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 正教不興 邪教必猖
太平神教扶風(fēng)祭司王五,帶上大量金銀細(xì)軟趁城內(nèi)混亂之際,悄悄離開扶風(fēng),藏到附近王家莊。
王家莊是其老家,父母兄弟皆在莊內(nèi)。
王五躲在其長兄家中,惶惶不可終日。
尉遲濤討伐檄文中,對太平神教措辭激烈,指其為邪教,人人可誅之。
有擒住邪教頭目者,賞銀百兩。
王五一想起此事,更是心中忐忑不安。
前兩日,其長兄王才對其十分客氣,這兩日卻漸漸冷起臉色。
今日是王五在其長兄家中第三日,剛剛用過午飯。
外面?zhèn)鱽砬瞄T聲,聲音急促,讓王五心驚肉跳。
其連忙躲入柴房之中,屏息凝神,透過門縫向外觀瞧。
王才之妻來到柴房門口,沖屋內(nèi)王五一笑。
咔嚓!一把鎖頭將柴房門鎖住,王五用力一推,房門紋絲不動,心中更是驚恐。
透過門縫,王五看見一隊官差來到柴房外,王才之妻打開門鎖。
兩名官差拉開柴房門,進(jìn)來將王五拿住。
王五被帶上枷鎖,帶出柴房。王才沖其冷笑:“二弟,一路好走?!?p> 一名官差拿出王五畫像仔細(xì)對比,確認(rèn)無誤。
隨后對王才說道:“王才,爾大義滅親,舉報有功。爾家免去株連之罪,賞銀百兩。
這幾日爾去扶風(fēng)衙門領(lǐng)取賞銀便可。”
王才笑容滿面,點頭哈腰連連稱是。
王五用怨毒目光看向兄嫂,卻無意中看見父母身影在屋角出現(xiàn)。
父母臉色鐵青,眼中對自己只有恨意。這一刻,王五方有悔意。
自己加入太平神教以來,便不把父母兄嫂放在眼中。
父母兄嫂礙于神教威勢,對自己有求必應(yīng),客客氣氣,心中卻早已種下恨意。
自己加入神教,借神教之威,對當(dāng)?shù)剜l(xiāng)親巧取豪奪,甚至糟蹋不少良家婦女。
王五低頭,被官差推到院外裝入囚車帶走。
院中,王才將王五帶回金銀細(xì)軟拿出,放在父母面前。
“這都是不義之財,我兒須將其分與曾被王五欺壓鄉(xiāng)親,也算為他積德,來世好超生。”王才父親嘆息說道。
翌日正午,臨時法場之上,包括王五在內(nèi),扶風(fēng)一地太平神教大小頭目一共四百三十二人,全部被綁于法場之上。
每人身邊,一名高大軍卒捧刀而立。
周圍百姓圍觀者近萬,密密麻麻。
一名縣吏手持榜文,當(dāng)眾高聲朗讀:“邪教作亂,危害一方。
以虛無縹緲邪靈之名,行欺詐盜搶之實。
百姓無知,多有受其蠱惑者,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者大有人在。
今朝廷整頓法紀(jì),維護(hù)一方安寧,清除邪教。
現(xiàn)有扶風(fēng)一地邪教頭目四百三十二人,皆是大奸大惡之徒。
朝廷守護(hù)萬民,絕無姑息養(yǎng)奸之事。
邪教頭目四百三十二人,判斬立決,以警世人。
另有舉報抓捕有功者,共計九十六人。此九十六人,每人賞銀百兩,以示嘉獎?!?p> 縣吏讀完榜文,以王才為首,一共九十六名受賞者來到場內(nèi)。
十名衙役當(dāng)眾將白花花紋銀一百兩裝入布袋之中,一次頒給眾人。
圍觀百姓,多有羨慕者。待王才等人領(lǐng)賞退場,戰(zhàn)鼓聲響起。
四百三十二名軍士同時舉刀,將面前犯人頭顱砍下。
一時間,血氣彌漫,圍觀百姓齊聲驚呼。
至此,扶風(fēng)一地太平神教徹底瓦解。場內(nèi)高臺之上,尉遲濤面無表情。
郭逍客低聲說道:“大將軍,這般公開行刑,是否殺伐過重?這四百三十二名人犯,未必都是十惡不赦之輩?!?p> 尉遲濤聞言笑道:“郭將軍,亂世須用重典。
關(guān)西王反叛,與邪教從中蠱惑不無干系。
將軍所言無差,這些人犯之中,應(yīng)有不該判死者。
然形勢如此,無法幸免。待平定三秦,必定向朝廷建言,于三秦多建書院,尊崇道佛兩教。
所謂正教不興,邪教必猖。人食五谷雜糧,必有七情六欲。
****之所興,不免憂患煩惱。若心中無正教可信,則會被邪教趁虛而入,蠱惑為惡。
今日本將血屠邪教,他日三秦大地正教必興。
將軍曾于長安之中生活多年,對長安城想必了若指掌。
我軍不日兵發(fā)長安城,攻城重任,將軍莫要推辭。
若一鼓作氣,拿下長安,反賊授首,則關(guān)西之亂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