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章 九原公祭 烈士埋骨
九原郡,之前北遒鐵騎破城,城中已是一片廢墟。
城外一處草原上,數(shù)千墳塋聳立,俱是新培黃土。
狂風(fēng)刮過,天地嗚咽。紫金侯李龍山、幽州刺史李振宗、副將蘇元彪等人立于墳前。
“三萬壯士,能找回埋骨者,不過一半。
韓澤將軍,九原郡三軍兒郎,老夫愧對汝等英魂。
當(dāng)初老夫力主建此九原城,將軍自告奮勇前來鎮(zhèn)守。
臨行之時,將軍正值壯年,雄姿英發(fā),躊躇滿志。
三萬兒郎個個好漢,人人勇敢。八年光陰,北遒數(shù)十次攻城未果,皆在城下狼狽而去。
韓澤將軍,九原郡三軍兒郎,老夫愧對汝等家人。
可憐無定河邊骨,俱是春閨夢里人。
汝等為大晉百姓犧牲于此,汝等家中父老妻兒自此年年望北疆,腸斷處,卻不見汝等歸鄉(xiāng)。
韓澤將軍,九原郡三軍兒郎,老夫愧對汝等在天英魂。
統(tǒng)帥三軍將士,浴血搏殺,卻未能執(zhí)烏羅人頭血祭汝等在天之靈。
老夫愧對汝等,在此謝罪,愿諸位英靈在天莫散,護(hù)我大晉兒郎。
終有一日,蕩平北疆?!崩钫褡谄怀陕?,老淚縱橫,跪于韓澤墓前。
李振宗軍旅數(shù)十年,韓澤曾是其親兵。
韓澤十七歲投軍,歷次作戰(zhàn),為人果敢勇毅,屢立戰(zhàn)功。
時年三十七歲,陣亡九原郡。
二十年載軍旅生涯,李振宗視其與子無異。
依稀間,李振宗憶起諸多往事,更是悲痛。
李龍山與蘇元彪等人神情黯然,人人心情沉重?zé)o比。
李振宗哭泣良久,才慢慢止住悲聲。
軍士獻(xiàn)上祭品,李振宗等人上香叩拜。
風(fēng)聲嗚咽,此刻天地同悲。
回轉(zhuǎn)營帳之中,李振宗與李龍山在帳中對飲。
“李瘋子,你我山河日暮,此戰(zhàn)已有力不從心之感,當(dāng)真是歲月不饒人。
北遒烏羅可汗正值壯年,此人狡詐如狐,貪狠似狼。
此次元彪將其重傷,暫時負(fù)傷遠(yuǎn)遁。
待其傷愈,勢必前來報復(fù)。北遒一旦進(jìn)犯,邊疆烽火燃起,必有百姓遭殃。
老夫鎮(zhèn)守幽州數(shù)十年,雖保得幽州不失,卻無才能北進(jìn),為大晉開疆?dāng)U土。唉!”
自墳場回來,李振宗抑郁寡歡。
“老麻雀,你我多年相交,何必如此惺惺作態(tài)?
說一千道一萬,你還不是看中元彪?”李龍山冷笑一聲,揭穿李振宗。
“李瘋子,與你說話,真是無趣。
老夫年邁,幽州無主持接替之人。
老夫看上元彪,亦是想將這千斤重?fù)?dān)托付于他。
平心而論,元彪可否擔(dān)此重任?”被人揭穿,李振宗便開門見山。
李龍山點(diǎn)頭回應(yīng):“老麻雀,你這眼光依舊毒辣。
元彪此人膽大心細(xì),且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
此次擊傷烏羅,元彪于軍中威望日隆。
待老夫?qū)⒃雴緛恚?dāng)面于他講清。
他若愿意跟隨于你,老夫絕不攔阻?!崩钫褡诼勓源笙?,他就待紫金侯放話。
不多時,蘇元彪大步走進(jìn)營帳。
“參見侯爺,大都督,不知兩位傳喚末將,所謂何事?”
“元彪!今日有一事想與你講清。你自跟隨老夫以來,幽州城下一戰(zhàn),舍命擊傷烏羅。
這些日子,你身體將養(yǎng)如何?”李龍山問道。
“侯爺,末將身體強(qiáng)健,如今恢復(fù)七七八八,可以一戰(zhàn)。侯爺可要末將出戰(zhàn),末將絕不負(fù)侯爺期望?!?p> 元彪說話中氣十足,鏗鏘有力。
李龍山把目光投向李振宗,示意他自己講。
“元彪,汝在軍中,威名遠(yuǎn)播。老夫知你與北遒血仇不共戴天。
老夫今日問你,你可愿跟隨老夫留守幽州?待老夫告老之時,幽州交于汝手。汝可愿意?”
李振宗并未拐彎抹角,而是開門見山。
蘇元彪憶起烏羅逃走時刻,不禁恨意滔天。
北遒進(jìn)犯,害他家破人亡。原本一戰(zhàn)可手刃烏羅,為家人報仇。
不料天意弄人,烏羅負(fù)傷逃遁。蘇元彪此生無他愿望,唯愿手刃仇人。
當(dāng)機(jī)說道:“大都督,末將此生愿掃蕩北遒。北遒殺我家人鄉(xiāng)親,殺一人,末將愿誅殺北遒百人償還。
即便大都督不見召,末將也欲毛遂自薦,請大都督命末將駐守九原郡。
末將不求官位,唯愿此生殺進(jìn)北遒。若有一日,末將能以刀劍丈量北遒身高,過者皆斬之,此生無憾。
末將一心一意,求大都督與侯爺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