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招果然湊效,只聽張燕先是罵了一句袁朗“混賬東西,老子就是這么想的”,然后只聽張燕恭敬的對張寧說道,“天師對咱有恩,我張燕生是黃巾人,死是黃巾的鬼,一輩子效忠‘天女’,不求回報!”
張寧終于松了口氣,自己閱歷尚淺,剛才差點就把自己的終生幸福給搭進去,要不是身邊這滑頭幫了自己,這回還真不知道怎么收場。
“黑帥高義,寧兒折服,請受寧兒一禮!”
客道話、該有的姿態(tài)張寧還是會做的,如今他生父已歿,留下了個天大的攤子要她一個女子來收拾,要不是這幫余部這些年照應(yīng)著她,估計她也活不過那一年的屠殺。
張寧還記得那一年,自己的父親“大賢良師”、“天公將軍”張角身染重病,不久便撒手人寰,她作為獨女,不得不扶著靈柩回歸故里。
當(dāng)年也是在這處山崗之上,她被黑壓壓的一片官軍給包圍了,當(dāng)時的雨下的太大,她已經(jīng)看不清對方來了多少人。
看著手底下的黃巾軍一個個的倒在了血泊里,張寧除了緊緊的護衛(wèi)著父親的靈柩,她是一步也動不了,更別提上陣殺敵了。
人總是要經(jīng)歷過希望、絕望,然后才會死亡,張寧到現(xiàn)在還清晰的記得自己當(dāng)年的那種心態(tài)。
隨著最后一名護衛(wèi)的黃巾軍倒在了自己的腳下,張寧知道自己的結(jié)局已經(jīng)到來,她不希望自己的身子被這群人給糟踐了,于是她拔出了自己的寶劍,作勢就要自刎。
也跟今天的情形一樣,就在她欲要了斷自己生命前的那一剎那,同樣的也是今天救自己的這人殺了上來,只不過當(dāng)時這人還叫儲飛燕,張燕是后來他感激張牛角生前對他“禪讓”的恩情,這才改的名,這么說來,這一來一去,倒已經(jīng)過了整五年。
五年前的局面看來還要好過現(xiàn)在,因為當(dāng)時張寧她還能知曉二叔、三叔的消息,雖然二叔不久也戰(zhàn)死了,可是三叔的死里逃生,也著實讓她興奮了好幾天。
當(dāng)三叔將《太平經(jīng)》交到張寧手中的時候,張寧這才明白,自己要走的路,原來還很長。
望著三叔離去的身影,張寧哭成了淚人,她真的不知道,這些大人們,為何要如此執(zhí)著的復(fù)仇,就算三叔說的,他要游遍天下糾結(jié)余部東山再起,可是這天大的擔(dān)子,為何也要落在她這女兒身的肩上。
五年后張寧與三叔相見了,可時間不長他們就被跟隨的追兵給硬生生的拆開了,他跟三叔約在了兗州他們曾經(jīng)流連過的一處山洞會面,可沒想到,相逢不久,等到的卻是身首異處的三叔。
至此,張寧沒了一個親人,就連跟自己相依為命多年的婢女英翠也沒了,偌大的世界,只剩下了她一人。
復(fù)仇,我要復(fù)仇!
這是張寧目前唯一活下去的動力,他們張家人不能白死,數(shù)十萬黃巾軍的鮮血不能白流,這昏庸的朝廷,不能再任其魚肉老百姓。
而眼下能幫助她張寧的,正是對她忠心耿耿的黑山軍統(tǒng)帥張燕。
……………………
“黑帥,遵我‘人公將軍’所命,讓你召集的余部,你可都一一請來了?”
返回黑山軍大本營的路上,張寧與張燕并騎而行,只聽張寧問道。
隨行的袁朗知道,“人公將軍”說的就是已經(jīng)死去的張梁,看來這幫子人“賊心不改”,還想著東山再起,自己趟這渾水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回天女,張某不負所托,已經(jīng)召集來了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于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云、飛燕、白雀、楊奉、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哂、羅市等余部,這幾日他們或得了‘人公將軍’之調(diào)令、或是得了張某的請柬,正陸續(xù)的趕來匯合!”
