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嬌姝無雙

第四十六章 入套

嬌姝無雙 柒條魚尾巴 2273 2023-03-19 17:56:13

  庭中日欲晡。

  午后,皇帝召了謝顯前去紫宸殿議事,裴姝循慣例為小太子講了一堂智力趣味課,一天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苦逼的小太子后面還有一堂德教經(jīng)史課,本朝儒家經(jīng)典乃主流,因此皇帝選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學士來授業(yè)。

  裴姝出得天祿閣,若按常規(guī),指定是即刻麻溜出宮。

  今次她卻打個轉又拐回了休憩室,磨磨蹭蹭到申時末才出來。

  意料之中,她一現(xiàn)身便被剛下堂的詹大學士喊住:“裴家女君,且留步?!?p>  自從他于皇帝那處聽聞裴姝棋術精湛,回回碰見她就要生拉硬拽對弈一番,平常裴姝都是避著他走。

  看到他就害怕,蓋因此人有一大嗜好,嗜棋如命。

  說好一局,結果就是一局接一局,沒完沒了,不到宮門落鑰不放人。

  小狐貍斂下深深笑意轉身。

  詹宥遷盯著裴姝兩眼放光,就跟看見了什么稀世大寶貝似的,

  “哎呦,可算逮著你啦,可得空陪老夫手談一局?”

  世間有人癡于酒,癡于花,癡于茶,也有人癡于棋。

  詹宥遷便是當中的棋癡。

  棋癮一發(fā)不分時間場合,無論是在官署公廨,私宅內(nèi)室,還是出行途次,逮著人可隨地設局。

  夜歸棋興未盡,還要在臥室自擺棋譜玩味一番。

  愛棋之深。

  裴姝笑吟吟道:“您老相邀,自然是有的?!?p>  “噫~當真?”詹宥遷目露狐疑,捋著胡須上下打量她。

  今日這丫頭怎恁好說話?往日不是推三阻四就是溜得飛快。

  他逮她,撲空不是一回兩回了。

  誰懂棋癡的寂寞,好不容易碰著個高手,他豈會放過,便是十局九輸,他也是越輸越上頭,越輸越來勁兒。

  明知裴姝答允的不同往日的爽快,有些不正常,他也無所謂,即便知道是圈套,他也甘之如飴往下跳。

  就是這么大的癮。

  詹宥遷生怕她跑了,拽著她往天祿閣走,就近在窗邊擺棋盤。

  起始尚算平緩,棋局過半,局勢陡然直下,裴姝開始落子如飛步步緊逼,不留情面殺得他落花流水。

  老頭子傲氣得很,饒子留情對他而言才是一種莫大的羞辱。

  想當初,得知皇帝擢選了裴姝作為太子的講師之一,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極力反對的。

  從看她哪哪都不順眼再到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惺惺相惜,不過是一盤棋的距離。

  沒看他雖輸?shù)脩K烈,卻是一臉佩服,

  “嗐,老夫一不小心又著了你的道,你這女娃子小小年紀,棋路竟是如此這般詭譎,可謂日日新,教人摸不著底,妙哉妙哉!”

  她之棋藝的精妙,妙不在定式的精湛嫻熟,而是妙在棋風虛虛實實變幻莫測。

  詹大學士一生與人對弈無數(shù),從未見識過如此擅于鬼道的棋技。

  與之對弈當真是妙趣橫生、余味無窮,恨不能不眠不休挑燈夜戰(zhàn)。

  “天還早,再對一局?”他眼巴巴道。

  裴姝彎了彎唇,眼睛里帶了笑:“倘若這局我又僥幸勝出,小輩我有個不情之請,您老可應?”

  詹宥遷幾乎不帶任何猶豫:“只要不是叫老夫去殺人縱火,應你又何妨?!?p>  一局終。

  詹宥遷連呼幾個妙,撫須低頭復盤,裴姝也不急,靜靜待他研究夠了抬起頭:“愿賭服輸。說吧,你要老夫應你何事?”

