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彀中記

第七十九章 工廠和學堂的變革

彀中記 廟街四斗米 2902 2011-02-10 09:15:47

    在比武之后陳政找到那張二狗問了他如何知道那樣多的大明軍兵里的知識。問了之后才知道原來這張二狗便是個軍戶子弟,從小便跟著他爹學這些東西。他那爹爹在萬歷朝的時候便是北鎮(zhèn)的軍兵,后來還參加了救援朝鮮的戰(zhàn)役。在那之后,又參加了對建奴的戰(zhàn)事,后來受了傷,撿了條命,便回家養(yǎng)老了。倒是當兵的時候繳獲過首級,也因此得了些銀子,便在自己家鄉(xiāng)買了些地。

  這張二狗小的時候家里的日子過得還算殷實,可隨著他歲數(shù)越大,他的家境卻是越糟。這些年又趕上連年的大旱,他老家河南已經(jīng)是連三年的顆粒無收了,便是連一些中等人家都過不下去了,又何況是他家。好在就在全家都快要過不下去的時候,有人來到他們村子邊上招人了。于是他們一家便順理成章的來到這松江。他爹現(xiàn)下只是閑在家里,因為腿上有傷,不能干活了。他娘也死得早,家里還有就是他那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了,他倒是最小。

  陳政一聽說他老爹參加過抗日援朝的戰(zhàn)爭,興趣便是立刻的來了,說讓他老爹沒事到這營地里給大伙指點指點。那張二狗一聽自己那老爹還能有用處,心里面也是高興,便答應了下來。至于那肯特當上了這隊長,來對他們進行訓練一事,這張二狗倒也是爽快,沒在做什么糾纏。陳政對他這性格倒是很喜歡

  ***************

  這營地的訓練總算落實了下來,陳政自己也從這里能脫出身來。剩下的事情便是自己那工廠和學堂了。

  工廠的各項制度在不斷的完善,各種新的設備也在不停的更新。比如那鋼廠,除了最開始的煉鐵高爐和煉鋼轉爐外,還加了新做出來的起重機器,新的軋鋼設備。陶瓷和玻璃廠已經(jīng)開始了正規(guī)化的流水線生產(chǎn)了,連新爐子都是改裝過的了。各種各樣的模具則都是陳政用車床生產(chǎn)出來的,尺寸倒是精確。

  工廠之后便是學堂。因為新增加了學生,陳政便又從這些北邊來的雇工中找出一些讀過書的,有功名的來他那學堂教書。

  挑來挑去倒是只有那羅澤仁和他那好友羅文遠,這兩個人算是有功名的,在他們家鄉(xiāng)也是有名的人。陳政雖然找這兩個人來教書,但是他那學堂和私塾還是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他要培養(yǎng)的學生可不是就為了科舉,而是為了他自家的那些產(chǎn)業(yè)。那些工廠里的機器是要有知識的人才能開動的,也是要讀過書的人才能幫著他進行新的研究的。至于科舉,他可沒想過,這些在他的學堂里讀書的孩子,若是全部接受的是他這新式學堂的教育,那出來肯定不會考科舉,肯定要被他那工廠或是將來要成立的大學所錄用的。陳政畢竟是穿越來的,他知道人才對于任何時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將來他要做的大工業(yè)生產(chǎn),沒有人才,那是根本無法進行的。

  于是這兩位被選中的教書先生接受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做法。比如那讀書時用的標點符號,那簡化了的漢字,還有上他們能教的語文課每天只是兩課,每節(jié)課四十五分鐘等等,便是連這分鐘的概念,他倆也是到了這學堂之后才知道的。后來倒是那羅文遠自告奮勇,說什么那歷史課他也能上,便又教了一門歷史課。

  現(xiàn)在陳政那學堂,確切的說應該是學校了。里面已經(jīng)有了三個教學班。陳政按照先后順序命名為一年一班和一年二班還有二年一班。今年九月份招的這兩個班便是一年級。而原來的那個班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二年級了。

  學生們從一開始上的數(shù)學、語文、體育和英語變成現(xiàn)在的語文、數(shù)學、體育、歷史和自然。陳政把英語課暫時的砍掉,因為他實在是太忙了。

  這樣那兩個老羅一個上語文,一個上歷史。數(shù)學由錢世強和沈青來上,至于自然和體育,則是由陳政來上。

  自然課是三天上一課,體育課是兩天上一課。這樣陳政的課到真是少了許多,而更主要的時間都是那兩位老羅和那錢世強和沈青來上了。就因為沈青要上兩個班的數(shù)學課,而錢世強只上一個班的課,讓沈青沒少上陳政這兒來鬧。因為這家伙現(xiàn)在正沉迷于陳政所作的提純實驗中,也是主要的參與者,他現(xiàn)下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在實驗室里,讓他教學,他總覺得是浪費他的時間。

