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下課后,我回辦公室的路上,被一個人叫住了,一看這人,竟是我堂弟余錢,他說道:“還真的是你啊?!边@個堂弟是三叔老來得子生的。
“你怎么回來了?還來學校當老師了?”
我笑著說道:“不是你們學校老師都要走了么,我回來湊個人數(shù)。弟,你今年是不是初三了?”
“是啊,六月份就要中考了?!?p> “準備的怎么樣,能夠上一中么?”
“哥,你別笑話我了,你知道,我們家就你讀書好,其他的人都不行。我也不行,初中讀完,我不想讀了?!?p> “為什么?”
“因為感覺讀書沒有意思。太難了,我不是這塊料?!?p> 就在我要準備長篇大論一通時,上課的鈴聲響了,余錢一路小跑,說道:“哥,我先上課去了。空了再聊?!?p> “我不是這塊料?”這是一句實話,還是用來逃避的一個借口呢?
什么樣的人又是讀書這塊料呢?我是嗎?
還記得小學二年級的一次考試完,我拿著試卷失落的回到家里。媽媽見我悶悶不樂的樣子,有點反常,問道:“向兒,你怎么了?今天怎么這么不開心的樣子?!?p> 我說道:“媽媽,我是不是很笨?”
媽媽停下手中的活,好奇地問道:“怎么會這么說呢?”
我拿出試卷,數(shù)學試卷上赫然寫著四十分。
“媽媽,您看,試卷上很多的題目我都不會,一百分的試卷才考了四十分。如果是聰明的人,不應該都會的么?”
媽媽笑了,“哦,原來是為這事不開心呢。你每天放學回來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呢?”
“是看一會動畫片?!?p> “看完動畫片之后呢?”
“吃飯,然后看會電視?!?p> “作業(yè)都是什么完成的呢?”
“都是看完電視之后?!?p>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的作業(yè)并沒有放在第一位?”
“我們班學習成績好的劉曉說他回家第一件事也是看電視,而且他在學校也不學習,也是天天玩。他還能考第一,為什么呢?不就是因為他聰明么,我笨么?媽媽,我是不是不是學習的料呢?您看,我們家也沒有學習成績好的的。”
“上次媽媽帶你去地里除草你還記得么?”
“記得的,您為什么說這件事呢?”
“為什么我要時時去地里除草呢?”
“不除草,地里的莊稼就長不好了?!?p> “除草前和除草后的地,是不是都是同一塊地?為什么除草和不除草長出的莊稼會不一樣呢?和地有關系么?”
“媽媽,您的意思是,我考得好和考的差,和我這個人沒有關系,沒考好,是我這塊地長草了?”
“你覺不覺的是這樣的呢?你覺得媽媽聰不聰明?”
“聰明的,地里所有的莊稼都能夠整明白。不僅如此,電燈泡的開關還會裝,媽媽最讓我佩服了?!?p> “上次電視壞了我就不會弄,但是被你鼓搗好了,那你還覺得你笨么?”
“被媽媽您這么一說,我好像變聰明了?!蔽疑敌Φ馈?p> 后來,我調(diào)整了自己的習慣,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作業(yè)完成了,然后把第二天要學習的課程都預習了一下,然后三年級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好老師,我的成績竟然漸漸上來了。
再后來,我就考上了鄉(xiāng)里最好的初中,縣里最好的高中,然后考上大學?,F(xiàn)在回憶起來,好像是不是讀書這塊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