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

第一百八十六章 燕京大學

三清原之無極生太極 日落知陽 3469 2016-12-18 05:00:00

  隨著燕京的擴建,開辦學府的事情也已是刻不容緩。即將建成的學府,將以城市的名字命名,正式定名為燕京大學。

  在新的校址落成之前,所有的師生們臨時在燕京原有的薊郡州牧府內(nèi),進行授課與學習。燕京大學落成之后,全體師生在搬入新址。屆時,燕京大學將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教材最全面的高等學府。

  經(jīng)過初步的劃分,燕京大學暫時劃分為八個專程科目,分別是儒學、醫(yī)學、匠學、商科、兵科、農(nóng)科、法理和雜學。其中,錦尚當仁不讓的擔任起了院長的職務,并且兼任儒學講師。不過,經(jīng)過錦尚和元起的商議之后,燕京大學所教授的儒學,更多地把重心轉(zhuǎn)移到了做學問的方面上來,引導學生們通過儒學來思考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后世的哲學有些類似。

  其他幾門課程,元起也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華佗自然是擔任醫(yī)學的首席講師;王冶子擔任匠學的首席講師;商科的講師,暫時由易老丈兼任;因傷殘而退居二線的徐榮,則是擔任起了兵科的首席講師;農(nóng)科因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元鷹就主動擔任起了首席講師,在幽州擔任州牧多年,元鷹對農(nóng)務方面還是很在行的,而且熟悉幽州的氣候變化,因此顯得游刃有余;法理學則是由諸葛亮和賈愿暫時兼任,等找到合適的替代者之后,再補充上去;最后一門雜學,由元起親自擔任首席講師,因為元起有著各種各樣來自后世的知識,講解雜學,倒也是毫不費力。

  除了以上幾名首席講師之外,元起還花重金,聘請了幽并二州內(nèi)。有名望的人來擔當各門功課的講師,根據(jù)這些名士的專長,把他們安排的合適的位置上去,真正做到了術(shù)業(yè)有專攻。

  隨著燕京大學的正式開辦,大批寒門士子蜂擁而來,分別聚攏到各位講師門下,以期自身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對于這些窮困的寒門士子而言,能夠不用交學費,就能到當世名士的指點,他們的心中很是感激,因此學習的也很刻苦。另外還有大量的普通百姓,把自家的孩子送入學院學習,一來學院提供食宿,可以減輕家中的負擔;二來也期盼自家的孩子能夠?qū)W到一技之長,將來也好有個出路。

  短短半個月之內(nèi),前來燕京大學報名學習的生員,就達到了近千人之多。當然,這些前來報名的人,還要經(jīng)過考核和審查之后。才能正式進入學院學習。元起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一些不學無術(shù)之人,借著學習的名義,來學院混吃混喝;同時也盡最大可能的。把混雜在報名生員中的奸細排除出來,杜絕被敵人從內(nèi)部滲透的可能性。最后,經(jīng)過層層考核和審查,第一批正式學員的名單確定了下來。一共有七百八十三人。

  除了生員之外,還有一些頗具名望之士,向錦尚遞交了申請。請求進入學院做講師。把這些名士吸引過來的,自然就是東觀內(nèi)的藏書臨本了。其中有三個人的到來,大大出乎了元起的意料,讓元起認識到,自己還是低估了東觀藏書的誘惑力。

  第一位就是諸葛亮的老師之一,水鏡先生司馬徽。對于司馬徽的到來,元起是倒履相迎,敬如上賓。通過交談,元起得知司馬徽之所以前來,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自然就是那些東觀藏書的臨本了,另一個原因,就是司馬徽放心不下諸葛亮,怕諸葛亮半途離開鹿門山學院,而荒廢了自身的功課,對于諸葛亮這么一個天資出眾的好苗子,司馬徽是很喜歡的,于是也就追了過來,有心幫助諸葛亮完成學業(yè)。

  第二位是在歷史上建立九品中正制的陳群陳長文。他前來的目的,自然也是為了東觀藏書的臨本。對于陳群,元起接待他的規(guī)格,不亞于司馬徽。元起知道,陳群可是在史書中被忽略掉的大才之一。在歷史上,史學家對陳群只是輕描淡寫的提了一句九品中正制,但是元起清楚,陳群的才能絕不僅限于此.

  至于第三位,簡直讓元起如獲至寶,他就是馬鈞。馬鈞前來的目的倒是很簡單,他久聞王冶子技藝精湛,并且創(chuàng)造出了渾鐵這樣質(zhì)地堅硬且極具韌性的金屬,心中對王冶子仰慕已久,此次前來,就是要拜在王冶子門下學藝的。元起對馬鈞的重視,是有理由的。在歷史上,馬鈞是出了名的能工巧匠,曾研制出翻水車、織布機等多種跨時代的發(fā)明,并且還對諸葛亮首發(fā)的諸葛連弩進行了改造,讓他的威力更加強大。

  隨著司馬徽三人的到來,燕京大學的名聲無形中被提升了一大截,同時也解決了目前首席講師配備不足的問題。司馬徽到來之后,和元鷹共同擔任農(nóng)科的首席講師,從而大大緩解了元鷹的壓力;同時,諸葛亮和賈愿也被解放了出來,改由陳群擔任法理學的首席講師,讓能創(chuàng)立出九品中正制的陳群講解法理,元起也放心的很;馬鈞則是被安排到了王冶子的門下,一邊跟隨王冶子學習技藝,一邊擔任講師,教授學員們一些器械方面的知識。

