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傳欄,涂道海望著陶的老師的海報被一點點扯下來,丟棄在垃圾桶,換上新的老師的海報。他的心里念著陶老師的話,科學不該分主流末流,為人類服務,但不該被世俗約束。
為什么一次次的更迭,就像是話劇上的變化,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陶老師是他曾經的碩導,曾經陶老師指導學生,給經濟困難的學生資助,也幫一直單身的同學介紹對象,在失意時站起來,在成功時不驕傲。
但是現(xiàn)如今,曾經的同門,在畢業(yè)十幾年后,老師去世后卻紛紛加入了批判曾經老師的隊列中。或許其他學生確實有苦衷,但他絕不茍同。無論怎么說,陶老師也是為了科學奉獻出一輩子的人,也在白血病的治療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畢竟對于很多白血病類型,他們無藥可治,甚至活不到三年,而老師已經把這延長到了二三十年。而如今這樣的成功卻被全盤否定,那些本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的人們突然沒有了可能??萍急緵]有錯,錯的是如何用,因此,才有了倫理學的存在。
畢業(yè)后的十幾年里,他一直在父親的公司里學習,嘗試在未來接手。
而大多數(shù)學生,陸陸續(xù)續(xù)的主動的走到抵制陶老師的隊列中,開始大肆的批判基因編輯如何錯誤,并指責陶老師道德敗壞,醫(yī)術不精。
可惜的是一個姑娘。
岑茉算是高材生,是行業(yè)天花板帶出來的學生,工作后很受重視,早早的當上了科室主任,也早早的替別人背鍋被處罰。在徐道海幫忙下找到了一份工作,留下做制藥。但時不時的,她還會被恐嚇。
她還記得在南州大學讀本科時,每頓一碗米飯一個菜一份湯,一有兼職就去。有段時間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湯泡飯。家里一次又一次的數(shù)落這個女孩,是潑出去的水,讓她有本事就靠自己讀完書。
陶老師最早是在食堂碰到她的,為了躲開人群,每次她都來食堂很晚,食堂阿姨每次都會稍微給他多些飯。那段時間,陶老師每天上午有會,總是忙到很晚,到食堂來吃飯,總是看到角落里一個女孩子,在邊吃邊掉眼淚。
后來情況就變成了每次刷的都是陶老師的卡,為了找到她,后來不開會了陶老師也會特意蹲點。學生心里過不去,想要拒絕。陶老師就和她約定,每天幫她打飯,送到辦公室,作為報酬她可以給自己也打一份,過來和她一起吃。
至于過去一起吃,是因為當時陶老師吃完飯后會和其他學生討論實驗,讓她有個理由聽。時間久了,其他學生也習慣了她的存在。后來陶老師就順手把她拐進了自己組,理由是做項目的日子包午飯。陶老師的組一向很好。
陶老師說她固然可以去更好的學校留任,但在南州就是她的理想。
后面讀研讀博的時間,幾乎是在重復本科的時間,陶老師就像親人一樣關照她。每年她都會去看看陶老師,卻也因此成為了背鍋的第一人。
而對于岑茉而言,她可以選擇跟著其他人走,但堅持下去就是她最后的倔強。只要還有一口氣,就絕不會低頭。
就這倔強勁,和陶老師是真的挺像的。
小小emo怪
這章可以理解為,因為他是富二代,不缺錢不缺工作,所以不用擔心那些事。但是她的同門是被資助的學生,并沒有太多的選擇,他們需要工作,養(yǎng)活自己,甚至養(yǎng)活自己的父母。她們或許忘恩負義,但是如果她們有一樣的生活條件,也許選擇會大不相同。人的選擇是被環(huán)境所局限的,很多選擇,并不值得我們去專門批判。 另外覺得emo不要叫我改,我也emo,但是這可能正是我想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