  裴姝一顆一顆往棋奩里撿玉子,

  “倒不是多難的事兒,家里族學養(yǎng)士無貲,卻多是附庸風雅之輩,職不專,教不明。且子弟循習弊陋,餔啜之余,渙然而散。我意聘請幾位翰林院榮退的飽學之士,提振家族子弟士風?!?p>  滿腹才學的老學者自有傲然風骨,他們榮退之后,若有意向授學,多得是名家書院高接遠迎,何須屈居于家族私塾。

  若莽撞登門相請,別說首肯,只怕是一道明來意就要被掃地出門。

  而詹大學士就不同了,他出自翰林院,學問深遠德高望重,處人又藹然謙和,同一眾老翰林交情頗深。

  他張嘴撮合一句抵自己一籮筐。

  詹宥遷胡須一抖:“這還不難,你當那些老古董是那么好請得動的?”

  “放我身上自是千難萬難?!迸徭犷^笑:“您不一樣,您老一出馬,定然事半功倍,馬到功成?!?p>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詹宥遷嗤了一聲:“鬼精靈?!?p>  代價有點大,他有點不情愿。

  老伙計們逮著機會,不定怎么訛詐他呢。

  他的藏書孤本,珍酒佳釀怕是要不保。

  小狐貍如何看不懂他那肉疼的表情,

  “您老只管行事,若有任何損失,事后我愿雙倍補償。另,小侄有幸自師尊處得了一本棋譜孤本,待出宮便差人送到您府上可好?”

  “荒繆!老夫豈是那貪圖小輩東西的營營茍茍之人。”詹宥遷面浮慍怒,心下卻是意動不已。

  旁的不說,他饞棋譜??!

  麓山出品必是極佳珍品,只是吧……堂堂大學士跟小娃娃搞暗箱交易,多少有些拉不下臉。

  見狀,裴姝也不藏著掖著了,添把柴全了他的臉面,

  “振興族學乃其一,我打算接納寒門窮苦人家,不拘年歲門第,凡懷揣好學之心皆可入我族學,并視情況免其束脩,加以資助?!?p>  此舉,意在廣撒網(wǎng)養(yǎng)魚。

  整套計劃中包括,重金搜羅往年科考卷宗,放置私塾無償供他們閱覽,不僅如此她還將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子們的“行卷”“溫卷”提供方便之門。

  所謂“行卷”就是應試考生在考試之前,將自己寫的詩文加以編輯,寫成卷軸,呈送給主考官或相關官員審閱,以期引起他們的注意,以求推薦。

  為加深主考官對自己的印象,過段時間再投,這叫“溫卷”。

  由于本朝科舉不糊名,知貢舉等主試官除詳閱試卷外,有權參考舉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譽決定去取。

  是以在政治、文壇上有地位的人及與主試官關系密切者,皆可推薦人才,參與決定名單名次,謂之“通榜”。

  自此行卷之風盛行。

  她的小九九如何能瞞得過老人精,裴姝也沒想瞞就是了。

  詹宥遷看她的目光格外意味深長:“想不到賢侄竟有鴻鵠之志矣!”

  裴姝坦坦蕩蕩道:“大志談不上,聊以自保罷?!?p>  女娃子雖有私心,卻能實實在在惠及到清貧讀書人,當是互惠互利吧,詹宥遷思量一番道,

  “論跡不論心,倒也算一善舉,老夫便舍下臉前去替你游說罷?!?p>  尋常百姓家讀書難,

  難在五點;無書可讀;無地可讀;無錢可讀;環(huán)境艱苦;進度緩慢。

  無數(shù)讀書人心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也一直信奉讀書是改換門庭,改變命運的唯一途經(jīng)。

  可這五點就能將成九成以上的人拒之于門外。

  不然也不會有鑿壁偷光、隔籬偷學......這些典故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