  當燕京大學的一切事物都步入正軌之后,顧雍愁眉苦臉的把一張預算清單遞到了元起的面前。身為幽州牧長史,顧雍要負責幽州境內(nèi)一切的財物開支,原本擴充軍備、招募新兵就已經(jīng)讓顧雍犯愁了,現(xiàn)在又加上燕京大學近千名師生的用度,讓顧雍直接就陷入了崩潰,他去哪找這么多的錢財啊?無奈之下,顧雍只好把目前財政上的窘境,訴苦到了元起的面前。

  “主公,目前幽州已經(jīng)出現(xiàn)財政赤字了,在這樣下去,恐怕連三個月都支撐不到了?!鳖櫽嚎鄲灥恼f道。

  元起也是苦惱的撓了撓頭,無奈的說道:“元嘆,實在不行的話,你和崔守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先從并州調(diào)一批錢糧物資過來,先度過眼前的難關(guān)再說。”按照元起的設(shè)想,以崔守之能,到并州上任之后,必定會把并州搭理的井井有條,從并州調(diào)運錢糧,應該不是什么太困難的事情。

  顧雍皺著眉頭說道:“主公,從并州調(diào)運錢糧。也并非長久之計。目前,我軍僅僅是擴軍和燕京大學兩項開支,就已經(jīng)是捉襟見肘了,等到魯子敬那邊動工擴建燕京之后,所需更是巨大,屆時,又上哪里去找那許多錢財?”

  聽著顧雍擔憂的話語,元起這才真切意識到,做個大當家的不容易。各個方面都要面面俱到,幸虧麾下的一干能吏們盡心輔助,這才能讓元起的幽并集團穩(wěn)如泰山。

  “那依元嘆之見。該當如何?”元起轉(zhuǎn)頭問向顧雍。

  顧雍沉吟了一下,有些遲疑的說道:“主公,在幽并境內(nèi),目前只有太始商會一家大型的商行。雖然在易老丈的經(jīng)營下,為我軍聚攏了大量的財富,但遠遠不足以獨力支撐起我軍的全部開銷。依我之見。主公應該在太始商會未曾涉及到的空白領(lǐng)域內(nèi),引入另一些商會進入幽并,以彌補太始商會遺漏下的不足,既能進一步促進幽并的經(jīng)濟發(fā)展,又能為我軍帶來更多的財富。”

  元起驚詫的看著顧雍,心中升起招商引資這四個大字。顧雍所說的這番話,理解成后世的白話文,就是用本地特有的資源和物產(chǎn),引進外來資本的投入,從而促進本地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這,不就是活脫脫的招商引資嗎?難怪在歷史上,顧雍能夠坐上吳國丞相的位置,執(zhí)掌吳國長達十九年之久,其眼光和見解,當真是有獨到之處,絲毫不愧于后世對他密重之才的評價。

  震驚之后,元起滿懷希冀的看向顧雍,說道:“元嘆大才,世所罕見。說下去,把你心中所有的想法都說出來。”

  對于目前財政緊缺的狀況,顧雍早已憂心好久了,并反復思索了針對這種狀況的應對之策,今日既然元起問了起來,顧雍索性也就一吐為快了:“主公,目前有實力有能力為我軍帶來財富、且距離幽并最近的大型商會,只有冀州鄴城的上官家。當代家主上官逸性情灑脫,身上沒有世俗商賈的那股銅臭味道,是主公應盡力爭取的對象。上官家以鹽業(yè)為主,其他如茶葉、絲綢、銀莊等行業(yè)均有涉獵,和易老丈的太始商會并無直接利益沖突?!?p>  抬頭看了元起一眼,見到元起正在認真聽取自己的意見,顧雍繼續(xù)說道:“現(xiàn)在袁丁因糾合其他諸侯伏擊主公之事,名望跌倒了最低谷,而且冀州現(xiàn)在還并沒有完全落入袁丁的手中,上官家此刻必定是舉棋不定,不知道該不該把寶壓到袁丁的身上,這就留給了主公時間,主公應盡快聯(lián)絡上官家,讓上官家遷居到燕京,讓他們看到燕京潛在的巨大商機,之后主公在給予上官家一定的福利政策,減免一些賦稅,相信以上官逸的精明,八成會同意主公的邀請,投效到主公麾下。”

  袁丁在討董之戰(zhàn)時,暗地里派出顏良文丑兩員大將,趁著冀州牧韓馥離開冀州的空隙,襲取了冀州大部分地區(qū)。本來在討董之戰(zhàn)結(jié)束之后,袁丁要一舉拿下冀州全境是水到渠成的事,可是因為在沙縣伏擊元起,使袁丁遭到了好些有見識文人的口誅筆伐,其聲望跌倒了冰點,導致冀州境內(nèi)民眾出現(xiàn)了不同的聲音,不再像之前那么不遺余力的支持袁丁了。這就直接導致了袁丁現(xiàn)在的困境,一方面急于向外擴張,增強自己的實力,用實力來壓倒那些如潮的批評;但是另一方面,卻遲遲未能全據(jù)整個冀州,使得他向外擴張的腳步一拖再拖。

  正因為袁丁有著相外憂內(nèi)患,所以,袁丁必定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拉攏上官家的。說到底,上官家只是商賈之家,這個世界商人的地位是極其低下的,相比于上官家,袁丁還不如去拉攏那些可以左右冀州大局的名門望族呢。袁丁是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出身,他可不會像元起這么缺錢,即使上官家再怎么有錢,那也不是袁丁第一批需要去拉攏的目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