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城下一役,嶺南軍出動五十五萬兵力。其中戰(zhàn)死者八萬余眾,水淹溺死者十三萬余眾。被俘者二十八萬人,僅剩六萬余人逃往長沙城。而此役中,晉軍戰(zhàn)死者五萬余人,被水淹者不過千余人。
當晚,荊州刺史府中,盛排宴席。荊州刺史鄧文彥,守將周展為尉遲濤及眾將慶功。酒席之上,觥籌交錯。尉遲濤稍作片刻,與眾人飲酒三杯,便自行離去。尉遲濤一走,剩下眾將無人約束,狂飲起來。
尉遲濤上馬,剛要出刺史府,唐天豪從酒席之上退出,一路跟來。唐天豪對尉遲濤忠心耿耿,唯恐他有閃失,處處留心保護。
兩人帶上三名侍衛(wèi),皆換上便裝,來到街上一處茶樓之中。正值盛夏,夜晚天氣炎熱,不少人前來茶樓納涼飲茶。
尉遲濤一行進入茶樓,三名侍衛(wèi)同尉遲濤唐天豪分坐兩桌。伙計端上一壺好茶,將水果點心一同奉上。
唐天豪為尉遲濤斟茶,尉遲濤眉頭緊鎖,心事重重?!岸鞴降诪楹问滦臒??可否說來一聽?小人雖愚鈍,也愿為恩公分憂?!碧铺旌赖吐曊f道。
尉遲濤放下茶碗,淡淡回應:“唐兄有所不知,所謂勝不足喜,便是諸如此類。我軍俘虜二十八萬之眾,吾有心效仿古人,一夜坑之。然降者免死,此乃泱泱大國應有之風度。
況且殺戮太重,有傷天和,也會授人以柄,日后徒增煩惱。然若不殺,二十八萬人,糧草耗費驚人。我軍糧草供應本就命懸一線,哪里養(yǎng)得起這些閑人?若是一概釋放,又恐放虎歸山。況且戰(zhàn)事未完,亦不可釋放。吾如今勢成騎虎,左右為難。”
聽尉遲濤說完,唐天豪更是束手無策。想出言寬慰幾句,卻不知如何來說。
兩人悶坐飲茶,忽聽身后腳步聲響,一名中年道人來到桌旁。一名伙計過來攔阻,卻被道人一手推開。
“天下何處無知己!兩位,茶樓滿座,兩位可否讓貧道拼桌?貧道在此謝過兩位盛情,多謝多謝?!钡廊朔路鹱詥栕源穑疚垂芪具t濤二人意愿,徑直坐下。
一旁那三名護衛(wèi)見狀,便要過來。被尉遲濤眼色制止,尉遲濤同時出言攔住伙計:“伙計,給這位道長拿茶碗過來。正如道長所言,相逢即是有緣。道長若是不見棄,便與在下二人同桌飲茶便是?!?p> 見尉遲濤發(fā)話,伙計自然不會多管閑事。唐天豪默不作聲,暗中戒備,以防不測。
“多謝公子,公子好客,貧道亦有成人之美。見公子愁眉深鎖,莫非有事傷神?貧道奉勸公子一句,凡事斷與不斷,無需瞻前顧后。若要擋世人悠悠眾口,恐一事無成?!钡廊苏f話直來直去,似乎看出尉遲濤心事。
唐天豪給道人斟茶,道人略一打量唐天豪。嘻嘻笑道:“貧道面上有光,能得將軍斟茶。多謝!多謝?!?p> 唐天豪神色立變,剛要拔刀。尉遲濤開口:“唐兄,稍安勿躁。道長神目如電,唐兄舉手投足皆有軍旅之氣,況且唐兄虎口老繭,一看便是習武之人。道長是友非敵,只是不知道長此番前來,有何見教?”
唐天豪對尉遲濤唯命是從,手從刀柄上放下。
“貧道青葉,師承龍虎山上清觀。貧道周游天下,居無定所。前些時日,因戰(zhàn)事被困荊州城中。每日晚上前來此處飲茶,今日算是造化。恰好遇見公子。公子年紀輕輕,卻有統(tǒng)帥千軍萬馬之風采。公子口音亦非本地人氏,若貧道所料不錯,公子應是復姓尉遲之人?!鼻嗳~這番話,故意壓低聲音,顯然不想讓旁人知曉。
“道長有心,所猜不錯。在下正為俘虜之事憂煩,換做以往,在下自會當機立斷。然如今在下為聲名官位所累,朝中御史難惹。若是稍有不慎,必有御史口誅筆伐。
然此事終須決斷,故而在此猶豫。道長并非凡人,龍虎山乃是天師修煉圣地。適才一眼認出在下身份,可見不凡。若道長指點迷津,在下不勝感激?!?p> 尉遲濤出言相求,青葉道人也有點始料未及。原以為尉遲濤這等名滿天下之人,多半心高氣傲,要低頭求人指點,絕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