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茶商小娘子和她的活閻羅

第十四章 選禮

茶商小娘子和她的活閻羅 作家9ps1y5 3061 2025-02-10 05:37:17

  暮光剛?cè)就搞炅撼堑娘w檐,齊柚一身素色交領(lǐng)里裙,外面套著昨日趙廣哲送的松霜色暗紋短襖,指尖在粗麻賬本上劃出細響。茶爐騰起的熱氣模糊了柜臺前“東角茶寮“的木牌,她盯著賬簿的余文九千錢,忽地將算珠撥得噼啪作響。

  “阿姊,炭盆快熄了?!鞍⑻O踮腳將銅手爐推過來,里頭埋著幾粒煨栗子。齊柚就著這點暖意展開麻紙,狼毫尖懸在“臘月對策“四字上頓了頓,墨汁倏地墜成個圓點。

  “爹爹,勞您掌燈——把阿娘和兄長都喚來前堂可好?“

  正好亥時打烊后,全家圍坐炭盆旁。油燈將七道影子投在斑駁的土墻上,齊柚把謄抄好的計劃簿攤在條凳,八歲阿蘋立刻捧來塊缺角的青磚壓住紙角。

  “先說這半月進項。“她指尖點過賬目,兄長們夯實的肩背不由前傾,“每日卯時客稀,戌時又冷清,單靠晌午那點散客.....“

  “把燒火棍給我!“大兄突然拍腿,驚得幼弟手里飴糖滾進炭灰,“西街腳行新遷來三百苦力,寅末就上工!若咱家卯時前開灶....“

  “正是要添'趕早茶'?!褒R柚抽出張畫著碗碟的草圖,“糙米粥配腌芥菜頭,搭一海碗粗茶,十文錢管飽。二哥明日可否去碼頭發(fā)竹籌?頭三天嘗鮮價八文?!?p>  母親忽然扯了扯她袖口:“灶眼怕是不夠,后院曬谷的笸籮能摞起來當(dāng)蒸架,騰出半鋪炕的功夫就能置兩口泥灶?!?p>  父親煙桿“咚“地敲碎地面積灰,煙鍋火星落在棠娘剛補好的鞋面上:“…把倉房里堆茶渣的陶甕挪到屋檐下,給泥灶騰地兒?!伴芙潜鈮嫷氐拇囗戵@得看門黃犬支棱起耳朵,幼弟趁機撿起炭灰里的飴糖,偷偷在衣角抹了抹又塞回口中。

  “要緊的是茶葉。“齊柚抽出壓箱底的青瓷罐,陳茶碎屑在掌紋間沙沙作響,“眼下用的三級蠟茶,若換成頭采...“

  二兄倒抽口氣:“零散的青茶賣的齁貴,要想供起個茶樓,那得包下整片茶園!“

  齊柚指尖蘸透粗茶,褐色的水痕在酸枝木桌紋路間蜿蜒成山形。油燈昏黃的光暈里,她的影子與墻上懸著的茶篾笠重疊,“不是真要買山?!八E勾出老家蜿蜒的山徑,“原先齊家都以為是官家征地,我尋趙大人調(diào)來了當(dāng)時的卷宗,卻發(fā)現(xiàn)并無調(diào)令,現(xiàn)如今茶園一直落在王家人手里,所供之人卻是林家,父親,母親,齊家當(dāng)年的覆滅,明顯有人構(gòu)陷。“

  父親銅煙袋重重磕在桌角,震得桐油燈盞里火苗亂顫:“我哪能不知,林家當(dāng)時就已經(jīng)背靠的皇家,如今就算要贖回茶園,也起碼要三十貫!上月修屋頂?shù)亩傥亩家卒佡d賬,把你兩個阿兄買了都沒有零頭?,F(xiàn)在賺的也剛剛勉強夠本......“煙鍋里的碎茶沫騰起青霧,籠住他溝壑縱橫的額頭。