張燕說完,袁朗不禁捏了把汗,乖乖了不得,這么些個人,他們得鬧出多大的動靜來。
張寧聽完也甚是欣慰,看來三叔這些年的奔走沒有白費,看來父親以及兩位叔父的囑托有望在自己手上實現(xiàn)了。
聽著二張兩人的談話,袁朗也不吱聲,因為從一開始自己跟隨這幫人上路,大家對他袁朗就沒有過好臉色,尤其是張燕,恨不得將袁朗給生吞活剝了才痛快。
袁朗這一路上裝聾作啞,不該聽的絕不策馬上前打聽,不該問的堅決不問,一路上只談風(fēng)月,倒像極了前來此處旅行的子弟,就算這樣,張燕也沒少諷刺他幾句。
不是他袁朗慫了,而是這張燕確實是號人物,要知道自從原統(tǒng)帥張牛角死后,便推舉了張燕為帥。他張燕迅速的收編了張牛角的三五萬人,再加上自己原先的一萬多人,于是成了當(dāng)時活躍在冀州最為強大的一只黃巾軍。
張燕也果真不負眾望,自黃巾起義失敗以來,短短幾年的光景,他的勢力就遍及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nèi)各地,手下人馬超過百萬,號稱“黑山軍”。漢靈帝多次派軍隊征討,可是都被張燕成功擊退,河北的大多數(shù)郡縣都已經(jīng)脫離了朝廷的控制,張燕儼然成了“土皇帝”。
試問如此這號人物,他袁朗豈敢老虎嘴上拔須,這不是找死嘛。
思緒間、流連間,袁朗不知不覺的隨著大部隊來了一處曠野之上。眺目望去,袁朗只見遠處一條山脈綿亙數(shù)百里,橫臥在這片大地之上。
憑借著前世附身過歷史學(xué)教授的遺傳知識告訴他袁朗,這里就是黑山軍的老巢所在地——太行山到了。
太行山脈高峰迭起,海拔多在兩千米以上。山脈東南為河北平原,西北則為山西高原,河北平原通向山西高原的陘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脈之間。太行山脈這一地勢特點,為分布在太行山各山谷中“黑山軍”各部的相互聯(lián)絡(luò)和戰(zhàn)略上相互配合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條件,這也是朝廷為何多次圍剿,卻不能取勝的原因之一。
太行山還沒到,袁朗就看到”黑山軍“設(shè)置的明崗暗哨就有十幾處之多,看來這張黑子并不是只會取人首級的莽夫而已。
“黑帥回營,開——虎——口!”
隨著山頂戍衛(wèi)的一聲吶喊,袁朗只見自己這伙人走了半天到達的一處寨門被人從上升調(diào)了起來,好家伙,這門夠結(jié)實,居然是花崗巖的石門,看來非得幾十號人,轉(zhuǎn)動上方的樞紐才能將之吊起來。
進了石門,袁朗豁然開朗,他本以為這土匪窩是個腌臜之地,可沒想到居然是處仿佛與世隔絕的世外桃園。
一道流水瀑布飛瀉而下最為壯觀,然后令袁朗嘆為觀止的還有那整齊劃一的草屋居室、井然有序的梯田、奔跑嬉鬧的黃口小兒、街道邊促膝座談的斑駁老者……
神奇,這是袁朗走了一路給張燕的評價,這地方身居太行山山谷,遠離戰(zhàn)火的波及,當(dāng)真是處令人想要定居下來的好地方,用世外桃源來形容它一點也不為過。
“天女,剛才小斯來報,黃巾余部皆已到齊,還請?zhí)炫S張某移步大殿共商大事!”
隨張燕出去的手下早已散去,只余下幾名貼身護衛(wèi)的守備,袁朗跟隨他們來到了一處偌大的木屋面前停了下來,隨后只聽張燕下馬請示張寧說道。
“有勞黑帥了,此舉若成,黑帥當(dāng)?shù)檬坠Γ ?p> 張寧翻身下馬,說不出的颯爽英姿。
“臭娘們,居然把老子當(dāng)成了空氣!”
袁朗負氣下馬,看著二張快步往面前的大殿走去,反倒把他給冷落了,先前在山崗上的溫情瞬間都消散得一干二凈了。
“袁公子,黑帥吩咐了,讓咱們陪您到下榻的居室安歇,還請隨我們來!”
袁朗剛想跟著進去,可沒想到被隨行的兩名守備給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