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筆名
“筆名?”
曲小樓微微詫異。
一般來說,極少有作曲人使用筆名,因為相比歌手和填詞人,作曲人是存在感最弱那一位。
娛樂圈的人,追求的無非名利二字。就是再純粹的人,在接觸了大量的明星藝人后,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這盆墨水浸染,追名逐利。
作曲人自然也不例外,巴不得自己的作品被人傳唱,自己的名字被人念誦,因此沒幾個人用筆名。
他不想用真名?
曲小樓思索著喬梁的用意,嘴上卻沒停:“作曲這邊用真名的人比較多,很少人用筆名。倒是填詞人、歌手藝人那邊用藝名的比較多。”
說完,他猶豫片刻終究還是問出心中疑惑:“你要用筆名?”
“有這個想法。”
喬梁也不隱瞞,畢竟這也沒什么見不得人的。
曲小樓不解:“如果換了藝名,你之前的功夫可就白費了?!?p> 曲小樓的疑惑很正常,普通人好不容易把名聲打出去,讓普羅大眾對自己的名字有了一點印象,這時放棄使用真名,無異于自毀長城,把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名氣完全放棄掉。
喬梁也知道這個道理,他用筆名的同時,也不會放棄本名,不僅僅因為改名字麻煩,也因為前世他也叫這個名字,承載著他的珍貴回憶。
他搖頭道:“本名要用,筆名我也要用?!?p> 曲小樓瞬間明白過來,只覺得盤中的雞腿都不香了,驚訝道:“你想雙開?”
由不得他不驚訝,雙開這種操作在文壇很常見,但在樂壇就顯得很獨特了。
畢竟每個音樂人都想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名氣越大越有利,越能讓人記住自己的特點。
相反,雙開不僅會使自己的特點大眾化,而且經(jīng)營兩個號只會讓人筋疲力盡,分流優(yōu)秀作品,最后兩個號起不來。
最重要的是,三級作曲人晉升二級作曲人的條件已經(jīng)足夠苛刻了,再弄一個小號分流作品,要么傻,要么騷,要么真就是天才。
曲小樓眼神古怪地盯著喬梁,回想起同桌這人的驚人之舉。
不論是“伯牙子期榜”的一炮而紅,還是高速高質(zhì)量完成單子,跟人定下退圈局似的賭約,騷是真的騷,天才也沾了一點,唯獨跟傻沒任何關系。
那么,他開小號圖個啥?
喬梁開小號圖的什么,其實很簡單,就只是“安心”兩字而已。
前世他飽受社會毒打,雖然臉皮練得夠厚,偶爾也能心黑,但重生后一直靠地球老鄉(xiāng)的作品吃飯,海藍星人民也熱情地認為這幾首歌都是他的原創(chuàng)作品。
前面還沒什么,可工作穩(wěn)定后,喬梁心里總有那么一絲別扭,用了別人的作品吃飽穿暖,那就得做點什么,不然虧心。
他本想要不去廟里給原創(chuàng)上一柱香,可總覺得哪里不對應,干脆作罷。
直到今天把《陽光燦爛牛逢春》的單子做成,這才靈光一閃,反正自己也不缺好歌,干脆再開一個小號。
小號所得就用來幫助山區(qū)小朋友和受災群眾,也算是地球人民對海藍星人民發(fā)起了扶貧攻堅工作,同時加強兩球人民友誼!
而自己就頂著本名干好海藍村扶貧工作大隊長的工作,幫助海藍民眾發(fā)現(xiàn)藝術創(chuàng)作新形式,化解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科技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問心無愧地恰飯。
曲小樓當然不知道喬梁根本不缺歌這回事,任他腦洞逆天,也不會想到“掛壁竟在我身邊”。
他思考片刻,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給出建議:“如果你要雙開的話,最好把主次分清楚,畢竟人的精力有限?!?p> 話止于此,人與人交往最忌交淺言深。
兩人都懂這個道理,喬梁欣然接受對方好意:“今后還是以我本人為主?!?p> 小號接配樂之類的單子賺賺錢,大號則發(fā)布前世自己喜歡的歌曲,這就是喬梁的打算。
…………
下午,喬梁發(fā)現(xiàn)失蹤一上午的老張回來了,他摸進隔壁辦公室。
“張頭!”
側臥在沙發(fā)上休息的人聽到動靜,慢悠悠拿掉蓋住腦袋的粉色抱枕,睡眼惺忪地看向門外。
喬梁被他的模樣嚇了一跳,遲疑著問道:“你這是……去醫(yī)務室看看?”
也不知道張春暉經(jīng)歷了什么,完全失去往日的富態(tài)模樣。
他面色蒼白憔悴,平日里紅潤的嘴唇毫無血色,一副黑框眼鏡似的眼圈高高掛起,原本黑白分明的眼珠子遍布著密密麻麻的血絲,這副模樣莫名讓喬梁想到前世香港電影中瘆人的惡鬼,令他下意識繃緊了身體。
“小喬啊……不用,有什么事嗎?”
張春暉用雙手揉搓著臉龐,疲憊地問道。
喬梁見他仍然臉色蒼白、雙眼通紅,不過神色中的呆滯已經(jīng)褪去,恢復了幾分平日里的成熟深沉。
喬梁和張春暉頂多算是辦公室同僚,見他不愿說,也無意多問,在確認他身體沒什么問題后,直接把自己的訴求說了。
“張頭,以后我想用筆名接配樂之類的單子,?!?p> 話音剛落,盡管張春暉神色間滿是疲憊,也能看出一絲詫異,顯然是跟曲小樓想到一塊去了:“小喬,人的精力有限,你很有音樂天賦……”
喬梁安靜地聽張春暉連說帶勸,內(nèi)容大概就是勸他集中精力,不要多開。
等到張春暉說完,喬梁才微微一笑:“張頭放心,那個筆名也只是偶爾用用,我保證絕大多數(shù)時候只用本名發(fā)作品?!?p> 張春暉見他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說什么,這個年輕人在某些方面和自己很像,做事很穩(wěn)。
既然對自己提出要求,那顯然已經(jīng)打定了主意。
自己再說下去只會惹人厭惡,年輕人嘛,撞到墻就知道疼了。
雖然是個有才華的年輕人,可惜,人是有極限的。
張春暉點點頭:“行,這事我給行政那邊報備,你的筆名是?”
喬梁想了想:“就叫林偉文吧?!?p> 筆名其實不重要,就是叫小豬佩奇都行,但為了自身形象著想,還是取個正常的比較好。
張春暉操作著手機,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恭喜啦,首戰(zhàn)大捷,《卷睫盼》是一首好歌。”
“還行,還行……”
喬梁謙虛回應。
在兩人的客套中,張春暉把喬梁使用筆名的事報備完成,隨后匆匆作別,提著一袋東西離開了公司,似乎有什么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