  母親突然掰開塊黍米糕塞進幼子口中,止住孩童將起的夜啼:“驚蟄前三日,蟲卵還沒化翅?!八旨c的拇指抹過小兒唇邊糕屑,“城南流民巷里那些荊婦,背著嬰孩也能除蟲,管頓飯就肯做整晝?!?p>  檐角鐵馬“?!暗刈菜檠┮梗R柚霍然起身。賬本被穿堂風(fēng)掀得嘩響,頁間夾著的臘梅干瓣撲簌簌落在父親膝頭?!澳催@花瓣?!八砥鹨黄丛诓铦n繪就的茶山上,“當(dāng)年咱們家‘齊山云霧’不就是用梅雪水濯青?正月雇人修枝漚肥,等開了春......“

  “阿姊!“阿蘋突然從柜臺底鉆出,舉著半截炭條在墻上描畫:歪斜的茶樹擎著銅錢串,底下歪歪扭扭寫著“齊“字。燭火將滅的剎那,齊柚握住父親龜裂的手掌:“等到新茶壓餅?zāi)侨?,我要讓茶引上‘齊’字朱印,比這梅瓣更艷三分。

  五更天雪粒子砸窗,全家摸黑起身。阿蘋攥著齊柚教的吉祥話,蹲在門邊練“臘八施茶添福壽“;母親把夜燈浸在桐油里,說要比別家多亮半個時辰;兩位兄長將“趕早茶“的木牌掛上檐角,紅布條在朔風(fēng)里甩出脆響。

  “阿姊,祭灶那日的黏米茶...“幼弟忽然從被窩鉆出,鼻尖沾著絮花,“能給我留一勺糖桂花嗎?“

  齊柚正往告示板釘《冬時令茶單》,聞言將凍紅的手按在孩童發(fā)頂:“若廿三那日能賣出五十碗姜棗茶,整罐桂花都歸你?!?p>  晨霧里傳來第一聲雞鳴,茶寮檐下冰棱裂開細紋,像極了她勾在賬本邊的朱砂印——那抹鮮紅從“臘月對策“蜿蜒到“春茶新計。

  臘月十七的凍云壓著汴梁城,齊柚數(shù)著陶罐里新攢的銅錢,叮當(dāng)聲驚醒了蜷在賬本旁打盹的貍奴。穿過西角樓街時,雪粒子正把各府衙門的朱漆大門砸出麻點,趙廣哲常策馬而過的石板道覆著薄冰,倒映出她懷里紅繩扎的粗陶罐——原是從茶樓挪來裝新茶的。

  茶鋪掌柜掀開樟木箱時,陳年蠟香混著雪氣撲面。她挑的雖是次等臘茶,卻用臘八那日收的梅花雪水醒過三遭,又拿松針熏足七日。包茶紙是央二哥從書肆討來的廢稿,泛黃的紙背還印著半闋《定風(fēng)波》,正巧遮住茶罐裂縫。

  歸途特意繞到馬行街,卻見兵曹司廊下懸的羊角燈都蒙了灰。齊柚把茶罐和一個四方的木盒往懷里緊了緊,來到趙府門前交由小廝:“麻煩你交給趙大人,說是回禮。”

  刑部暗牢的腐肉味混著陳年血銹,在趙廣哲玄色官袍上凝成冰珠。他指尖碾過一截茶引,碎屑簌簌落在受刑人額頭的血痂里,“茶倉第三十一號引票,臘月十三簽押。“聲線似浸了雪水的刀刃,驚得墻上火把驟然一暗。

  受刑者喉結(jié)滾動著將血水咽下:“真的不知道是誰讓我送的…“話音未落,鐵刺突然扎住他潰爛的指尖,三根指骨在誦經(jīng)聲里碎成齏粉。趙廣哲俯身時,燭光將他的影子拓在囚犯扭曲的臉上,宛如夜叉面具:“‘那位’的舌頭是浸過鴆毒,你也敢學(xué)舌?“

  血水滴在青磚縫里,竟冒出詭異的白煙。趙廣哲忽地輕笑,指尖挑起塊燒紅的烙鐵:“你說虹橋茶倉的耗子啃爛了引票——“烙鐵尖描摹著囚犯潰爛的唇線,“可知那些耗子今晨全被剜了眼睛,釘在茶倉梁上示眾?“

