡夫俗子搭腔。

公元676年初,狄仁杰升任為大理丞。是負責(zé)掌管案件審判的官員。當時積壓了許多糾纏不清的案件,狄仁杰以卓越的才能,一年內(nèi)處理了17000余件,件件都處理行公平合理,沒有一個喊冤叫屈的。

唐高宗知道狄仁杰這人不但有膽氣,而且有才識,便擢升他為侍御史。是負責(zé)監(jiān)察彈劾百官的官員。狄仁杰常常置個人安危于不顧,與那些有權(quán)有勢的貪官進行斗爭。

狄仁杰對朝事直諫也很出名。高宗執(zhí)政時,大將軍權(quán)善才誤會砍昭陵柏樹,高宗要殺他,狄仁杰認為權(quán)善才罪不至死,據(jù)理力爭。高宗終因理屈,將其改為流放。狄仁杰重民生業(yè),力革弊政,在任寧州刺史時,妥善處理與戎夏的關(guān)系,頗受尊敬。在任江南巡撫使時,燒毀祭典之外的祠廟1700余所。武則天執(zhí)政后,想建造大像,需要費錢數(shù)百萬,狄仁杰認為此舉勞民傷財,便直言進諫,于是武則天免了此役。

武則天當上皇帝后,更加賞識狄仁杰的才干,不斷提升他的官職,最后讓他當了宰相。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九月,狄仁杰拜相。有一次,武則天問狄仁杰:“卿在汝南(豫州),甚有善政,卿欲知譖者名乎?”狄仁杰回答說:“陛下以臣為過,臣請改之;以臣無過,臣之幸也,不愿知譖者名?!蔽鋭t天被他的寬宏大量所感動,更加重用狄仁杰。

公元692年,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杰謀反,狄仁杰被捕下獄。狄仁杰為了不被冤死,等待時機,就承認自己謀反。來俊臣還要逼狄仁杰供出另外一些同謀的大臣。狄仁杰怒不可遏,氣憤地把頭向柱子撞去,血流滿地,以至來俊臣不敢再審問。后來,狄仁杰乘看管松懈,偷偷寫成一紙冤狀,放在棉衣里轉(zhuǎn)給兒子。兒子接到冤狀急忙向武則天上報,引起武則天的注意。武則天親自召來狄仁杰,問他為什么要造反。狄仁杰回答說:“如果不承認造反,我早就死在酷刑之下了?!蔽鋭t天又問他為什么要寫謝罪表。狄仁杰說:“沒有這樣的事?!蔽鋭t天這才知道是來俊臣陰謀陷害他。

后來,狄仁杰又恢復(fù)了宰相官職。這時,武則天在立李氏為太子還是立武氏為太子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為謀求太子地位,在暗地里頻繁地活動,曾多次讓人勸說武則天立武氏為太子。他們大肆宣揚自古到今從來沒有一個皇帝立異姓為太子的。狄仁杰趁武則天還沒有拿定主意,便勸她立李氏為太子。他說:“陛下您想想,姑侄的關(guān)系和母子的關(guān)系哪個親。陛下立兒子為太子,要千秋萬歲之后,配食太廟,享受祭祀,承繼無窮;如果立侄兒為太子,就沒有聽說太廟中供姑姑的!”狄仁杰的這些關(guān)鍵的話觸動了武則天的心。

狄仁杰做宰相,善于推舉賢才。先后推舉的有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shù)十人,均官至公卿,有的后來成為宰相。

狄仁杰善于用人,能夠讓他們發(fā)揮各自的才能。就是已經(jīng)歸降的少數(shù)民族將領(lǐng),狄仁杰也能使他們充分發(fā)揮作用。如契丹部落的兩員大將李楷固和駱務(wù)整,驍勇異常,屢次打敗唐朝軍隊,許多唐朝將領(lǐng)死在他們手中。后來,這兩個人都不歸順唐朝,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處死他們。最后,武則天接受了狄仁檔的意見,赦免了他們的罪過,派他們到邊境駐守。這兩人駐守邊境,盡忠守職,從此邊境平安無事。

狄仁杰晚年的時候,武則天更加敬重他,尊稱他為“國老”,而不直接叫他的名字。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死。武則天非常悲痛,罷朝三日,追封他為梁國公。以后,每有不能決斷的大事,武則天就想起狄仁杰,慨嘆地說:“老天為什么要那么早奪走國老呢!”言語中,對狄仁杰充滿了無限懷念之情。

————————————————————————————————

開元盛世:



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唐第7代皇帝。他性格果斷,儀容英武,且多才多藝,尤其擅長音律。他初被封為楚王,后改封為臨淄王。

