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完善基建
竭盡所能做好一切,自然不會虧待任何付諸努力的人。
時間來到第二十六天...
宅在睡袋里休息了一整天,阿興精神狀態(tài)好轉(zhuǎn)不少。
“這場生存競賽還沒結(jié)束,我何必作無謂的患得患失?”
擠出一個帶著些許勉強笑臉,阿興拿著小鍋打了盆水來。
放在火上燒開,洗了把臉。
人也瞬間清爽了不少。
“呼!”
似乎胸口壓抑的濁氣排出了些去。
“今天我決定徹底完善庇護所。”
阿興走出地穴,不遠處是原來的屋子。旁邊還有熏制房,風刮得緊,上面覆蓋的枝葉好些都不知道刮去了哪。
粗心大意的同時也說明阿興很久沒用過熏制房,食物的匱乏是主要原因。
“我緩一緩!嗯...”
簡單盤算了一下每項工作的過程,有些可以互相搭配起來,節(jié)省體力和時間。
“OK!”
腦子里大致規(guī)劃完,阿興拿著背包往平坡而去。
手里頭拎著工兵鏟,鏟土裝進背包里面。
“這里的土稍微偏沙化,緩坡上的土大部分都是由植物堆積起來,很多都沒完全降解?!?p> “不同性質(zhì)的土壤可以結(jié)合使用?!?p> 挖來的土丟在原先庇護所處,內(nèi)里刨一個坑,邊緣用工兵鏟拍緊壓實。
然后將原先挖地穴廢棄的黏土和水倒進去,混合發(fā)酵,形成粘稠的稀泥。
再將偏沙質(zhì)干燥的土倒進去中和,控制粘稠度。
背著背包,又去平坡薅了一堆馬尾草丟進去混合。
這樣有助于提高凝固后的材料的硬度。
淤泥已經(jīng)變得異常粘稠,原來的熏制房被阿興原地拆除,木頭框架較粗的削尖打進地面。
呈現(xiàn)雙層,長方型!預(yù)留口子。外圍用柳枝一圈圈環(huán)繞捆扎。中間開始灌泥,逐漸堆積。
繼續(xù)內(nèi)外覆蓋淤泥,控制好薄厚。
擔心工程量太大,尤其是搬運泥土。
他干脆去u型谷的小溪變撿了碎石子搪塞在里面,既能充當材料,又可以加固穩(wěn)定性。
弄來拇指粗細的木材,比對大小裁好尺寸,交錯放在一起,鐵絲固定。
周圍圍上四根木頭,確定薄厚,然后澆筑淤泥上去,形成長方形泥板,干草鋪一層,略干后點火讓其燃燒助凝。
回過頭來在剛才搭建的熏制房地基上點起火,控制火勢,不能太大,否則會出現(xiàn)皸裂。
稍微凝固的泥板搬過來,覆蓋頂部。底下的火控小,文火提升溫度,有益于二者粘連。
雛形完備!
多余的碎木料搭建雙斜坡型屋頂,表面覆蓋防水布,鐵絲穿透捆扎固定。
這樣即便下雨也不會受到影響。
“暫時弄成這樣,正面開口很大,后續(xù)再弄一道門就徹底完工?!?p> “好了,然后是地穴!”
將里面的裝備和儲存的食物搬出來,丟了堆干草進去點火,有助于烘干水分。
趁這個時間繼續(xù)調(diào)配混搭建筑材料。
這種材料做法阿興還是從第九季搭建壁爐時的亞當那學來的。
“地穴需要完整升級,不僅僅是內(nèi)部,之前的壁爐需要重新搭建?!?p> “壁爐不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坑洞?!?p> 將柴火繞剩下的焦炭敲碎,工兵鏟反復(fù)拍打。
弄成細粉末!
回到洞穴繼續(xù)拿工兵鏟拍打壓緊周圍,然后把壁爐所在的洞口擴大一些。
將碳粉沿著洞口傾倒,然后拍打壓實。
這樣一來有助于壁爐升溫時,木炭粉末能吸納周圍一定程度的水分。
搬來一背包小石頭,阿興感覺自己腰都要累垮了。
阿興不先選擇搭建庇護所還是有原因的,太過于消耗體力。
盤上石頭,然后用淤泥填充,就像用紅磚搭房子一樣,一層層積累上去。
內(nèi)部用淤泥抹平。洞口收緊的地方,石頭微微嵌進少部分,增加一體性。
外面用大些的石頭累起來形成煙囪,橫向排煙。
由于緩坡往往都是固定的橫向風,倒不擔心排煙問題和濃煙倒灌。
“之所以先完成壁爐,是因為凝固需要時間,要是先將內(nèi)部裝修,等待干涸的這段時間我什么都做不了?!?p> 剩下的材料也不多,阿興來回跑了幾趟搬土搬草。
還好之前挖洞留下的土夠用,不然有夠累的。
此時已經(jīng)接近下午,干活侵占的時間非常多。
擦了擦汗,將混合的材料往地穴四周抹,支撐的梁柱尚且管用,他不打算增添橫梁。
狹小的地穴并不方便。再說,還是那句話,并非永久性住所。
頂部其實不便于敷泥,阿興采取按壓小石子的方式,半截沒入,增加表面凹凸程度。
淤泥材料覆蓋凝固后形成一體,又容易增加穩(wěn)固。
石子不夠就用小指粗的木簽來代替。
覆蓋好一半后,外邊已經(jīng)是斜陽遙掛。
“看來得明天再繼續(xù)了?!?p> 之前的破篷子倒還能將就用,用木頭橫置在淤泥坑上面。找個角落防水布一鋪,放上從熏制房上拆下來的樹枝,再將睡袋丟上面。
“夠用了,其實有睡袋,只要能防風就無所謂?!?p> 門口點了火,那兒堆有一圈石頭,是住在這里時留下的。
小鍋里煮著蘑菇,夜色朦朧,阿興倒沒心思去摘蔓越莓。
坐在篝火前,他開始反思。
“今天犯了不少錯誤,應(yīng)該先弄好地穴再來弄熏制房的?!?p> “熏制房可以烤制泥磚,原本打算用泥磚混合稀泥拌草木灰的粘稠劑鋪填地穴四周?!?p> “后來搭建煙囪過程中突然想到可以按壓石子打入細簽再敷泥?!?p> “所以才犯了工序錯誤?!?p> “不過原計劃里我也是要睡在外面,都一樣?!?p> “好的想法能省時省力,我們不能奢望它早一步出現(xiàn)?!?p> 用木勺子攪了攪,猶豫了一會,還是拿出鹽撒上一小撮,算是犒勞自己。
肉食已經(jīng)吃完,他淪落到吃草的境地。
“呼~”
抬頭,頂部的防水布拆走一截后,可以直接看到星空。
問題不大...
阿興露出笑容。消極情緒還是影響了自己。
忙碌中以為忘卻了,可它一直存在。
“漏洞也即是破綻...”
“隨遇而安吧!”
發(fā)現(xiàn)生活出現(xiàn)缺口時,考慮境況,能做的只有躺平。
阿興一直都這么認為:與其懊悔制造出缺口,埋怨自我,不如在時機合適時彌補。
就像現(xiàn)在,深夜里他所能做的就只有靜待天明。