  這學堂里除了這些教書先生之外,還有一個老頭整天的也在陳政為他建造的實驗室里忙活著,便是周迅的那便宜師父---吳有性。

  自從陳政給他做出來那顯微鏡后,他也是和那沈青一樣,一天到晚的窩在那實驗室里,用顯微鏡來看著看那的。那些陳政給他做出的實驗工具更是讓他耳目一新,擺弄起來倒是有些像小孩子擺弄自己的新玩具一樣。不過即使這樣他教那周迅學醫(yī),也是一絲不茍,對周迅要求也是嚴格。

  因為陳政給他在學校里留下了一套小別墅,他便一天到晚的住在這學堂附近了,原本看完他那老朋友-----陳政的便宜師父后便要走的,沒想到陳政給他整出了那樣好玩的一件玩具,這老頭倒是和小孩一樣了。

  其實除了工具外,最主要的便是陳政告訴他的那些理論。有時候他便去問陳政這里為什么這樣,那里為什么那樣。陳政所知道的一些醫(yī)學知識,也是他前世在報紙新聞上看的,比如非典、禽流感等等,這些傳染病的致病機理當時在媒體上都是有很多介紹的,陳政知道這些東西都是耳濡目染的。讓他具體的說出其中的奧秘,陳政是說不出來的。畢竟,一個學習機械的和冶金的,在他們專業(yè)范圍內(nèi)的,他可能知道的詳細一下,超出了專業(yè)的范疇,他也就是懂懂一些基本原理什么的,或是對于人來說有什么害處罷了。

  但僅僅是這些理論便已經(jīng)讓那老吳頭瘋狂了,一些能夠用顯微鏡驗證的,那老吳頭便用顯微鏡驗證,不能驗證的,老吳頭也要早上晚上的思考。看的陳政只得暗中的佩服,看來這大明人也并不都是死腦筋的嗎,還是有這些敢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人的存在的。這和他學過的歷史對于封建時代的人物的定義還是有很大出入的,難道是自己學的歷史有問題?陳政暫時沒空想這些問題了,因為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這段時間最讓他感到吃驚的是從北邊運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他從那些逃難過來的人中聽說了什么韃子進關的事情。

  當時一聽這事陳政就覺得腦袋有些大,難不成是自己的到來改變了歷史?這韃子真的提前進關了?可是不對啊,自己并沒有做什么大事啊,也就是弄出些稍微超前一點的東西,也沒有影響到這大明的經(jīng)濟啊。他這樣胡思亂想了一陣子覺得也不是個事,便又把一些雇工找過來仔細的問了問。

  不過那些人也是聽別人說的,當不得真。一些人還說這韃子在崇禎初年就進關了,左右不過是搶上一把,還要把人丁都抓走,男的好像基本上都要殺頭的,女的便是擄回去做奴婢。男的若是想活下來也是要有些手藝的,大都是工匠。這樣的情況讓這些人都覺得若是真讓韃子到了他們自家,那便是沒的活了,所以才跟著那招人的船只來到這江南。陳政當時也是好奇,便問他們?yōu)楹尾坏戎竺鞯能姳^來救他們,哪成想這些人一聽大明的軍兵,反倒是比提起那韃子更害怕的樣子。這讓陳政好一陣納悶,這大明的軍兵不來救助這百姓,難道還能像韃子一樣禍害百姓。這也就是因為陳政來自另一個時空,而且對于歷史也不甚熟悉。在中國的歷史,凡是到了一個王朝的末世,那個王朝的軍隊基本上和土匪沒什么區(qū)別,有的時候還趕不上土匪。便是在陳政來的那個時空,在華夏被海東那個彈丸小國蹂躪的年代,那些所謂的國軍也是動不動就劫掠老百姓。只不過這些事情陳政不知道罷了。

  想來想去陳政覺得大概還沒到那個時候,還沒到那些韃子真正的破關而入。因為他所知道的是韃子們是從山海關進來的,而且還有一個大漢奸吳三桂做引導的?,F(xiàn)下這些都沒有消息,最起碼說明這大明還沒到最后的山窮水盡,自己還是有一些時間的。

  ps:今天只有一章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