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穿越之民國明珠

057吳九山的青云路(一)

穿越之民國明珠 即墨倫珊 2102 2015-11-18 20:30:38

    吳九山出生在江南吳縣的一個小農(nóng)之家,他最早的記憶是從一面洋小鑼鼓開始的。

  “乖寶,看這里,看這里,咚咚咚,這個是洋鼓哦,外國人賣過來的?!?p>  他伸出一只白嫩的小手去抓。

  圓臉豐滿的年輕母親笑著坐在院子里逗弄他。

  后來他又得了一支洋鐵的小喇嘛。

  面色黝黑笑出一朵黑菊花在臉上的父親夸獎他。

  “烏拉,烏拉,烏拉,我們乖寶吹得真好聽?!?p>  吳九山一面淌口水,一面鼓起十分的力氣吹著那只洋鐵喇叭。

  傍邊還放著那只洋鑼鼓,這兩件是他童年里片刻不離身的至尊寶物。

  等到六歲,父母送他去學(xué)堂里念書,學(xué)來祖宗留下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也學(xué)西洋傳過來的數(shù)學(xué)。

  “現(xiàn)在是民國了,不能考舉人了,學(xué)點數(shù)學(xué)是有用的,這個也不能全部算是洋人的學(xué)問,中華歷史上有名的算學(xué)家,簡直不要太多。”

  讀書的時候,他每天早上用洋瓷盆裝了水,拿洋肥皂洗臉,洗完了臉,又拿雪白的洋毛巾擦臉,最后照一下圓蛋洋鏡子。

  吳九山到學(xué)校去,最常穿的一件洋布的長衫。

  他當(dāng)時最大的愿望有兩個,第一是能有一支塞璐璐的洋鋼筆,第一就是能有一雙牛皮的洋皮鞋。

  但是他知道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一雙最便宜的兒童皮鞋要一塊錢。鋼筆就更嚇人了,要三塊半。

  所有的苦難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那?

  是從父親生病開始吧?

  不對,更早以前,也有零星的預(yù)兆了。

  記得那年父親帶著母親去鎮(zhèn)上趕集,買回來一只洋熱水瓶。這是很神奇的東西,熱水倒進去,不用柴火燒著,就能一直保持溫度,喝一碗茶,就泡一碗,不用每次都著急忙慌的點柴燒水。每天折騰幾次燒水。

  村口白發(fā)的老太公和老太婆開始罵人。

  “老吳家的媳婦,太作孽了,買那種洋東西回來享用,貪圖安逸,要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能翻身的。”

  有一次他輾轉(zhuǎn)的借到一本翻譯西洋的小說《茶花女》,晚上的時候拿洋火點了洋油燈來看。母親拿著一雙襪子湊到他身邊縫補:

  “我也趁著這點兒亮光補襪子,洋油現(xiàn)在又貴了,零沽一小瓢要十個錢了。”

  父親笑呵呵的說:

  “不打緊,再也不在村里的小販?zhǔn)掷镔I了,我們以后去鎮(zhèn)上買整聽的洋油,要便宜一半還多那?!?p>  過了幾日,父親搖著船去鎮(zhèn)上,買回整聽的洋油,還喝的醉熏熏的:

  “買了洋油,又遇到一位親戚,喝了幾碗紹興,吃了一大碗豬頭肉,這紙包里是給你們留的?!?p>  母親打開了紙包看,把眉毛皺起來:

  “怎么味道有點不對?別是壞了吧?”

  就不讓他們吃,扔掉了,那個時候吳家竟然還扔的起東西。

  豬頭肉果然是不太好,大約是壞掉了。父親當(dāng)天晚上就拉過幾回肚子,第二天,虛脫的躺在床上爬不起來了。

  母親十分著急,又托人去鎮(zhèn)上請醫(yī)生,開藥,抓藥,熬藥。

  父親的病,時好時壞,家底慢慢的就耗空了。最后連家中最大的指望,十畝地一年兩收的稻田都賣掉了。

  父親在病床上哭:

  “還不如讓我去死吧,有那十畝田,佃出去,你們母子幾個也能吃飽飯。”

  母親哭的更厲害:

  “等你病好了,你又勤快,我們佃別人家的田,不是一樣能吃飽飯?眼睜睜看你一個大活人去死,我們娘幾個就是石頭心,也做不到呀!”

  就這樣耗著,有一個有些見識的遠房親戚來探視:

  “這中醫(yī)是沒有辦法的了,不如去試一下西醫(yī)?”

  母親就請了兩個健壯村民,搖著船行八十里地,把父親載到一個有西醫(yī)的甪直鎮(zhèn)。

  吳九山是家中長子,是要隨行的。

  父親被送去鎮(zhèn)上的西醫(yī)那里。

  西醫(yī)戴了口罩,詳細的問過了生病經(jīng)過,又用奇怪的工具將父親肚子來回的聽:

  “這個是反復(fù)發(fā)作的腸胃炎,或者肝炎,不管什么炎,用山東先生的藥吧?!?p>  開了單子,讓交五塊錢。

  吳九山就問:

  “這么貴?是外國人賣的洋藥?”

  西醫(yī)竟然冷笑一聲:

  “嚇,什么洋人的藥,這個是我們中國人山東先生制的藥,洋人也是哭著喊著要買那!”

  于是吳九山就知道了山東先生,最關(guān)鍵的是,洋人在搶著買中國的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他就記得,家常日用,洋人的東西總是要好一些那。

  老天可憐吳家,改了看西醫(yī)之后,父親的身體很快就康復(fù)了。

  到春天,父親去佃了十畝地,每天起早貪黑的忙碌:

  “放心吧,咱有的是力氣,這個日子還能過起來。”

  老天可憐吳家,這半年,風(fēng)也順當(dāng),雨也順當(dāng),小蟲子也不來作亂。

  大豐收!父親戴一頂舊氈帽,搖了船載了新米到鎮(zhèn)上去賣。

  “糙米五塊,谷子三塊。”

  “多少錢?”

  父親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聲音顫抖起來。

  旁邊同來的村民議論紛紛:

  “我們搖船到甪直鎮(zhèn)去賣吧!”

  “嚇,你就是載到上海去,也是一樣的價格,現(xiàn)在那里缺糧食?安南米、暹邏米、美國面粉、澳洲面粉,大洋船運過來,好吃又便宜?!?p>  父親賣掉新米,失魂落魄的回來,米錢交了租子,一文不剩。新播種的小苗要用肥料,父親只好去借貸,按五分利息借了錢。

  賣肥料的老板笑呵呵的:

  “有洋人的肥料,便宜又好用,要不要?”

  父親回到家,摔了茶碗:

  “洋貨洋布,洋米洋面,洋肥料,中國什么都不產(chǎn)了,指望洋人養(yǎng)活我們那?我是看清楚了,這洋人明著賣給我們洋貨,暗里是要喝光我們的血呀!”

  許九山安慰他的父親:

  “我看報紙上說:收成特豐,糧食過剩,糧價低落,農(nóng)民不堪其苦,國民政府邀請社會各界,共籌救濟的方案。”

  父親呆坐著:

  “能有什么好方案?除非我們中國也有好東西,賣給洋人去?!?p>  聽了父親的話,忽然有一道閃電劃過吳九山的腦袋,他有些遲疑的回憶說:

  “中國有一種山東先生的藥,外國人都爭著買?!?p>  ……分割線……

  感謝小天使“妹妹不乖打屁屁”贈送的平安符,摸摸噠,愛你。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