李隆基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和姑母太平公主發(fā)動政變,將韋后之余黨消滅,擁其父睿宗即位。因李隆基除韋后有功,唐睿宗李旦立其為太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七月,西方出現(xiàn)彗星,經(jīng)軒轅入太微至大角,于是,太平公主遣方士向睿宗進言:“彗星是預(yù)示當除舊布新之星;彗星一出,帝座也隨之變位,這表明太子要為天子了。”他們向睿宗進此言的意思是李隆基將要弒君篡位,讓睿宗趕快將其除掉。睿宗不理解他們的意圖,說:“傳位于太子就可避災(zāi),我已經(jīng)下了決心,傳位于他?!?p>李隆基知道后,急忙入宮,叩頭道:“我功勞微薄,越諸位兄弟成為太子,已經(jīng)覺得日夜不安了,如父皇讓位于我,倒使我更加不安?!鳖W谡f:“我之所以得天下,都是因為你的緣故?,F(xiàn)在帝座有災(zāi),傳位于你,為的是轉(zhuǎn)禍為福,你懷疑什么?”李隆基仍再三推辭,睿宗說:“你是孝子,為什么非要等我死后在柩前即位呢?”李隆基只好流淚應(yīng)之。太平公主和其同黨也力諫皇帝,認為不可讓位,但是睿宗主意已決。于是唐睿宗在七月二十五日詔令正式傳位于李隆基。

八月三日,李隆基(玄宗)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帝。八月七日,唐玄宗李隆基改元為先天。大赦天下。

玄宗即位之初就重用賢相姚崇和宋璟勵精圖治。姚崇講究實際,宋璟堅持原則,守法則正,二人鼎立輔佐朝政,使賦役寬平、刑罰清省、百姓富庶。玄宗不僅重視人才的選拔與任用,而且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姚崇提出的抑制權(quán)貴、不接受禮品貢獻、接受諫諍、不貪邊功等建議,玄宗不僅采納而且嚴格執(zhí)行。宋璟敢于犯顏直諫,玄宗對他又敬又怕。

為改變當時的奢侈之風(fēng),玄宗下詔將皇帝服御和金銀器玩銷毀,重新造成有用的物品,交給國家使用;把環(huán)玉錦繡在殿前焚毀,并規(guī)定后妃以下,不準穿錦繡珠玉。在玄宗的倡導(dǎo)下,節(jié)儉成了時尚。對日益擴大的佛教勢力,玄宗下令嚴禁建造佛寺道觀、鑄造佛像、抄寫佛經(jīng),禁止百官和僧尼、道士來往,并精簡僧尼人數(shù),從而扼制了寺院勢力。

開元年間,玄宗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頓改革。

為安定皇位,穩(wěn)定政局,玄宗采取出刺諸王、嚴禁朝臣交界諸王和抑制功臣等措施。出刺諸王即玄宗解除諸王皇親國戚的兵權(quán),讓他們做外州的刺史并嚴格限制他們,使他們不能掌握一地的軍政大權(quán),從而無法叛亂。而且規(guī)定諸王不能同時留居京城,減少他們和京官解除的機會。對那些功臣權(quán)勢,玄宗或罷免他們的官職或讓他們出任地方官。這就消除了動亂的隱患。

為強化皇權(quán),玄宗裁減冗官,加強吏治,革新政治。針對武后以來官吏冗濫的現(xiàn)象,玄宗下令免去員外官、試官、檢校官數(shù)千人,撤銷、合并閑散司、監(jiān)十余所,從而精簡了官僚機構(gòu),節(jié)約了開支。同時健全監(jiān)察機構(gòu),嚴格選拔官吏制度,賞罰嚴明。玄宗對官員實行嚴格的考核,在開元四年組織的縣令考試中,不及格的45人立即被罷免。另外他還鼓勵官員外任。

玄宗比較注意發(fā)展經(jīng)濟。開元初年同,流民人數(shù)巨大,玄宗采取檢田括戶、抑制兼并的措施,下令在全國清查戶口和土地,安置逃亡人口,將籍外土地重新分給農(nóng)民耕種。這樣就打擊了豪強地主的兼并活動,增加了國庫收入。其次大力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玄宗當政期間,全國共興建了56項農(nóng)田水利工程,相當于全唐水利工程總數(shù)的20 %以上。

玄宗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使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國力強盛、社會繁榮昌盛,唐朝達到了全盛時期。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天下人口786萬戶、4543萬人;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天下人口841萬戶,4814萬人。唐都長安有人口百萬,是著名的國際文化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不僅商業(yè)發(fā)達,而且對外貿(mào)易興旺,往來于唐和波斯、天竺、大食等地的商船絡(luò)繹不絕。數(shù)以萬計的外國使節(jié)、商人、僧侶和留學(xué)生居住在長安。開元五年(公元717年)、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均在550人以上。氣象萬千的長安就是開元盛世的最好寫照。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