  暗處傳來鐵鏈脆響,趙廣哲突然掐住囚犯下頜,將整張茶引塞進他喉中:“本官替你焚香禱祝。“火折子舔過引票邊角的暗紋,焦糊味里浮起龍涎香氣,囚犯鼓脹的喉頭滾出“咯咯“聲。

  “大人,他應(yīng)該真的不知道......“旁邊一個侍從道。

  暗牢石壁滲出的血珠正巧滴在趙廣哲靴頭金狻猊的眼眶里,他忽地抬腳碾碎地上半截斷指,骨裂聲混著誦經(jīng)般低語:“慈悲為懷...“尾音未落,五指已扣住新來侍從的后頸,將人半個身子按進血水漫漶的刑具槽。

  “大、大人!“老獄丞慌忙去拽那青衫小子,卻見趙廣哲腕間佛珠突然絞住年輕人喉結(jié),“你聞不慣血腥?“他指尖挑開侍從官服領(lǐng)口,露出脖頸掛著新求的平安符,“本官這串紫檀珠子,浸過三百零九人的喉頭血——“佛珠忽地收緊,平安符金線“啪“地斷裂在血泊里。

  老獄丞膝行兩步捧起燒紅的烙鐵:“這崽子上月才從翰林院撥來,還不懂咱們刑部的規(guī)矩!“烙鐵尖有意無意戳向侍從靴面,“您瞧他抖得篩糠似的,連前日早飯都要嘔出來...“

  趙廣哲倏地松手,侍從栽倒時撞翻了鹽水桶。他踩著年輕人抽搐的脊背俯身,玄色蟒紋補子沾了血污反倒更艷麗三分:“本官最恨兩樣?xùn)|西——“冰冷的指尖緩緩刮過侍從慘白的臉,“一是自作聰明的,二是心慈手軟的?!罢f罷,習(xí)慣性抬起左手腕置于鼻尖,沒了習(xí)慣的沉水香,才想起數(shù)日前繃斷了。

  角落里突然傳來鐵鏈錚響,原是那囚犯疼得咬斷了半截舌頭。趙廣哲反手將拿起旁邊的匕首擲出,刀尖貫穿囚犯右眼釘進石墻,刀柄猶在震顫:“你既憐他...不如替他嘗嘗剜目的滋味?“

  侍從哆嗦跪在地上,在血泊中咳出半枚碎牙。趙廣哲轉(zhuǎn)身時玄色袍角掃過炭盆,燎焦的蠶絲金線騰起青煙,混著皮肉焦糊味竟似檀香?!岸颊f慈悲為懷——“他指尖捻起老獄丞捧著的烙鐵,火光映得眼尾朱砂痣艷如滴血,“誰慈悲去年的三百七十八戶百姓。“

  眾人沉默,見過的聽過的無不悲戚——‘洛水村三七八戶案’,那村口的半截殘碑上“三百七十八戶“的朱漆仍然刺目。

  那年冬至的雪混著藥渣鋪滿青石板,仁濟堂的鎏金匾額被百姓砸成柴火,焦黑的“濟“字殘片嵌在掌柜顴骨上。有人看見十八輛騾車夤夜出城,車轍里漏下的黨參須子纏著官憑路引,就這樣帶走他們生的希望。最瘆人的是祠堂香案下那摞泛黃的藥方,墨跡被雨水泡成游魂般的灰影。有膽大的盜墓賊說,子夜時分能聽見沙沙的翻頁聲,仿佛三百七十八戶的冤魂還在對賬——缺的當(dāng)歸三錢,少的人參兩片,差的何止是幾味藥材?

  春風(fēng)又綠時,斷墻下鉆出幾簇詭艷的紫色野花。放羊娃說那是未葬的尸骨在開花,花瓣上的露水沾衣即潰爛,一如當(dāng)年蔓延的瘟毒。烏鴉仍在枯枝間盤旋如黑云,喙里叼著的碎布條,依稀能辨出是孩童肚兜上繡的“長命百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