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一部富于神話傳說的古老奇書。該書作者不詳,但是如今的現(xiàn)代學(xué)者都認(rèn)為此書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jīng)的傳世版本共計18卷其中,山經(jīng)5卷、海經(jīng)15卷。各卷的著作年代無從定論,其中14卷為戰(zhàn)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
在如今這個科技科學(xué)發(fā)達,思想理念成熟的時代中山海經(jīng)至今其中仍有我們不理解甚至不明白的物種或者說是異獸的存在,雖然有很多物種我們都已經(jīng)找到了源頭,知道它們是些什么。就比如在山海經(jīng)中所記載到的讙(huan)頭人。這個是山海經(jīng)中的一個奇怪國家,書籍中的記載是這樣的:
“讙頭國在其南,其為人人有面翼,鳥喙(hui),方捕魚。一曰在畢方東,或曰讙朱國?!?p> 大致意思就是這個讙頭國位于南方,讙頭國的人長著人臉鳥嘴,有翅膀,以捕魚為生。那么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讙頭國名字叫讙朱國,在畢方的東邊。當(dāng)然,在我們的亞洲大陸上找這個“讙頭國”,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畢竟我們在這里生活了幾千年,南部沿海那一片又不是什么高山密林,從來也沒有見到過什么長鳥嘴會捕魚還能直立行走的物種。但若是我們跨過了海域,再一看,就不一樣了。
地球的最南端,也就是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上,不正是有這這樣的一群物種嗎!在山海經(jīng)的描寫,“讙頭人”喜歡成群結(jié)隊地在海邊捕魚。那企鵝呢?正好是群居動物也是捕魚高手。那么我們的祖先是否早已經(jīng)到過南極大陸附近?他們在南極大陸是生活過一段時間?還是可能只是遠遠地觀察了一段時間?畢竟企鵝大搖大擺走路的樣子,的確像一個走路搖搖晃晃的大胖子。
那么這,是我們所理解的生物。已經(jīng)證實過這的的確確是存在的生物,那么一些其他我們知道名字但是并沒有見過的生物,“他們”又是否真的存在?麒麟、龍、鳳凰、睚眥、貔貅、白澤、饕餮等等等等…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衷谖覀冇凭玫臍v史之中已經(jīng)存在了幾千年甚至更久?!八麄儭北蝗藗兎譃榱似娅F、瑞獸、異獸、兇獸。“他們”在人類無窮的想象力中有了正邪之分。但是“他們”的存在又是否是真的有正邪之分?
古代的帝皇為什么稱為龍,為什么龍又稱為是古代的皇帝?那是因為人們在遠古部落對圖騰的崇拜,最早的龍僅存在于圖騰,后刑于甲骨文;相傳龍能飛行,擅變化,會呼風(fēng)喚雨等,于鳳凰、麒麟等被并列為祥瑞。最主要的是“他”是一種民間信仰。在以前的民間認(rèn)為龍是司雨之神,因此每遇旱年,民間求雨祈豐都是進龍王廟,拜龍王。即便是平常年歲,人們祭祀龍王,也是祈福消災(zāi)、期盼豐年。這是古時人們在民間相傳,對于龍的崇拜,因此龍被人們稱為瑞獸。
那么對于兇獸的介紹在山海經(jīng)中有這么一段來形容:“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鸮,是食人。”狍鸮這個名字可能對于民間傳聞中并不多見,但是對于另一個名字,在民間流傳甚廣;“饕餮”
“他”是在古代民間相傳一種兇惡貪食的兇獸,也是傳說中四大兇獸之一。在剛剛的山海經(jīng)描寫翻譯過來的話就是,“他”有著和羊一樣的身體,有著人類的面孔,眼睛長在“他”的腋下,牙齒就像老虎的牙齒,手掌就像人的手掌,聲音就像是剛剛出生的嬰兒,以人類為食。傳說軒轅皇帝大戰(zhàn)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他”最大的特點是能吃?!八睕]有身體,因為“他”太能吃,以至于把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他”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撐死。民間中“他”是貪欲的象征,所以被人們常常形容貪食或者貪婪的人。還有在古時民間的人們在青銅器用饕餮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后被稱為饕餮紋。
古時的民間人們將饕餮分為兇獸,確在青銅器上刻畫饕餮,因為知道饕餮最喜歡的是吃,所以希望食物越來越好、越來越豐富,不再為吃而煩惱。只因雖是兇獸但仍被認(rèn)為遠古神獸。那么“他們”是否有絕對的善惡,還是只因人們對于“他們”的理解而做出表面的判斷?
“他們”是否有著自己的情感?有著自己的故事?或者“他們”究竟是神話傳說,還是隱秘在我們的身邊,變成我們的樣子做著我們的事情?……
我們對于“他們”了解的太少…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